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潮汐車位”能否破解“停車難”?
發佈時間:2021-12-10 17:08:04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王志 陳振海 | 責任編輯:高靜

  編者按

  在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即將達到4億輛的大背景下,“停車難”成為持續熱議的話題,停車位供需矛盾日益加劇,特別是老舊小區、醫院、學校等重點區域更是“一位難求”。在城市停車位總量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停車位配比失衡、資源利用率不高加劇了停車難題。對此,一些城市開始探索設置“潮汐車位”,在停車位存量上做起共用開放“大文章”,以精細管理破解停車“老大難”,這不僅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成為城市文明進步的一把尺規。

長沙市天心區坡子街街道辦事處地面停車場入口處張貼著免費開放告示牌。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湖南長沙: 圍繞車位共用開放“做文章”

  41歲的長沙市民袁友紅開著一輛麵包車,在五一商圈美食集中地坡子街上緩慢移動。到達火宮殿斜對門後,他慢慢向右轉向,將車開進坡子街街道辦事處院內。

  在城管協管員引導下,袁友紅順利找到一個車位。停穩下車後,他對記者説:“姐姐剛從廣州回長沙探親,帶她來坡子街逛逛。以前坡子街周邊停車很不方便,沒想到這次十分順利,而且還不收費。”

  近年來,長沙市每到節假日總是人氣爆棚。長沙市天心區發改局局長楊英説,五一商圈是長沙市“夜經濟”集中地,雲集了很多“網紅”打卡點。由於人流量和車流量都很大,“停車難”問題一直十分突出。

  “坡子街是五一商圈核心區,一到節假日,基本上都是水泄不通。”坡子街社區黨委書記曾燦波説,有時遊客駕車繞了幾圈也找不到空位停車,只能停到很遠的地方。

  近年來,由於城市發展迅速,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長沙市“停車難”問題日益顯現。長沙市發改委副主任易鷹説,長沙市機動車保有量達306.7萬輛,城區動態車輛為180萬輛,城區停車場泊位只有167.7萬個,車位缺口比較大。

  為解決這一民生“痛點”,長沙市推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並在推動車位共用開放上做起了文章。其中一個舉措就是雙休日、節假日期間向社會免費開放機關單位地上停車位。

  在今年中秋假期初步“試水”的基礎上,長沙市在國慶節長假期間全面實行這一惠民舉措。免費停車時段從放假前最後一個工作日下班時開始,到假期結束後第一個工作日上班前2個小時為止。可免費停放的車輛限定為非營運乘用小客車。這些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開放的車位則被稱為“潮汐車位”。

  今年國慶假日期間,記者走訪長沙市岳麓區望岳街道辦事處等機關單位發現,新張貼的免費停車告示牌格外醒目,用藍底白字標注了免費停車時段,車輛進出停放井然有序。

  在長沙市委市政府大院內,一名正在停車的市民對記者説:“小區內車位緊張,把車停在馬路邊上不安全,容易發生刮擦事故,如果沒停在車位上還會違章。機關單位車位雙休日、節假日免費開放,確實給市民、遊客帶來不少便利。”

  “部分遠郊居民在雙休日、節假日到市中心五一商圈消費時,會選擇將車輛停在政府機關大院,然後從容便捷地換乘政府大院門口的地鐵進城,這既有效緩解了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也鼓勵了綠色出行。”易鷹告訴記者。

  據統計,長沙市在今年國慶節假期共免費開放29531個機關單位車位。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副教授胡榮才認為,長沙市為市民遊客提供更多免費車位,有利於進一步促進消費意願,為長沙“假日經濟”“夜經濟”添柴加火。

  除了在雙休日、節假日期間免費開放機關單位的地上停車位,長沙市還在盤活停車資源方面,借助資訊化手段,積極開展停車誘導,實現停車資源錯時共用,緩解醫院周邊及繁華路段日常“停車難”的問題。

  易鷹介紹,針對醫院及繁華路段停車場白天車位不足、夜間空閒,而周邊小區停車場與之相反的特點,長沙市鼓勵社區嘗試“潮汐式停車”方式,引導居民小區拿出白天的停車位供醫院停車,醫院則拿出晚上的多餘車位供居民小區的住戶停車,利用時間差,交換資源,提高停車泊位的利用效率。

  長沙市中心醫院是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就診高峰時段,醫院內的停車位常常一位難求,“停車難”造成“看病難”,醫院周邊甚至一度出現帶路停車的“車位販子”。

  衛技新村小區緊鄰長沙市中心醫院,是一處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為緩解中心醫院的停車難題,長沙市雨新路社區對衛技新村小區實施環境提質改造,開闢出40余個“潮汐車位”與醫院共用,既為小區居民提供了便利,也讓前來就診的市民實現“有位可停”,停車費收入則被用於維護小區的基礎設施。

