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面對新堵點,流程再造怎麼“造”?大眾日報聚焦山東五地出新“解”
加快流程再造,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推進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
在深化改革過程中,尤其是在優化流程再造打通“最後一公里”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新堵點新難點,遇到這些問題,我省各地又如何應變,推出了哪些好舉措?
近期,大眾日報聚焦“流程再造”,看我省各地如何讓群眾一次辦好,少跑腿。
日照市東港區:設立窗口,求解“辦不成的事”
近日日照市東港區政務服務大廳在一樓服務台設置了一塊藍牌子:“辦不成事”總受理臺。為何要設這樣一塊牌子?
“‘辦不成事’,指的是辦事企業和群眾線上或線下提交申請材料後未能實現成功受理、成功審批,或多次來大廳未能解決問題的情況。群眾在窗口辦理業務過程中遇到這種難辦的事,都可以到這個窗口來反映。”東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王麗娜説,設立這個窗口的目的,是為了讓群眾辦事不白跑、不撲空、有地找、有人幫,給“辦不成的事”“難辦的事”開闢一個專門的“求解”渠道。同時,也幫助服務窗口發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與不足。
詳細報道請看《設立窗口,求解“辦不成的事”》
煙臺開發區:隨手幫辦,打通“線上反覆報”
對於有的申請人來説,受網路操作不熟練、業務內容不熟悉等綜合因素影響,導致在申報過程中反覆提交材料,以往的“現場往返跑”變成了“線上反覆報”,成為新的辦事堵點。
為進一步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里”,提高全程電子化審批效率,煙臺開發區依託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將全程電子化審批與免費幫辦代辦結合,推出企業登記線上“隨手幫辦”服務。對申請全程電子化登記的企業,如申請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登記形式要求或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審批人員與申請人溝通後,線上直接修改並上傳至企業端。企業只需下載修改後的材料進行核對,然後重新在企業端上傳,即可完成材料申報。
詳細報道請看《隨手幫辦,打通“線上反覆報”》
德州市平原縣:為群眾辦好“身後一件事”
“身後事”辦理手續多、材料多、多處跑、程式繁等問題困擾著很多逝者的親人,德州市平原縣由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公安、民政、人社等7部門配合,梳理改造身後事,科學設計一鏈辦,系統重構7部門13個事項操作流程,在全省率先推出“身後一件事”網上聯辦系統,構建“只到一窗、一套材料、一個流程、統一送達”的審批閉環,讓“傷心事”暖心辦。
“以前群眾辦理親人身後事共13項業務,其中不乏重復的材料。現在通過改革,群眾提交一次材料,只去一個地方,一站辦理。”平原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身後一件事”專班負責人展瑞科介紹。
詳細報道請看《為群眾辦好“身後一件事”》
煙臺市蓬萊區:審批時間縮短了25天
日前,煙臺市蓬萊區總投資5.31億元、總建築面積137471平方米的開元山海小鎮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備案及用地證、不動産證、工程證、施工許可證等前期手續辦理全程用時16天,扣除公示時間11天,審批時間僅僅5天,比《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行動方案》規定的30天審批時限縮短了25天。
詳細報道請看《30天審批時間縮短了25天》
日照市嵐山區:把“等地期”變為“工作期”
4個小時能做哪些事情?近日,日照市嵐山區“拿地即開工”的一份時間給出了一份生動的答案。上午7:30,項目簽訂土地出讓合同;9:00,各審批部門完成模擬預審轉換;10:00,辦成不動産權登記證;10:20,辦成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工程規劃許可證;10:50,辦成圖紙審查合格書和直接發包備案表;11:20,辦成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
項目方看到的簡短時間表背後,是嵐山區優化辦事流程而做出的紮實努力。在《日照市嵐山區“拿地即開工”項目審批服務流程圖》上,清晰標注了審批的各個階段和各個部門的職責,展示了項目落地“加速跑”的“核心密碼”:部門間緊密協作和無障礙交流,以及科學的時間管理。
詳細報道請看《把“等地期”變為“工作期”》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浩 王彤彤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