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4萬人次,2.98億元,“在彭州過端午”成為風尚!

來源:品鑒彭州 時間:2024-06-12 11:37:42 編輯:陳夢雪 點擊:
彭州的城市溫度
熱度不減
不斷更新的城市活動
不斷聚攏的人潮
不斷生長的地標
都在為這座城市持續釋放熱量

若是指向具體的訊息,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旅遊”“出行”“民俗”成為耀眼的關鍵詞,彭州文旅市場熱度激增。來自彭州市文廣體旅局的數據顯示,全市共接待遊客43.74萬人次,同比增長11.75%;實現旅遊總收入2.98億元,同比增長48.8%;每人平均花費681元,同比增長33.2%,其中4個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6.84萬人次,同比增長23.69%,實現門票收入10.91萬元,文圖博“三館”接待群眾5800人次。

彭州粉們,感知這座“立體山水彭派之城”散發出的人文魅力,並投入城市之間,以在端午故事中,落下自己的筆墨。
彭州,端午正好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特色民俗活動、非遺展演等傳統文化活力凸顯,成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支點。端午小長假期間,以“端午祈福遊百病粽情彭派山水間”為主題,依託海窩子第九屆端午“遊百病”民俗活動、端午望塔集市、彭州清涼消暑季暨第十屆敖平西瓜文化旅遊季、“碧水長歌”頌端陽等四大品牌活動,聚焦“繁花美學、雪山露營、端午藥飲”三個熱門破圈專題,在全市推出N場文旅促消費活動。
海窩子第九屆端午“遊百病”民俗活動
6月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CCTV-13,用4分30秒的時長,關注成都彭州端午假期海窩子古鎮特色民俗活動,在《新聞直播間》欄目以現場連線的方式,播出《端午將至古鎮“遊百病”神清氣爽強身健體》《端午將至特色小鎮走上農旅融合發展道路》專題新聞報道。

探訪海窩子古鎮,來一次儀式感十足的微度假,在第九屆端午“遊百病”民俗活動裏感受非遺和傳統民俗文化,使得“端午味”更濃。從海窩子到獅子山,由一尊金黃龍首帶頭,“遊百病”隊伍出發了!在風景秀麗的湔江河畔,舞龍的、踩高蹺的、挑蒲草的……鑼鼓聲中,大家唱唱跳跳,祛病健體。

古戲臺前,大家一起包粽子、點雄黃、做香囊、熏艾灸……“沉浸式”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沒想到在海窩子能看到小時候才能看到的很多民俗節目,我們家小孩就特別新奇,跟在巡遊的隊伍後面跑。”來自成都市的遊客蘇蘇感嘆,“彭州的節日氛圍濃得很!”

夜晚的獅子山大橋,震撼的“鐵樹銀花落,萬點星辰開”非遺民俗表演上演。打鐵花不僅僅是一種表演活動,它還承載著彭州人對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景和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期許。
端午望塔集市
每逛過一處承載著彭州傳統文化的地方,這座城市的人情味都在向你娓娓道來。塔子壩之於彭州人,不僅是城市的地標,更是傳播傳統文化的載體。

“端午節到彭州街頭走一走,千萬別錯過體驗塔子壩‘端午望塔集市’”“傳統文化與市集相遇,萬里挑一的體驗”……端午假期,彭彭的朋友圈被端午望塔集市活動刷屏。

6月10日,在彭州龍興北街的端午望塔集市上攤位林立,以應季草本藥物為主的物品種類繁多,這些可用於製作香囊、艾草包等傳統端午物品。

如今,“逛集市”成了成都粉的寵兒,而彭州的citywalk,卻是獨特的全沉浸式傳統文化citywalk。在彭州,我們始終能看到“最成都的生活樣本”和新老巴蜀的生活百態。
彭州清涼消暑季暨第十屆敖平西瓜文化旅遊季
在彭州清涼消暑季暨第十屆敖平西瓜文化旅遊季現場,奇幻的燈光秀點亮百畝荷塘,充滿煙火氣的現場,有刀工了得的美食博主雙刀快切西瓜給眾人免費品嘗,更有萬名當地群眾和遊客盡情釋放激情,共慶西瓜豐收,共用瓜節盛事。

“流量”與“留量”兼得,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讓端午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更多地方特色。祈福納祥,寄託著人們諸多美好願望。
“碧水長歌”頌端陽系列活動
白鹿音樂旅遊景區延續自身獨特的音樂文化,舉辦了“碧水長歌”頌端陽系列活動。粽情端午音樂會上,悠揚的旋律回蕩在景區的每一個角落,讓人們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之中。古典音樂藝術展演更是將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為遊客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

同時,端陽文創集市、端午民俗文化體驗等活動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為大家帶來多重文化享受。
此外,“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彭州市博物館館藏書畫作品圖片展、“我們的節日·端午”全民閱讀系列活動、“雄黃畫額過端午”民俗體驗、“彭派書香童心繪夢”少兒繪畫作品展、“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彭州市文化館非遺圖片展、彭州市博物館文物精品圖片展、“紙鳶繪夢,非遺共賞——敖平雅居樂小學非遺風箏製作及書畫作品展”等多樣化的端午新玩法,形成了與當下城市氣脈相通的彭派生活美學。(彭禮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