  易鷹表示,包括設置“潮汐車位”在內的一套政策“組合拳”,有效緩解了長沙市“停車難”問題。下一步計劃將車位共用範圍推廣至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引導社區、商業樓宇、醫院等公共部門通過互換資源錯峰停車等形式,設置更多的“潮汐車位”,提高車位利用效率。

  同時,長沙市還將積極支援現有停車場所引入ETC高速自動計費系統,實現停車費自動扣費、車輛快速駛離,提高通行效率;引導社會資本建設立體停車場、地下停車場、智慧停車場,向上向下要空間,以效率增效益,切實增加車位供給。(記者 余春生 劉良恒 長沙報道)

  河北滄州: 1.7萬個“潮汐車位”精細供給

  河北省滄州市主城區有人口80萬、機動車近20萬輛。一年多以前,滄州市區公共停車位只有8000多個,違停亂放現象嚴重,既影響市容又妨礙交通。現在,市區公共停車位猛增到8.67萬個,機關事業單位內部的1.2萬個車位也向市民開放,近10萬個公共車位全部免費停車。其中,有1.7萬個車位為“潮汐車位”,通過精細化管理,不僅滿足了商圈、醫院、學校、公園、居民小區、公共服務機構等區域不同群體的各種停車需求,也在不影響機動車、非機動車通行和環衛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泊位週轉利用率,高效優化利用了城市空間。

  在非機動車道劃停車位,很多城市為解決停車難問題不得已而為之。滄州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郭磊説:“為了使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更加和諧共存,儘量減少相互侵犯,滄州市在路緣石以下非機動車道因地制宜施劃十類限時段潮汐車位。”

  記者在滄州市區走訪了解到,1.7萬個潮汐車位中有1.4萬個屬於22小時可停車位,一般施劃在寬度在4.8米以上的非機動車道右側,每個車位均為2.5米×6米國標大小,所有車位都避開了路口斑馬線、水污井篦、公交站點、消防栓、消防通道、變電櫃、垃圾收集點等重要公共設施。其中,在消防栓前後閃出30米長的空間,便於消防車停靠;避開水污井篦位置,也是避免車輛佔位後,井篦淤積的污泥落葉得不到及時清理。以運河區南北向的迎賓大道為例,道路東側潮汐車位9點至11點禁停,道路西側潮汐車位15點至17點禁停。

  滄州市交警支隊三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孫紅森介紹説:“以前,這部分是24小時可停車位,有的居民將私家車長期停放,卻把小區內自家車位出租掙錢。修改為22小時可停車位是為了便於環衛部門清掃,道路的一側每天有2小時清空,這樣也避免了僵屍車長期佔用、變相地將公共停車位變成私家車位。清空的路段和時段設置也是人性化的,南北街、東西路的同一側不會在同一時段清空,如果南北街右側清空,車輛只需向前走到路口右轉停到東西路的右側即可。”

  除了1.4萬個22小時可停車位,滄州市根據不同路段所處的環境、停車位用途和市民實際需求,施劃了3000多個更短時段的潮汐車位,車位上標注著可停或禁停的時間段,旁邊也有提示牌。其中包括在一些配建停車位不足或飽和的住宅小區周邊路段非機動車道,施劃20點至次日7點可停車位。據滄州市交警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方志華介紹,這些路段的特點是非機動車道較窄,大約在3.5米至4.8米寬,且白天非機動車流量大,為了優先保證通行,只能在20點以後車流量降下來才允許停車,也滿足了住宅小區內沒有私家車位居民的夜間停車需求。

  為了便於家長接送學生,在小學、幼兒園門口附近路段非機動車道則施劃了三個時段可停的車位。記者在位於禦河西路上的運河區迎賓路小學門口看到,有10余個“限時停車接送學生專用”車位,可停時段為7點至8點30分、11點到12點、13點30分到18點。

  在一些商貿城和銀行門前的路緣石以上區域施劃有7點至8點限時清空停車位。滄州市王御史汽配城附近有居民區,居民車輛在汽配城下午停業後可以停車,但第二天8點開業前要駛離清空,既滿足周邊居民的夜間停車需求,又保障了商戶們的經營需要。在鄰路飯店聚集區路段非機動車道則施劃了18點30分至21點30分限時就餐車位。一般情況下,這些路段18點30分車流量下降,可以滿足就餐停車需求。

  一些醫院內部停車場遠遠不能滿足就醫人群停車需求,但是醫院門前非機動車道晚高峰車流量又大,這種路段施劃了18點至20點禁停車位,滿足就醫和探視人員白天和夜間停車需求,滄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門前則屬於這種情況。

