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節期間,在時空旅“世界風”舞臺,你不僅可以參加“中國古代體育運動會”,重溫童年的快樂往事,還能欣賞成都體育學院的同學們帶來的“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展演”,穿越到古代的運動會。還嫌不夠的話,“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將為你講述中華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發展歷程。昨日,記者就來到“中華傳統體育文化博覽遊藝會”,帶你體驗這一場“三位一體”的創新活體展示,感受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2017-06-17
6月16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探訪雅西高速泥巴山隧道發現,泥巴山隧道成都至西昌方向,改造升級已提前完工,隧道右洞已恢復正常通行。
2017-06-17
2009年6月,首架中國總裝的空客A320飛機交付四川航空運營,為了紀念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飛機,川航將客機命名為“中華龍號”,並用彩繪貼膜在機身上繪出了一條威武的中國龍。時隔8年,這架已經飛行了3000萬公里的A320機身上的彩繪貼膜部分位置已開裂、起泡,為了讓“中華龍號”重返青春,川航決定為它換上新衣。
2017-06-17
今年3月30日,天府立交橋下東西兩側佔用城市綠地的違建,在挖掘機和人工的合力作用下進行了拆除。這是市規劃局按照“2017成都生態守護行動”工作部署,實施的“第一拆”。而今,被拆除出來的空地,已經變身鬱鬱蔥蔥的綠地。而“2017成都生態守護行動”實施3個多月來,67處約2 2萬平方米公共綠地違法建設得到治理。
2017-06-16
6月5日,成都市文廟街的一間工作室裏,擺著幾摞方方正正的乒乓球底板、幾臺鑽孔機和一堆大小各異的鑿子。工作臺前,81歲的曹立熹老人正製作乒乓球拍。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曹立熹就開始自製乒乓球拍。從選料到切割底板,再到打孔、粘貼……製作一隻乒乓球拍,曹立熹幾乎全靠手工。如今他的蹦床式竹纖維底板、梅花樁底板兩項乒乓球拍製作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
2017-06-16
“這次參展的蜀繡作品,雖然針法並不複雜,主要以覆蓋針和絲毛針為主,但採用的絲線顏色卻有20多種,僅熊貓的眼睛就用了6種顏色。”蜀繡省級傳承人趙崇延從事針線活兒已有41年的歷史,他參與繡制的《紅軍強渡大渡河》曾拍出2000萬元的天價,這次指導徒弟繡出國寶,也頗費了一番心思。
2017-06-16
歷史上,四川曾是西南地區朱鹮的唯一分佈區域。半個世紀前,四川廣元最後一次發現朱鹮活動痕跡。闊別半個世紀後,朱鹮“第二代”順利在四川降生的消息,讓一位成都老人熱淚盈眶。這位在20多年前曾救助過野生朱鹮的老人,終於完成了與朱鹮的特殊“約定”。
2017-06-15
已有百多年曆史的熊貓舞,起源於九寨溝縣白馬藏族鄉村。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九寨溝縣草地鄉上草地村的白馬藏族中,就會有人戴上熊貓面具跳舞驅邪。這種獨特的祭祀舞蹈以家族傳承的方式一代代延續了下來。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