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四川·甜美內江行|資中木偶已順利傳承到“95後”手中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6-26 15:58:06 編輯:袁柯楊 點擊:
左手持主桿、右手持側桿,5斤重的中型杖頭木偶在資中縣木偶劇團青年演員李飛龍的手中栩栩如生,流暢地上演了一段《羽化成蝶》,木偶在他手中走路、踢腿、化蝶,引人入勝。

李飛龍展示“老生”木偶
6月25日,資中縣木偶劇團戲臺,手持“祝英臺”木偶的,是李飛龍的妻子楊瑀平,夫妻二人齊上陣,操控中型杖頭木偶,帶來一段經典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愛情絕唱”。

李飛龍的妻子楊禹平表演”羽化成蝶”
29歲的李飛龍和25歲的楊瑀平是資中縣木偶劇團一對年輕的“夫妻檔”,他們為源於清代光緒年間的資中木偶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意味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已順利傳承到了“95後”的手中。
“我們劇團一共有40人,其中,20名演員中有18人都是青年演員,最小的17歲。”作為資中縣木偶劇團副團長,李飛龍已是資中縣木偶劇團年輕的“臺柱子”。年輕面孔的加入,為資中中型杖頭木偶增添了生機活力。
2012年,17歲的李飛龍從歌手轉行,考入資中縣木偶劇團,成為該劇團的青年演員。12年來,他堅持每天練功,從靜舉木偶到形體身段,從木偶操到走臺步,都要一一練習,力求做到“人偶合一”。
“5斤重的木偶,要用手一直靜舉,從最初的只能堅持1分鐘,慢慢地能堅持20分鐘,再到40分鐘、1個小時。”李飛龍説,每天靜舉1個小時是基本功,這個功夫雖枯燥但不得不練。
中國木偶戲流傳久遠而廣泛,主要分為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枝木偶等類型,風格和流派不盡相同。據《資州志》記載,資中(資州)中型杖頭木偶戲源於清光緒年間(1877年)。早年間,資中就有“木偶之鄉”之稱,杖頭木偶戲非常活躍。在資中縣木偶劇團的陳列室內,依然保留著清代流傳下來的精木偶,斑駁陳舊的木偶上依稀可見老匠人們走街串巷的痕跡。

精緻的木偶模型
據悉,資中縣木偶劇團成立於1953年,演員來自曾經活躍于全縣鄉鎮以及周邊地區的民間木偶藝人。難得的是,在傳承人譜係圖中,楊瑀平的曾祖父楊榮山是資中木偶戲的第一代傳承人,她的父親楊武則是第五代傳承人。如今她的丈夫李飛龍成為第七代傳承人。
走進劇團內的製作工藝傳習所,匠人們正在專心致志製作木偶。選泥、塑型、翻模、裱糊、脫模、上膩子……直到服裝設計、組裝,12個主要製作環節,缺一不可。中型杖頭木偶在製作上講究形似、神似,七十年代初首創木偶“嘴、眼、鼻、眉、頸、手、腳”都能自動表演,製作的木偶不但有頭部、胸腹及四肢,酷似真人,而且其“嘴”、“眼”、“鼻”、“眉”、“頭”等均能活動,雙手可以自由翻合,兩腳能走路、能踢腿,還能扭腰,獨一無二地創造出腿腳穿褲子和鞋子,彰顯著獨特的地方藝術特色,具有“靈、神、精、美”的特點。

剪裁木偶衣服
一旁的李飛龍告訴記者,資中中型杖頭木偶為全手工製作,完成一個木偶的週期為5個月。唐友民創新工作室內,則是木偶劇團的“智慧大腦”,研發著木偶如何變臉、吐火、變魔術等新技藝。
慢工出細活,也讓這項“非遺”技藝煥發新活力。2007年,資中中型杖頭木偶製作工藝被批准為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在政府的支援和鼓勵下,劇團對劇目、表演形式、人才培養、木偶製作等方面進行了持續創新。2014年,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如今,資中縣木偶劇團積極參與到“百場木偶戲進校園”“送文化下鄉”“資中大舞臺”等多個文化品牌活動,年均演出場次高達300余場,創作出《木偶變臉吐火》《張大千之匪巢磨難》《沙家浜智鬥》等多個經典劇目,活躍在世界舞臺。(肖正君 內江融媒體記者 徐艷梅 羅尹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