  此外,滄州市的潮汐車位還包括在小區、醫院、單位、客運場站門前路段非機動車道,施劃約4個限時3分鐘上下車位,即停即走;在鄰路菜市場、商超門前路段非機動車道,施劃20分鐘購物限時車位;在法院、公共服務等辦事機構門前路段非機動車道,施劃限時120分鐘辦事車位;在鄰路公共廁所附近非機動車道,施劃限時停車10分鐘如廁泊位;在商超路段非機動車道,施劃藍色的計程車車位。

  郭磊透露,近兩年滄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增速有所放緩,市區免費公共停車位還是本著“應劃盡劃”的原則不斷增加,但由於不同區域人口、車輛密度、城市功能不同,根據群眾的需求和反映,車位施劃還在不斷摸索、調整、增減的動態變化中,有的區域可能供大於求,有的可能供不應求,供不應求的區域違停現象相對較多。

  據介紹,滄州市交警支隊成立由100余名交警組成的“鐵騎”機動隊,將中心城區119條主、次、支路劃分123個責任區,建立常態化巡控和網格化管控機制,按照“停車進位、方向一致”要求,全天候、全路段查糾違法停車,中心城區停車規範率提升至96%以上。

  在三大隊轄區,孫紅森介紹,轄區以公園、學校、公共場館為主,路寬車少,1098個潮汐車位供大於求,駕駛員遵章率較高,每天查處的違停只有十來個。發現違停或停車不規範現象,特別是不熟悉市區潮汐車位設置的外地車輛,不是一味地一罰了之,而是人性化地先張貼《文明停車管理提示卡》提醒,給予糾正的空間和時間,長時間不改正的再貼罰款單。

  郭磊説,滄州市結合實際通過施劃不同類別的免費限時停車潮汐車位和精細化管理,提高週轉率,解決了不同路段、不同群眾的停車需求。實際上,限時停車的時間越短,監管越難。下一步,將加大限時停車位的免人工、智慧化管理。例如,一位一碼,掃碼停車,超時語音或短信提醒勸離。(記者 王民 滄州報道)

  黑龍江佳木斯: 錯時停車讓閒置資源“熱”起來

  晚上9點,生活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張諾驅車回家,心情比以往更放鬆些。“機關大院停車場對市民開放後,不用太急著回去搶車位了。”

  前不久,針對市民“停車難”的困擾,當地黨委政府開啟了一場大討論,聚焦點只有一個:“我們能多為市民做些什麼?”

  “現在私家車輛越來越多,百姓停車確實難。與此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每逢休息日大門緊閉,我們考慮,應該讓這些資源為市民所用。”佳木斯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常務副局長郝忠雙説。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自今年9月起,重點針對“停車難”問題集中、老舊小區扎堆的區域,進行科學佈局、合理篩選,陸續開放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在入口處設置明顯的開放停車場公示牌,實行錯時停車。開放的單位要同時拆除圍欄、圍墻、大門,在院內按照“應劃盡劃”的原則,確定停車泊位線等。

  記者來到佳木斯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與其緊鄰的是佳木斯市郊區稅務局。工作人員介紹,如今這兩個單位間原來四面遮擋的圍欄、圍墻已不見蹤影,大門也處於開放狀態。門旁一塊指示牌上寫道:這裡實行錯時停車。每週一至週五,停車時間為晚5時至早8時,節假日和週末休息日24小時開放。請廣大市民按照規定停車。

  為市民提供免費停車場地,讓閒置資源“熱”起來。佳木斯市機關事務中心副主任鄭天來説,按照統一部署,一些機關事業單位的圍欄幾天內就拆除了。政府8號樓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車輛全部遷至對面會展中心停車場,場內泊位用於辦事群眾停車。

  據了解,從9月初起,佳木斯市已分3批、累計開放25家機關事業單位大院,為周邊居民提供錯時停車泊位3200多個。

  “真的是太方便了。原來晚上回家稍微晚些就沒地方停車,現在不用擔心了。”佳木斯市郊區市民韓冰説,自己以前從來沒進過家門口這個機關院,現在也能進院停車了,感覺很不一樣,“政府惦念市民、提供便利,我們平時到院裏停車也注意維護好停車秩序。”

  郝忠雙説,從目前看,打開停車場的效果達到預期。明年計劃重點推進集中在居民區附近的央企、國企和省直企業停車場開放,努力讓更多市民享受到便利。(記者 閆睿 佳木斯報道)

  上海靜安:市民代表“議”起來商量共解停車難

  “建議老舊小區與周邊商務樓宇加強共用,充分利用停車時間差,爭取更多停車空間”“建議‘潮汐車位’方案多增加時間‘檔位’,給居民提供更多選擇”……近日,在上海靜安大寧公園會議中心舉行的一場座談會,瞄準了中心城區的“停車難”問題。

