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 網站無障礙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山東青島:百年老街的“變”與“不變”
發佈時間:2024-02-18 09:16:07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袁敏 | 責任編輯:闞金劍

  春節期間,山東青島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燈火輝煌,人潮涌動,別具風情的德式建築張燈結綵。74歲的攝影愛好者李永毅穿梭在人群中,時不時舉起相機拍下精彩瞬間。

  “都説‘先有中山路,後有青島城’。”李永毅説,1897年始建的中山路是青島城市化的起點,也是青島商業、金融、文化的中心,被稱為青島“母街”,一度與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齊名。

  圖為如今的中山路一角。新華社記者袁敏 攝

  春節期間,百年魯菜飯店春和樓生意十分紅火,除夕年夜飯提前一個月就全部訂滿。飯店門口,康有為題寫的“春和樓”三個大字格外醒目。“以前能進春和樓吃頓飯是件特有面子的事兒,李鴻章、康有為等一大批名人都曾來此。20世紀80年代春和樓改造後,很多人想進來看看,每天在外面排長隊。後來沒辦法,就變成買票進了,花5毛錢可以進來看看,花1塊錢可以在這坐著喝杯茶。”老廚師長周澤順回憶。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春和樓漸漸成了物美價廉的“親民之選”。今年過年前,飯店推出年貨非遺禮盒,春和樓香酥雞、春和樓蒸餃、荷花酥……這些曾為文人名士稱道的“當家菜品”如今成為非遺産品,上了青島人的年夜飯餐桌。為了滿足食客的多樣需求,春和樓還推出小包裝産品,方便隨時食用。

  “經歷了百年的風雲起伏,餐飲時尚在變,市場需求在變,我們也在不斷創新,但不變的是我們對青島老味道的堅守。”飯店負責人沈婷説。

  近年來,青島持續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釋放老字號文化吸引力,豐富沿線業態,將中山路打造為老字號雲集、商鋪鱗次櫛比、歷史氣息濃厚的商業文化旅遊街區。目前已完成372個裏院建築、62棟文保建築和若干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産等價值要素載體的歷史資料挖掘工作。

  圖為春節期間的劈柴院。新華社記者袁敏 攝

  “過年前會跟著大人來買新衣服、新文具,店裏總是人來人往。那時大家還住平房,店裏有一個寬敞又氣派的電梯,我們小孩每次都要過足‘電梯癮’。”在中山路土生土長的潘煜説。

  40多年過去,但童年的溫馨記憶讓潘煜十分懷念。今年春節期間,她在中山路開了一家“國潮年貨店”,遊客可以在店內體驗扎燈籠、剪窗花、編中國結等民俗活動,多的時候一天迎來140多名體驗者。

  “這些集體記憶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座城市不可忘卻的文化遺産。”潘煜説,“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在改變,中山路也歷經變遷,多了傳統的文化韻味。”

   天色漸沉,中山路上越發熱鬧,傳統民俗演員舉著祥龍主題燈籠匆匆路過,準備開始晚上的巡遊演出;熙熙攘攘的遊客在路中間布設的麥穗燈帶中許下新年願望,又拐進路邊小店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青島野餛飩。

  “這幾年,我們見證著新時代的發展變化,街區越來越繁華,人氣越來越旺,但不變的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每個人都在追求更好的日子。”潘煜笑著對記者説。(記者袁敏)

熱點新聞
滾動
山東臨邑:保障春節市場供應 蔬菜大棚生産忙
德州市近九成耕地達“高標”
山東濟南:老年助餐服務暖民心
濰坊高密:“非遺”迎新春
德州:年貨市場貨足價穩人氣旺
山東濟南:寒假將至 “書香”伴成長
德州: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上增創新優勢
山東濰坊:耍大刀、玩單槓……冬日健身嗨起來
濰坊臨朐:秋柿未落,饋贈來者
山東惠民:“一件事一次辦”政務服務惠企利民
德州出臺法規,制定團體用餐標準,遏制餐飲浪費
山東聊城位山灌區:從“風沙地”到“賽江南”
+更多
濰坊昌樂:大棚番茄“唱”響農民“致富曲”
濰坊昌樂:大棚番茄“唱”響農民“致富曲”
山東青島:百年老街的“變”與“不變”
山東青島:百年老街的“變”與“不變”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山東:從新職業動態看新春消費風潮
山東:從新職業動態看新春消費風潮
追“風”逐“日”——山東推動能源綠色轉型觀察
追“風”逐“日”——山東推動能源綠色轉型觀察
年味濰坊 | 新年的儀式感,從買花開始!
年味濰坊 | 新年的儀式感,從買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