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智慧化基礎設施配置納入新建住宅項目土地出讓和老舊小區改造常規條件
新基建風口下,青島智慧社區將“批量上新”
居民“刷臉”開門,智慧社區降低安全隱患。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上映的史泰龍經典電影《越空狂龍》中,對於聲控燈和定時烤麵包機等諸多當時對未來人居的幻想,在當下早已變為現實。如今有了更多以往遙不可及的“黑科技”加持,居民生活變得愈發便捷和安全。
隨著近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五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明確和落實住宅小區智慧化基礎設施配置條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青島住宅小區的智慧化水準將進一步提升,換句話説,人臉識別門禁、智慧電梯、高空墜物監控系統等一系列智慧化應用,將不再成為新建小區的“專屬”,還會被納入老舊小區的改造範疇,讓老舊小區也變得“聰明”起來。
“套餐式”配建,讓新舊小區都受益
“此次發佈的文件主要瞄準住宅小區的智慧化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智慧社區打造的根本所在。通過大幅優化群眾居住環境,推進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據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文件的起草對標上海、深圳、杭州等先進城市的經驗做法,力求實現我市住宅小區智慧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全覆蓋。
記者注意到,《通知》根據多項國家技術標準規範,從宗地、樓棟、單元、套/間等維度,梳理明確住宅小區和住宅需要配置的智慧化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智慧控制終端、智慧安防系統、智慧消防系統、公用設施智慧監測系統、電梯監控、資訊引導設施、住宅通信網路設施等。《通知》推行“套餐式”配建,將住宅小區分為基礎、舒適、品質三個類別,每個類別細化配置條件形成《青島市住宅小區智慧化基礎設施配置指南》,作為我市住宅小區智慧化基礎設施配置的基本條件。
還有一大亮點在於,智慧化基礎設施配置將納入新建住宅項目土地出讓和老舊小區改造常規條件。其中,新建住宅項目應選定舒適及以上配置類別。《通知》提到,新建住宅項目土地出讓或劃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將確定的配置類別,連同其他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要求一併納入建設條件意見書。自然資源規劃部門將新建住宅項目建設條件意見作為編制供地方案的前提條件,並納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劃撥決定書的附件。
“這項規定從源頭上保證了智慧化基礎設施的落地,將以往部分開發企業的自主行為,轉變成整個行業的制度化規定,進而保證智慧化住宅小區的全面普及。”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項規定的提出,青島走在了全國前列。
提升“最後一公里”的幸福感
其實早在1999年,我國便提出“智慧化小區”的概念,2013年起也發佈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引導和規範社區的建設。但在2014年,住建部首次發佈《智慧社區建設指南(試行)》對智慧社區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可以説2014年是智慧社區元年。近年來,青島也加快了智慧社區的探索腳步,如今在不少新型住宅小區內,智慧與科技感的場景時刻上演。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海爾路1號的雲璽項目,體驗了一把智慧社區的“雲生活”在地上,業主通過人臉識別可快速進出道閘,遍佈社區公區的14台人臉抓拍錄影機通過瞳孔間距進行精準記錄,識別到危險人員後馬上預警,業主在手機App上可查看社區中的家人的實時畫面;而快遞、外賣等外來人員則需要進行身份證與人臉雙重比對與記錄,連同在社區的活動軌跡會一併上傳至海納雲平臺,建立人員數據白/黑名單;電梯內如監測有電動車進入或有人暈倒,可即時報警或通知救援……
“這些場景的實現都以平臺自主研發的AIoT平臺為依託,採用5G超窄帶、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橫向上打通各個智慧化系統傳輸協議,縱向上深挖業主痛點,為業主提供沉浸式、體驗式的智慧場景服務。”相關人士介紹説。
此外,老舊小區的智慧化改造也已初顯成效,如今位於即墨區的墨河嘉苑成功升格為數字化智慧社區,安裝了智慧門禁、智慧消防監測、智慧井蓋監測等一系列智慧設施,所有智慧設施産生的數據均整合于智慧小區管理平臺,依託平臺可以對人員進出、住戶管理、社區各類設施狀況等進行實時監測、管理,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報修等,社區管理步入智慧化模式。
智慧社區將迎爆髮式增長
在去年,我市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智慧社區、智慧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就明確提到,到2022年,全市40%的城市社區要建成智慧社區。
想要用智慧社區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前提之一就是要“統一標準”,確保社區智慧化基礎設施數據與城市雲腦基礎平臺互聯互通,避免住宅小區成為“資訊孤島”。對此,《通知》提到,住宅小區前端數據採集傳輸等智慧化基礎設施數據標準,由市公安部門會同大數據部門組織編制、指導實施,確保科學、合理、安全地採集、傳輸、使用數據。在《青島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0-2022)》確定的框架下,完善智慧感知、預警、決策和調控體系,推動住宅小區智慧化基礎設施相關數據與城市雲腦大數據中心和城市運作綜合管理指揮中心互聯互通。
資本市場的反應,也印證了智慧社區前景“一片向好”。隨著“新基建”政策東風勁吹,深度融合了科技與地産的智慧社區,成為疫情後地産行業復蘇的最大推手,各大實力派房企紛紛進入這一戰場跑馬圈地。《2019年中國智慧社區行業前景分析與投資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智慧社區市場規模逐年攀升,去年就已達5000億元。
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資本前景,種種跡象都表明,青島距離智慧社區全覆蓋已越來越近。(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