  這是由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辦、市交通委、市道路運輸局、靜安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議’起來商量,共解停車難”主題徵集座談活動,旨在傾聽民意、匯集民智,共同推動停車難綜合治理工程更好實施。

  參加座談的市民代表來自靜安交通公園居民區、明園小區、談家宅居民區、新梅共和城、陽城居民區等。市民同專家學者一起,從不同視角、不同需求出發,分享體會感受,貢獻對策建議。

  “停車是很多人每天最頭疼的事。”居民們在座談會上難免“吐槽”,一些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仍較嚴重,新增的泊位數量和居民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匹配度還不高,錯峰共用措施可以更加精細化。對此,居民們也有自己的建議,如結合新建綠地、公園、學校、民防設施、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等政府投資項目,配建增建公共停車設施;在居民區周邊道路、老舊廠房、高架橋下空間、閒置土地資源等建設臨時公共停車設施等。

  相關職能部門則當場回應,表示將認真研究吸納這些建議,積極轉化為務實行動,讓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有真真切切的體會。

  相關實踐已經在進行。就在座談會前,市民代表們參觀了靜安區325公共綠地地下車庫建設項目。位於大寧金茂府東北側的325公共綠地項目地上為公共綠地,地下為公共停車場,是靜安區首個公共綠地結建的獨立公共停車場。

  據悉,目前靜安全區已提前完成相關預定目標,新建692個公共停車泊位,完成4個停車綜合治理先行項目,新增停車資源接近400個,有效緩解部分老舊小區停車供需矛盾。同時,靜安還積極推進區機關辦公大樓等機關事業單位車位向周邊市民開放錯峰共用,探索適合中心城區的“沉井式”智慧停車庫,努力把停車綜合治理這一民心工程做成讓人民滿意的暖心工程。(記者 郭敬丹 實習生 馬雪迎 上海報道)

  山東濟南:內部停車場錯時免費“應放盡放”

  記者日前從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為緩解城市停車難題、高效利用停車資源,濟南市在全市範圍內推行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向社會錯時免費開放。

  濟南市靜態交通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曹鳳陽介紹,為高效利用現有停車資源,促進停車開放共用,濟南市決定將市、區縣(功能區)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在滿足自用且不涉及安全問題的情況下,在空閒時段分批向社會車輛(7座及以下小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免費開放。

  從今年10月1日起,濟南市開放了首批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主要包括濟南龍奧大廈內部部分停車場和外部附屬停車場、各區縣黨委政府及濟南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場所內部停車場等,共104個停車場6403個泊位。今年年底前,濟南將統一發佈第二批停車場所名單,實現應放盡放。

  濟南市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開放時間原則上為工作日自下班1.5小時後至次日上班前1.5小時,雙休日、節假日全天對外開放。社會車輛進入停車區應自覺服從權屬單位管理,在規定區域和時段內有序進出、文明停放,不得佔用單位留用車位和其他相關區域。對在全市範圍內一個或多個錯時免費開放停車場,有3次(含3次)以上超時停放或一次停放超過24小時的社會車輛,一年內不再提供錯時免費停車服務。(記者 王志 濟南報道)

 

熱點新聞
滾動
墨泉再現“一泉成河”
“十一”黃金周:魅力青島活力十足
淄博市今年糧食有望豐産豐收
青島邁向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城鄉全覆蓋”
淄博市文昌湖區開辦長者食堂:為老年人暖胃暖心
水清灣美:青島給河長灣長“壓擔子”
青島啟動“公園城市”規劃編制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8月12日轉場
青島自貿片區發佈綠色指標體系
濟寧小麥已收近九成 降雨將推後整體麥收時間
濱州:百萬尾魚苗放歸大海湖泊
濟南大北環高速公路建設啟動 強省會迎來三環時代
+更多
"國華白越山"當選第四十二屆趵突泉金秋菊展"菊王"
山東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畫的精美鼻煙壺和炫彩琉璃瓶
山東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畫的精美鼻煙壺和炫彩琉璃瓶
【于燕説電影】暖心動物電影:一個男孩與一匹馬的傳奇
【于燕説電影】暖心動物電影:一個男孩與一匹馬的傳奇
山東:黃河三角洲修復濕地近30萬畝 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山東:黃河三角洲修復濕地近30萬畝 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雙11如何優雅地薅羊毛,山東世茂帶你搶先知!
雙11如何優雅地薅羊毛,山東世茂帶你搶先知!
一站一風景,青島地鐵1號線將打造城市“文化客廳”
一站一風景,青島地鐵1號線將打造城市“文化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