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農科院1個棉花品種通過國家審定、3個小麥品種通過省級審定。
市農科院通過國審的棉花品種是德棉16號,此次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棉花品種共39個,山東省4個。市農科院通過省級審定的3個小麥品種是DK171、科興789、豫州810。其中DK171是德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劉鵬課題組自主選育的,科興789、豫州810是市農科院分別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河南農業大學共同選育的。這次山東省審定的51個小麥品種中,16個市級農科院通過審定9個品種。預計5年內,市農科院將有連續不斷的新品種通過審定,為全市“噸半糧”生産能力創建、玉米大豆間作基地建設和服務黃淮海區域鹽鹼地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一個優良品種,從原始材料選配雜交組合,到審定推廣,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選育的品種在參加省級審定時,淘汰率也高達90%。市農科院劉鵬課題組培育的這個品種,從2010年開始配置組合,在70多個品種組合中,最終成功選育出一個品種。
成績的取得也離不了市農科院從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援和有力保障。5年來,市農科院多方籌措200多萬元用於育種工作;鼓勵和支援研究所通過借助項目結余經費或承接試驗等方式,開展育種工作;同時與省農科院、中椒英潮辣業有限公司、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開展聯合育種攻關,共用種質資源和育種技術。“十三五”以來,他們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遺傳育種專業人才10余名。今年,市農科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順利啟動,從中國農科院引進一名巴基斯坦籍小麥智慧育種博士後,為全院開展育種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育種手段。今年聘用的6名研究生,有3名充實到小麥育種一線。市農科院制定出臺了《科研獎懲管理辦法》,凡納入國家和省審定範圍內的,通過國家審定的作物品種,每品種獎勵5萬元,通過省級審定的,每品種獎勵3萬元;非審定範圍內的作物通過省級鑒定的,每品種獎勵1萬元,同時明確了對育種持有人及其課題組的資金獎勵支援。通過審定的品種轉化的,育種團隊還可以享受75%的轉化收益。
市農科院針對“噸半糧”創建、大豆産業發展,加快育種攻關。一是選育高産優質品種,既要産量也要品質,重點選育高産、優質、抗病蟲、抗逆、資源高效利用、適應機械化的品種。二是選育玉米大豆間作套種品種,既保糧食安全,又保大豆安全,主要是圍繞大豆生物育種開展工作。三是選育抗鹽品種,發揮德州市農科院在耐鹽小麥、棉花、藜麥上的育種優勢,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作出貢獻。(記者宋延濤通訊員王宏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