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積木太陽神鳥,今日亮相!

——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5-18 15:12:52 編輯:張夏桐 點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每到此時,各地博物館都會圍繞既定的主題開展豐富活動。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同樣重點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

為踐行文化遺産全民共用的理念,5月18日金沙遺址博物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並定時開展了6場公益講解。同時,整個5月期間,金沙還將線上上線下持續開展各項特色品牌教育活動。從社區到青少年宮,從幼兒園“萌娃”到高校師生,從科普講解到文物3D列印藝術品展示……三十余場活動,營造全社會共建共用的濃厚氛圍。
正式亮相 世界最大積木太陽神鳥今日展出
太陽神鳥金飾出土于2001年,它是金沙遺址出土金器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件,其含金量高達94.2%,厚度只有0.2毫米,是中國古代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見證。因悠久的歷史、精湛的工藝、靈動的圖案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它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産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的主體圖案。

今年4月18日,金沙遺址博物館啟動了“太陽神鳥我來拼”主題活動。在一個月的時間裏,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與成都相關學校的中小學生、博物館志願者等數百人共同參與,用133萬粒“8x8毫米”微型積木顆粒,拼裝成佔地面積超過85平方米的“太陽神鳥”,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亮相。據此次活動的發起人、江西百樹學校校友羅文奇介紹,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西百樹學校的師生們曾以金沙太陽神鳥為主圖案,拼裝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相連塑膠積木馬賽克標誌圖案”,並於去年11月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金沙遺址是太陽神鳥金飾的出土地,此次活動可以説是太陽神鳥的“回家”之旅。
據金沙遺址博物館介紹,此前,從地鐵專列、到國內首架博物館主題飛機、再到成都大運會主體育場巨大的穹頂……3000歲的太陽神鳥通過與市民生活的嫁接,不斷展現出蓬勃向上的文博之力。此次由不同年齡段、教育背景和職業背景的觀眾共同協力完成的大型積木“太陽神鳥”,更是以從無到有,從渺小到偉大的實踐,讓公眾親手參與到文化遺産保護中。

多彩社教 把博物館開進社區和校園
5月18日下午,金沙遺址博物館還通過科普展板、文物3D列印藝術品、科普手冊和互動設備等方式,走進成都市楓林社區開展“金沙文化‘翼’站——你身邊的流動博物館”主題活動。在現場,乙太陽神鳥、黃金面具、十節玉琮等精美文物為原型製作的3D列印藝術品,生動呈現3000年前輝煌燦爛的古蜀金沙王國;資深講解員精心打磨的金沙文化專題講座、文物講解,將古蜀金沙的文化內涵娓娓道來;圖文並茂的展覽和折頁等資料,則引導觀眾不斷探索古蜀金沙文化。此外,觀眾還饒有興趣地體驗了VR眼鏡、古法制玉、3D列印技術和金沙元素科學闖關小遊戲等互動環節,在現代科技和古人匠心中感受古蜀文化之美。
從5月13日至5月19日,金沙文化還陸續走進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金沙小學、成都樹德中學光華校區、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成都青少年宮簡陽校區等學校和機構,根據不同群體的知識背景、學習方式和活動場地,定制開展“有愛無礙·共用金沙”“金沙文化進校園”“古蜀金沙研學課程”等三十余場社教活動。
據悉,除了館內外舉辦的豐富活動,觀眾還可在全國各地“邂逅”古蜀金沙。作為古蜀文明的使者,金沙遺址博物館的11件(套)館藏精品奔赴內蒙古呼和浩特和四川廣安兩地,在5月18日開幕的“問蜀——東周時期的蜀文化展”和“樂在山水同聲共舞——川渝地區樂舞文物展”兩大展覽中,展示古蜀金沙的文化魅力。5月18日,一起到博物館赴一場與歷史的約會吧!(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