> 政策

重磅!北京發佈深改行動計劃,推出117項改革舉措!(3)

六、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54.搭建全市統一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總門戶,完善北京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功能,構建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貫通的政務服務“一張網”。

55.編制網上辦事清單,2018年底前實現1673項與企業、群眾辦事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力爭2020年3090項全部實現“一網通辦”。

56.依託政務服務網開發建設行政審批仲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仲介服務機構“零門檻、零限制”入駐,實現網上展示、網上競價、網上中標、網上評價,探索推行“全程幫辦制”。

57.按照“便民利民、應並盡並”原則,進一步推進政府服務熱線整合,逐步實現全市“一號通”。

58.完善審批體制機制,優化審批部門設置,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探索設立行政審批機構,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

59.構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框架和管理服務體系,開展從城市總體規劃到具體項目落地的全鏈條流程再造,實行多圖聯審、多驗合一、多測合一,完成“一張藍圖、一個窗口、一張表單、一個系統、一套機制”建設。

60.深化推進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總結評估“一會三函”試點實施效果,加強風險防控,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6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高開辦企業效率,到2018年底,企業開辦時長壓縮至3天以內;到2020年底,力爭壓縮至2天以內。

62.推動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增設商標註冊受理窗口和註冊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受理點,為企業提供便捷的商標註冊、諮詢及質押服務,支援企業加強商標海外佈局;爭取設立北京商標審查協作中心;爭取在京設立北京商標馬德里國際註冊窗口,承接商標馬德里國際註冊審查工作。

63.探索簡化企業登出程式,進一步降低市場退出成本。

64.全面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將享受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的企業新購進研發儀器、設備價值上限從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65.加快推進電子營業執照互認互通,推廣使用電子印章,擴大電子發票適用範圍。

66.加快建設不動産登記領域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完善系統聯通和數據共用機制,力爭到2020年將不動産登記時限壓縮至1-4天。

67.優化用電服務,擴大小微企業“零到府、零審批和零投資”專項服務效果和品牌影響力;優化提升企業獲得用水、用氣、用熱服務,將辦理精簡為申請和接入2個環節,降低企業接入成本;落實國家“提速降費”總體要求,加快推進光網城市建設,2020年固定寬頻網路具備千兆接入能力,重點區域實現5G覆蓋。

68.通過崗位特聘、放寬人才簽證、加大海外尋訪力度、深化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改革試點等多種方式,加大海外人才引進使用力度,鼓勵海外人才來京發展。

69.放寬人才引進年齡限制,個人能力、業績和貢獻特別突出的可以進一步放寬,引進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調隨遷。

70.加大高精尖産業所需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引進力度,支援創新創業團隊人才引進。

71.對引進的優秀海內外人才,持《北京市工作居住證》可按規定享受子女教育、購租房屋、小客車指標搖號等方面的市民待遇。

72.深化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落實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自主權,賦予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領銜科技專家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

73.進一步加大人才激勵力度,擴大人才獎勵範圍,修訂完善科學技術獎勵制度,按規定程式增設科學技術獎勵人物獎,調整科學技術獎種和獎勵等級,加大對戰略科學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獎勵力度,建立與個人業績貢獻相銜接的優秀人才獎勵機制。

74.創新適應高品質發展要求的人才培養機制,實施重大人才培養工程,強化聯合聯動培養,加快培育高精尖産業和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建設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

75.改進人才評價方式,科學設立人才評價指標,強化用人單位人才評價主體地位,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品質、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形成並實施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

76.建立健全為優化首都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體制機制,完善商事案件快速化解機制,依法快立、快審、快執,將案件平均審理週期控制在180天以內。

77.深化商事案件判決執行制度改革,在加強網路執行查控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點對點查控範圍,力爭實現被執行人財産查控全覆蓋。

78.設立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探索建立與網際網路時代相適應的審判模式。

79.健全北京市智慧財産權辦公會議制度,加快中國(北京)智慧財産權保護中心和中國(中關村)智慧財産權保護中心建設,在部分高精尖産業領域開展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和快速維權。

80.提升智慧財産權專業化服務能力,大力培育智慧財産權運營試點單位,加速構建“平臺、機構、資本、産業”四位一體的智慧財産權運營體系。

81.建設全市統一的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和聯動體系,爭取在2020年底前建成覆蓋全部常住人口的北京“個人誠信分”工程。

82.構建以信用承諾、資訊公示、聯合獎懲為核心機制的信用監管體系,為守信者提供“容缺受理”“綠色通道”便利措施以及“信易+”示範項目激勵措施。

七、完善城鄉治理體系

83.創新城市總體規劃實施體制機制,建立多規合一、城鄉一體的規劃實施管控制度,健全規劃分級管理體制機制,完善“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實行規劃實施監督問責制度。

84.加強城市設計,構建貫穿城市規劃編制、實施、管理全過程的城市設計管理體系,制定城市設計導則,整體把控城市建築風格的基調與多元化,突出古都風貌和首都文化元素的整體性、延續性。

85.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從精治、共治、法治、創新體制機制入手,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範、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

86.推進城市智慧管理服務,加強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資訊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整合建設城市保障、城市運作、公共安全等綜合型平臺,實現到2020年“北京通”和“一證通”全覆蓋。

87.制定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打造北京大數據平臺,建設北京大數據中心,創新數據開放共用機制。

88.出臺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設計管理導則,落實街巷長制與小巷管家制,推動城市管理向街巷衚同延伸,建立街區責任規劃師制度,推進街區更新。

89.健全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全過程垃圾管理體系,構建全流程生活垃圾精細化管理系統,加快推進垃圾處理市場化改革,建立有利於垃圾分類的價格補償機制和激勵機制。

90.實施更科學、更嚴格、更精細、差別化的交通需求管理,綜合利用法律、經濟、科技、行政等手段,分區研究擁車、用車管理策略,從源頭調控小客車出行需求。

91.實施新一輪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建立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與“三大科學城”對接機制、麗澤金融商務區與金融街一體化發展市級協調機制,健全良鄉大學城産學研發展體制機制。

92.加快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健全管控治理農村地區違法佔地、違法建設、違法經營等行為和“臟、亂、差”現象的長效體制機制,在污水處理、廁所保潔、環境衛生等領域探索多種管理模式,完善基礎設施建管並重的工作體系。

93.完善低收入村低收入農戶幫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對幫扶對象的動態管理,完善幫扶臺賬,實現較高標準的保障目標。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李芮

(原標題:重磅!北京發佈深改行動計劃,推出117項改革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