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四川省“科技下鄉萬里行”聚焦林旅融合發展的109服務團來到自貢市自流井區飛龍峽省級森林公園,通過林旅融合發展相關技術服務,深度挖掘並解決森林康養基地面臨的實際問題,以科技下鄉打開鄉村振興新路徑。
林旅融合發展中,如何平衡自然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的關係?專家服務團成員、四川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高級工程師黃鶴在實地調研時解答了:“如何在嚴格遵守自然保護政策的同時,激活這片綠色寶藏的生態經濟潛能。”
隨著科技與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度融合,一幅幅生動的生態畫卷正在巴蜀大地徐徐展開,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活力”。飛龍峽省級森林公園內,草木蔥郁,風光旖旎。專家團在考察中發現,該公園存在著規劃不足、設施滯後等現實挑戰。四川省林業和草原生態旅遊發展中心楊世紅主任指出:“森林康養不能簡單複製,需要量身定制。”他建議,可以從森林資源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利用既能促進身心健康又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康養設施,同時規劃與自然風貌協調的基礎設施,如生態友好型步道、融入自然的休憩空間,確保每一處規劃都服務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專家服務團現場為自貢市林旅融合發展“把脈問診”。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簡毅在討論會上表示:“我們將依託科技力量,提供精準技術支援,幫助飛龍峽省級森林公園構建起一套既符合當地特色,又具備前瞻性的森林康養發展模式。”
飛龍峽省級森林公園正逐步解鎖林旅融合的密碼,將森林康養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新動能。專家團成員表示,林旅融合發展不僅是對自然饋贈的珍惜與利用,更是對鄉村未來發展模式的一次深刻探索。此次科技下鄉行動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經驗:面對自然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雙重任務,科技與創新是解鎖難題的關鍵,而現場的細緻觀察與實踐反饋,則是持續優化這一過程不可或缺的一環。(徐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