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縣觀津書院鳥瞰圖 (著名書法家丁書強提供)
留住鄉愁記憶,延續歷史文脈。
近期,河北武邑縣通過推動村史文化建設,對隱藏在武邑鎮呂莊村鄉村歷史文化背後的著名教育人物呂體元的教學事跡進行整理,打造鄉村的文化品牌。
清末新政,于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全國各地興起了辦理新式學堂的風氣。新政規定,符合辦理新式學堂標準的人,必須是新舊學皆通的人。在當時,河北省武邑縣私塾教學向新式教學過度做得最好,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呂體元。
呂體元受贈牌匾圖 (著名畫家宋丙輝繪製)
呂體元(1872年—1954年)原名呂佔春,又名呂懷挺,河北省武邑縣城東南呂家莊村(現為武邑鎮呂莊村)人。呂莊村的呂氏家族是幾代的書香門第,以“仁、德、忠、孝”為祖訓,其傳家的座右銘是“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呂體元從小就受到濃厚的文化熏陶,天資聰穎,喜歡讀書,追求進步。
呂體元少年就讀于私人學堂,他勤奮好學,成績突出,每當塾師有所提問,體元總是第一個站起來回答,深得塾師的讚賞。他每天堅持練習大倣,書法功底深厚,作業整潔。在塾師的循循教導下,呂體元一路通過童試、府試、院試,取得了生員的資格,考入縣學,成為邑庠生、廩膳生,即秀才。
清末教育改制後的學堂教科書(一)呂軍傑攝
河北武邑自古就是崇文重教之地。在清末教育改制(1904年清政府正式頒布實施癸卯學制)的大背景下,呂體園在教學改革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情況下,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文學為基,以西學瀹其知識,練其藝能”為宗旨,憑藉社會力量,先後在呂莊、南大王、西沙窩、陳屯等村任教期間,開啟了新式教學的模式,也逐漸成為武邑縣城東南一帶影響力很大的的私塾先生。
宣統元年(1909年),呂體元應邀到武邑縣龍店(現為龍店鎮)的大谷口村任教,位於滏陽河畔的大谷口村,是一個村子人口較多,基礎教育較好,文化氣息較厚的村莊。當時,新式學堂教育已在武邑縣城鎮興起,呂體元在大谷口村身體力行,推行新式教學,培養新式人才。在該村執教計十八年之久,他知識淵博,為人正直,誨人不倦,辛勤工作,深受該村村民的敬仰。
清末教育改制後的學堂教科書(二)
從蒙學讀本中汲取營養,在知識和文化中修學傳承。呂體元老師任教期間,在武邑縣多次舉辦的教學觀摩會上示範教學,憑藉優秀的教學成績多次榮獲縣頒發的獎旗。他認為,蒙養教學滲透著濃郁的倫理道德思想,在教學內容上要注意適應兒童的興趣和心理特點,文字要簡明,句式要整齊,注意韻律,多用故事,多配插圖,使兒童學習興趣盎然,並容易記誦。起到少時讀過,終生不忘之效。在識字讀書過程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呂體元為武邑縣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永不疲倦。到了晚年,還在前屯、後張橋、四里屯等村任教十多年。在他的影響下,其子呂慶恒繼承教育衣缽,仍然在四里屯任教,至今四里屯還有栗姓老人記得小時候先後從學于呂氏父子。1954年去世時,各地學生約千人絡繹不絕趕去弔唁、致哀。
呂體元執教50餘年,桃李滿天下。在清末民初“西學東漸”的環境下,為了推進私塾教學向新式學堂教學過度,把一生的心血全部拋灑在教書育人上。他學高身正,勤勉奉獻,深受學生愛戴,贏得社會廣泛讚譽。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學生們為感謝他的辛勤培育,贈賀匾一面,上刻“廣被春風”。他對武邑縣教學育人的貢獻第一個被載入《武邑縣教育志》,讓後世銘記。(作者:呂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