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廣饒縣大碼頭鎮小劉橋村的草莓、火龍果溫室大棚內,客商和遊客絡繹不絕。村黨支部書記劉效明不時上前攀談,介紹村莊的發展。
近些年,村裏規劃打造了生態休閒農業區、濱河景觀風貌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遊客進得來、留得住,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很難想像幾年前的小劉橋村,一間沒有門窗的村委會辦公室,一個軟弱渙散的村班子,一個一窮二白的村集體,全村143戶群眾122戶欠賬,全鎮考核排名倒數,幹群矛盾非常突出……
一個後進村何以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鄉村振興,離不開基層黨組織‘領頭雁’的帶動,組織強,百業興,群眾富。”廣饒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胥高遠説。小劉橋村的改變就是從“帶頭人”劉效明當選村黨支部書記開始的。
劉效明帶著村“兩委”成員到威海、煙臺、壽光等地考察學習。2018年受外地村莊土地流轉打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啟發,返程路上大家達成共識:流轉土地,發展瓜果採摘。然而,村民積極性並不高。前些年,村班子盲目帶領村民發展植桑養蠶業,但長出來的桑樹不適宜養蠶,幾百畝良田荒廢。
如何打消疑慮讓村民參與進來?劉效明多方邀請專業機構對土地種植果蔬作論證,又將大夥兒聚集起來,給大家算經濟賬:自己種地一畝收入500元,土地流轉費用一畝地1200元,從土地裏解放出來還有務工收入。就這樣,一帶十、十帶百,全村土地全部流轉。隨後,黨支部牽頭成立了諾森種植合作社,建成7000平方米的果蔬大棚,村集體年收入超過30萬元,村民不但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有的還當上了老闆。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廣饒縣大膽選用能幹事、幹實事的村黨組織帶頭人,挖掘農村內部人才,同時跳出“就地取材”“本村人當本村官”的思維定勢,精準選人、精準用人、嚴把能力關,把真正優秀人才選配到村黨組織中。
堅持優秀人才向基層回引,廣饒縣面向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職黨員幹部、鎮街編外聘用人員、社會人員選任16名村黨組織書記,進一步優化了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同時,優選828名後備幹部,發展青年黨員,為鄉村振興輸入“新鮮血液”。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著村幹部。”要想當好基層發展的“領頭雁”,必須要自身過硬。春節後剛上班,大王鎮村黨支部書記論壇就開講了,該論壇每月一期,大家聚在一起暢所欲言,圍繞村莊發展集思廣益、取長補短。論壇上封廟村黨支部書記張其德介紹起該村和周邊4村抱團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成果。而這一發展思路正是源於去年10月論壇上其他人的“支招”。該村借助扶貧項目資金,與周邊4村抱團發展,拆除老舊低端大棚,建設現代農業産業園112畝、蔬菜大棚8個,預計實現年增收30萬元。
當好發展帶頭人,提升本領是關鍵。廣饒縣通過今冬明春黨員集中輪訓、書記論壇、紅色宣言進基層、主題黨日等形式,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在全縣8個鎮街建設實體化基層黨校,在全省率先出臺機構編制文件,落實機構、人員、職責、場所、經費保障,組建325人的師資庫,開展培訓183期,培訓黨員2.69萬人次。
村黨支部書記身處農村工作的最前沿,如何讓村幹部崗位更有吸引力,把真正優秀的人才留在村裏?“關鍵是讓大夥兒事業上有奔頭,待遇上有想頭。”胥高遠介紹,從2018年起,廣饒縣逐年提高基層工資補貼標準,目前鄉鎮同職級工作人員每月收入已高於縣直機關1000元。出臺《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選拔管理辦法》,對連續任職5年以上、測評滿意度高、考核靠前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擇優篩選,將170名村黨組織書記納入專職化管理,年每人平均收入達到5萬元,年終考核“優秀”的,優先推薦參加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考錄。(大眾日報記者 李明 通訊員 鐘鵬飛 項在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