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縣人大:堅持一線站位 助力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5-19 10:08:15 編輯:張夏桐 點擊:

工業經濟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是整個經濟的基礎和支柱,樂至人大始終把工業作為監督工作的“頭版頭條”,不斷優化監督流程、拓展監督渠道、凝聚代表力量,以一線站位為工業發展保駕護航,助力打造現代化産業體系高地。

監督助力工業“提升加速度
“加強對土地利用率和産出率考核,引導企業節約集約用地。”在近期召開的十七屆縣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評議縣經科信局工作現場提問環節,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到。樂至縣工業企業種類眾多,工業用地相對緊缺一直是困擾産業迭代升級的難題。如何破題?樂至人大圍繞項目建設、企業培育、數字化轉型等重點內容,打出工作評議、集中視察、專題詢問等監督“組合拳”。
近日,縣人大常委會成立四個評議調查組對縣經科信局開展工作評議。按照實施方案,工作評議圍繞部門依法行政、工作履職、接受監督等方面展開,分評議準備、評議調查、評議整改、評議反饋四個階段進行。
本次評議,關心企業發展、聽取企業建議是重點。各評議調查組深入企業,採取座談、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
“出臺更優的政策,增強築巢引鳳能力,為企業提供優質的人才支援,實現就業和發展雙增長。”
“支援聯合共建,加強‘校企合作’,提高企業科創綜合能力。”
在評議調查組與企業代表座談會上,參會人員多次提到“科技賦能”這個關鍵詞,“科技賦能”也為樂至工業發展帶來了新活力。近年來,樂至縣在培育壯大裝備製造、醫藥健康、紡織服裝等特色優勢産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電子資訊、新能源與先進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現代化産業發展新的增長極。共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8項,市級企業技術創新項目6項,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個。
此次工作評議,共列出涉及隊伍建設、企業培育、科技創新等13個方面22個具體問題,提出43條意見建議,交付被評議單位研究整改。

調查研究促進“營商環境優”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甩開膀子加油幹的底氣,更是企業不斷創新、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希望。
如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招大引強工作?
樂至人大以“智慧物流發展”“科技領域産學研合作和創新平臺、創新型企業培育”等為小切口開展調查研究,形成多篇調研報告,部分建議受到縣委重視並被採用,為縣委決策提供了“人大方案”。
走進樂至經開區,生産廠房裏機器轟鳴,如火如荼的生産場景隨處可見。
“請問相關政策扶持是否兌現到位?”“請問在企業融資、手續辦理上有沒有困難?”樂至縣人大常委會機關幹部結合“聯繫幫扶四上企業”“大走訪”“重點項目遍訪”等活動,深入企業走訪調研,解決各類難題100余個。
兩名委室同志擔任營商環境監督員,向企業和群眾宣傳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推動出臺《樂至縣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政策措施》,助力舉辦“樂至縣金融支援科技型企業發展對接會”“樂至縣金融助力工業經濟穩增長推進會”。樂至縣營商環境建設工作考核連續多年名列全市前列。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築牢工業發展根基,今年下半年,樂至人大將組織開展“營商環境”專題詢問會。屆時,縣發展和改革局、經濟科技資訊化局、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將參加會議並接受詢問。

人大代表獻策“工業更上樓”
“建議加大延鏈、補鏈、強鏈力度,加速裝備製造及上下游配套企業聚集。”
“推進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改造,力促傳統工業企業在設備數字化、經營數字化、管理數字化、銷售數字化上取得成效。”
“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不斷增強創新能力,積極推動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在參加全縣重大項目集中視察後,參與代表提出。
近年來,在縣人大常委會收到的眾多代表意見建議中,工業出現的頻率最多,熱度最高,如:“加強産業工人隊伍建設”“加速實施産城一體化”等等。
樂至縣人大常委會精選其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意見建議作為重點督辦件,由常委會分管領導牽頭,進行現場督辦,並在辦理過程中,邀請建議代表全程參與、現場打分。
在多方合力助推下,一批重特大項目投産效益不斷顯現。奮安鋁業西南製造基地項目開工建設,誠宇新材料包裝産業園項目正式生産,以東方廣廈、杭蕭鋼構為代表的裝配式建築産業集群成鏈。代表建議從“紙上”真正落實到了“地上”,成為促進樂至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杜燦 樂至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