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佈會,邀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就《淄博市全域公園城市建設規劃》向社會進行新聞發佈。
據記者了解,《規劃》共包括3個層次,即“市域、中心城區、鎮村”。其中,市域指淄博市行政範圍;中心城區指包括張店區、淄川區、博山區、周村區、臨淄區、文昌湖生態旅遊度假區和桓臺縣部分區域;鎮村指除中心城區外,鄉鎮駐地行政區域範圍。
《規劃》期限為2021至2035年。
《規劃》結合我市實際需求,樹立建設“山青水潤,人美田沃,城強業豐,格局明晰,城園相融,和諧統一,公園城市”的總體目標。
總體目標的實現共分“三步走”。規劃到2025年,全域公園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公園城市形態基本成熟,綠色低碳的生産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全域公園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自然化、原生態底色更加凸顯。休閒、體育、文化、科普等各類公園要素進一步豐富,基本完成荒山綠化,實現荒山應綠盡綠。公園城市成為高品質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到2030年,全域公園城市基本建成,城市生態環境和城鄉面貌實現根本性優化更新,人與城市、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公園城市標準體系成為全國標桿,組群式全域公園城市成為淄博名片;到2035年,全域公園城市全面建成,淄博成為公園城市建設的典範。
據悉,2019年12月市委在深入分析研究我市城市空間格局和自然資源稟賦的基礎上提出了“打造公園城市、主城提質增容、全域融合統籌、交通快速通達”的城市工作思路。2020年1月市政府提出“高水準編制全域公園城市建設規劃”的任務。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牽頭組織編制《淄博市全域公園城市建設規劃》。
眾所週知,公園城市是全面體現生態文明的城市發展新模式,設計內容無國家規範與標準。我市的《規劃》在成都公園城市“人、城、境、業”實踐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研究提出“人、境、業、城、制”五元素“五位一體”的新的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理論,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以人為本、産城融合、彰顯文化、全域統籌、因地制宜”的規劃原則,結合我市組群式城市特點,提出了“錨固生態本底、提升生態承載力”、“明晰空間格局、防止城市黏連”等規劃內容,對於我市開闢城市轉型升級新路徑,開創城市建設發展新局面,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準,提升城市吸引力、承載力、輻射力和首位度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于2020年11月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並於12月6日印發實施。
《規劃》結構中包含了我市公園城市市域規劃結構及中心城區規劃結構。市域規劃結構為“一心、兩環、三帶、四片區”。“一心”指以張店區為核心的四位一體主城區;“兩環”指中心城區內環生態綠地和外環生態綠地;“三帶”指依託孝婦河、淄河、東豬龍河打造串聯山、水、城的三條生態風光帶;“四片區”指南山、北水、東齊、西商四個片區。中心城區規劃結構為“兩環、四楔”。“兩環”指中心城區內環生態綠地和外環生態綠地;“四楔”指東南角山地型綠楔、東北角人文型綠楔、西南角山水型綠楔和西北角農耕型綠楔。
《規劃》內容具體包括以下11個方面:
1.錨固生態本底,提質生態空間,提升生態承載力。
2.明晰空間格局,防止城市黏連。
3.規劃通風廊道,緩解大氣污染。
4.完善公園體系,豐富公園類別。
5.構建高效便捷共用的綠色交通體系。
6.注入文化新內涵,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
7.實施社區空間提質,改善城市宜居環境。
8.實施鎮村空間提質,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9.引導綠色産業建設,實現高品質發展。
10.建立近期建設項目庫,明確近期建設重點。
11.轉變管控方式,保障公園城市建設運營與管理。
□本報記者 張明月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