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晚歸跑市場廢寢忘食搞研究 張春暉:以勤為本踏實創業

稿源時間:2018-04-25 16:24:17  文章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張靖浛 路春菲 王琨 責任編輯:高靜
【摘要】從管理人員走進一線車間,雖是文科出身,卻致力技術鑽研。今年29歲的山東融錦節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暉深知“天道酬勤”,他以勤奮、踏實的態度,讓自己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好。

早出晚歸跑市場廢寢忘食搞研究 張春暉:以勤為本踏實創業

張春暉(左)在車間了解生産情況。

  中國網山東4月25日訊 從管理人員走進一線車間,雖是文科出身,卻致力技術鑽研。今年29歲的山東融錦節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暉深知“天道酬勤”,他以勤奮、踏實的態度,讓自己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好。

  以勤為本開拓市場

  “跑客戶就得勤快,勤能生財”,這是張春暉的創業理念。

  2012年大學畢業後,張春暉就職于淄博當地一家大型化工設備企業,從事管理工作,工作輕鬆、穩定,年薪10萬元以上。雖然是管理人員,但張春暉沒有遠離一線。下車間,看設備,學技術,他的勤奮也為他後來成立公司做技術研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春暉有一份令多數同齡人羨慕的工作,然而,他心裏始終抱有創業的理想。2015年,他毅然放棄了大企業管理工作,投身創業浪潮。因為多年從事化工設備行業,創業時,他選擇了自己較為熟悉的化工設備領域,選對項目,也讓他的事業事半功倍。

  創業起步總是艱難。因為放棄了原本不錯的工作,家裏人起初並不十分支援,父母更是勸他“創業有風險”,但張春暉還是想盡力一搏。他拿出工作3年的所有積蓄,又東拼西湊了幾十萬元,踏上了創業之路。

  “創業之始得先跑市場,有市場才敢做。”創業第一年,公司沒有任何收益,張春暉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於市場調研與開拓。為了跑市場,他輾轉江蘇、天津、河南等地,每天6點多就出門,一天開十幾個小時的車,跑五六家客戶,晚上11點能回家就算是很早了。有時大老遠跑去談客戶,卻連門都進不去,閉門羹早已成了“家常便飯”。

  正是得益於勤奮,張春暉很快確定了産品方向,也有了客戶,順利地邁出了創業第一步。

  不放過任何積累經驗的機會

  市場有了,如何提高産品品質和科技含量成了張春暉的頭號難題,2016年3月,張春暉了解到,化工設備行業裏有一款特級配件,國內技術達不到,無法生産,只能常年依靠進口,一個小零件要價十幾萬元。“沒有技術就沒有話語權,人家要多少就得給多少。”這件事更加堅定了他自主研發的決心。張春暉決定大膽嘗試,去其他先進企業學技術。

  “那時南方有幾家設備企業做得比較好,我就去他們那兒學習,主要去了浙江、福建等地。人家不可能教你,你必須在車間裏盯著,仔仔細細地看、琢磨。”張春暉説,作為一個學經濟管理的文科生,搞技術確實很吃力。而且南北方氣候差異明顯,製作工藝也需要結合北方實際進行改良。

  為此,他拜訪當地多位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老技工,經過一週廢寢忘食地研究試做,終於做出了達到標準的配件。

  張春暉坦言,之所以能夠很快上手也得益於自己之前在企業工作的積累。在此,他也想提醒創業者,不要放過任何可以積累的機會,這些經驗將成為今後人生發展的無價之寶。

  腳踏實地做品牌

  雖然創業時間不長,但一步步走來,張春暉深知腳踏實地的道理。在他看來,公司的一切工作都離不開一線,就連新招聘的銷售人員都必須去車間待半年才能正式上崗。張春暉認為,“一個銷售人員,如果連自家産品是怎麼生産出來的都不知道,又該怎麼向客戶推銷自己的産品呢?”

  張春暉腳踏實地的態度,也讓産品品質更上一層樓。“比如這款配件,其他同類産品企業一般質保6個月,我們敢承諾質保18個月。”張春暉指著一個小零件説,品質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品牌對企業來説就是人的臉面。

  靠著過硬的産品品質和完善的售後保障,老客戶引來了新客戶,企業訂單越來越多,客戶數量也從最開始的零,發展到了現在的170多家。

  目前,公司致力於節能設備生産研發,可資金問題讓張春暉犯了愁。“前不久,我聽説淄博市人社局擔保中心有針對小微企業的創業貼息貸款,最近剛把申請材料提交上去,等貸款批下來,我們的新項目就能開工了,到時候公司將實現一個大的飛躍。”張春暉感嘆,現在的好政策越來越多,創業環境越來越好,對未來更是信心滿滿。(張靖浛 路春菲 王琨)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