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22日,彭州市開展2024年鎮(街道)第一次拉練活動,以全覆蓋現場拉練和座談彙報的形式,檢驗鎮(街道)基層治理、和美鄉村建設的發展成果和為民服務、為企服務的工作實效。
來自基層治理、農業農村、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專家、市民觀察員以及市級部門、鎮(街道)相關負責人參加拉練,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本評分冊,將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美鄉村、為企服務、示範帶動等方面對每個項目點位逐一進行評分。
如何打造集“治理廊道、産業廊道、生態廊道、文化廊道、景觀廊道”于一體的彭派百里畫廊?怎樣去表達各美其美的百里畫廊畫卷?活動中,13個鄉鎮(街道)一把手輪番曬亮點、説特色,同臺競技比拼、相互交流促進。
各美其美,全力服務百里畫廊打造
龍門山鎮魚鳧濕地公園暖心驛站由閒置遊客服務中心改建而成,是集遊客服務、簡餐輕食、特産展銷等一體的多功能綜合體。驛站內配備空調、飲水設備、微波爐、應急藥箱等設施,向在地居民、外來遊客等群體提供暖心服務,以“小驛站”服務彭派百里畫廊産業廊道建設。
丹景山鎮1961車站記憶處於百里畫廊河谷段,是深挖三線建設、牡丹和小火車文化底蘊,活化歷史文化建築和閒置房屋、沉睡土地資源,由“政府投入+居民自籌+社會資本引入”的模式打造而成的一個社區消費場景。在這裡,不僅可以體驗丹景火車文化,還可以品嘗老站烤魚、青花椒魚等特色美食,享受休閒娛樂、咖啡簡餐、文化旅遊等“一站式”服務。
天彭街道野鄰·生態活力消費圈,是優化原“野鄰”黨群服務陣地打造的集“發展+治理+服務”,功能複合、業態融合的城市會客廳。不僅有優創代辦點、健康小屋、曠野書局等多元化服務空間,而且依託音樂廣場、智慧運動秀場等各類場景,打造野鄰集市、信義市集、企業好物展銷等多元化活動平臺,定期舉辦綠道跑、攝影展等引流活動,積極營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有效將資源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
各出奇招,全力優化為企服務
濛陽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以“暖心治理”主題,採用“公益+商業”運營模式,在涵蓋黨務、政務、社會、人才、文化五大功能基礎上免費提供民意收集、便捷生活服務、志願服務和親子閱讀、公益性文化活動、禁毒宣傳等綜合服務。同時以“空間換服務”,提供咖啡、茶歇、舞蹈和託管等各種社會化服務,滿足雨潤市場、萬貫産業園、周邊小區等人員的個性化需求,以暖心治理凝聚人心,有效服務國際陸港彭州片區建設。
隆豐街道井堰村立足配套服務功能區和辦好村民關心事,做實議事協商機制。搭建“議以求同、協以成事”村民説事平臺,建成“村語巷言”直播間、泉野小廚、“彭派生活”泉憩營地、“小農夫”體驗園,創新黨建引領、村莊議事、院落小區協商、家庭議會“四制”,實現了爭議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助推華能燃機重大項目順利進場。
麗春鎮航動社區建強“藍動能·夢工廠”核心服務陣地,提供生活繳費、康養托幼、就業指導、引才用工等服務30余項,免費共用藍立方智慧空間、會議室、24小時延時服務區、健康驛站等。開放春暉足球場、航動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連結北航研究院、航動中小學等,引入蹤林碧雞、麗春足球俱樂部,佈局企業交流中心、航空科技館等場景,豐富社區食堂、文化研學等業態體驗,切實當好企業的服務員。
各盡其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通濟鎮圓通壩社區直面農村困境老人養老問題,深化“五社聯動”,構建老人出一點、志願服務一點、社區集體籌一點、社會捐助一點、政府補貼一點、菜園創收一點“六個一點”運管模式,開辦爸媽食堂。自開餐以來,“爸媽食堂”助餐已超1000天,服務老人超50000人次,這種互助養老模式在陽平社區、花溪村等村(社區)複製推廣,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照進山區農村現實。
桂花鎮金城社區打造15分鐘幸福生活圈,輻射整個龍門山·柒村鄉村旅遊度假區,是宜居、宜業、宜遊的鄉村社區生活圈網路。生活圈集鄉村旅遊、智慧生活、便民服務等為一體,植入“24小時便民服務驛站”、AED除顫儀等設施設備,優化社區公共服務。依託信任互助社等平臺推動網格片區共治、服務共用。發展“共用+”社區産業,活化在地文化資源,打造方塘·青山臺、油庫酒吧等社區商業消費場景,不斷完善幸福生活圈業態功能,真正實現了以需求配資源,為居民、遊客提供嵌入式精準化服務,讓鄉村社區的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迭代。
致和街道太平家園小區是彭州市最大跨村混居開放式小區。街道以“先自治再整治”思路,動員居民積極參與小區治理,完成太平家園鄰里中心、停車、共用花園等惠民工程建設,健全小區黨組織、管委會,孵化繡娘工坊等自組織隊伍,探索“十三治”自治模式,實現小區軟硬環境雙提升。同步以“街道集體經濟公司+社區社會企業+社會公司”的方式,引入社區合夥人營運農夫集市等資源,破解自主造血難題,讓小區真正成為居民的幸福家園。
各盡所長,全力繪就和美鄉村畫卷
白鹿頂村發揮好全國人大代表作用,實施兩岸同耕項目。利用抖音平臺開設“紅色電商·兩岸同耕”助農直播,售賣白鹿白茶、臘肉等農特産品,推介白鹿頂村伊莎白文化和湔江河谷人文風情。引進紅藜米種植等台灣特色産品技術,加工羊肚菌、中藥材、獼猴桃、山豬肉等農特産品,與臺青聯合打造“野行”露營基地,聯合臺籍農業專家開展農産品經驗交流學習,推動村民增收的同時促進兩岸人才、資金、技術交流共融。
葛仙山鎮探索鄉村黨建聯合體共富模式,成立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打造智慧農業、果香優選商城等智慧平臺,搶抓金彭結對聯動契機,打響熙玉酥梨、花園李等仙山水果品牌,打造精品民宿“煙火渡”、休閒場所“壹間山·花塢”、公共空間“梨花讀·鄉村圖書館”等美場景,推動特色産品“出村進城”、鄉村旅遊“引流入村”。
九尺鎮謝家院子堅持黨建引領+,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底蘊,打造“紅磚記憶墻”、遇緣樹議事角等文化地標,招引鄉賢共同打造鴨嘎嘎、春風十里等商業消費場景,開闢“蔬菜創意農業+田園綠道休閒+九尺美食文化”的創收路徑,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下人才”。
敖平鎮七星泉村立足彭州川芎主産區區位優勢,借勢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通過中醫藥、川西林盤項目等優質生態資源,完善科普展覽、泉水泳池、特色餐飲等服務設施配套,打造中醫藥觀光休憩療養林盤,高品質呈現中醫藥産業田園會客廳,著力打造“西有七星泉村,東有川芎公社”萬畝川芎大地景觀七星泉共富田園示範場景,推動川芎多領域多形態應用,為彭州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座談會上,彭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分別圍繞公共服務、養老服務、交通出行服務、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進行了彙報,進一步檢驗為民服務的工作實效,及時回應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拉練的目的除了營造你追我趕的比拼氛圍,同時也是為鎮(街道)提供相互學習借鑒的機會。”彭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觀摩和學習,激勵鎮(街道)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強化優質服務供給、高品質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突出展現百里畫廊的治理之美,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成都新篇章貢獻彭州力量。(彭禮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