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鐵道兵博物館全面開館,在金口河大峽谷“解鎖”新玩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5-16 16:01:54 編輯:楊鈔淋 點擊:
5月16日,在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5.18國際博物館日樂山市主會場啟動儀式暨鐵道兵博物館全面開館儀式在樂山市金口河區舉行。活動由四川省文物局指導,中共樂山市委宣傳部、樂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樂山市文物局、中共樂山市金口河區委、樂山市金口河區人民政府主辦。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活動在一場《鐵魂揚新風》懷舊敘事舞蹈表演中拉開序幕,致敬鐵道兵英雄,弘揚先輩們不畏艱險、艱苦卓絕的戰鬥精神。
大渡河畔,峽谷雄風和火車汽笛聲一同呼嘯而過,貫穿我國唯一的洞中火車站——關村壩火車站。火車隧道旁,全國唯一一座以鐵道兵為紀念主題的博物館錚錚佇立。歷時近兩年,鐵道兵博物館以全新的面貌與大眾見面,這裡不僅是歷史的寶庫,更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鐵道文化的重要陣地。

“鐵道兵博物館的全面開館意義深遠。”省文物局綜合處處長段小聰認為,此次開館為系統挖掘闡釋文物資源、展示傳播文化記憶搭建起了新的平臺,為加強樂山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滿足公眾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陣地,也讓樂山市文博事業的發展邁入了新的起點,步入了新的征程。
現場,四川建川博物館將與金口河區人民政府現場簽訂友好合作意向協議,雙方將就金口河區文化産業發展、博物館管理、文物研究和利用、人才培訓等方面加強合作,旨在助力形成以鐵道兵博物館為核心的全域文化發展態勢,不斷豐富鐵道兵文化內涵,增加館藏數量和級別,共同推動鐵道兵文化的傳承弘揚。與此同時,四川建川博物館還將這兩份珍貴的鐵道兵文化藏品贈予鐵道兵博物館。“薪火相傳”授予儀式也同步舉行。

“我們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加快建設展品豐富、形式多樣、體驗感強的鐵道兵主題博物館。”中共樂山市委副書記陳揚傑表示,樂山將抓好文物資源開發和保護,打造全國人民了解鐵道兵歷史、研究鐵道兵文化、緬懷鐵道兵先烈的“鐵道兵之家”,為加快建設享譽全球的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譜寫現代化建設樂山新篇章貢獻更多文化力量。
值得各界關注的是,改造提升後的鐵道兵博物館“新”在哪?

據了解,改陳布展後的鐵道兵博物館以鐵道兵發展史為主線,分為陳列展和專題展兩個部分。陳列展以時間為序,以鐵道兵在解放戰爭時期、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建設成就為主要線索進行布展,詳細展示鐵道兵建制35年的奮鬥歷程。專題展則重點還原鐵道兵建設成昆鐵路的歷史景象。
“募集的老物件增多了。”鐵道兵博物館館長楊楠介紹,全新的鐵博,在原有的680件文物基礎上,新增了2000余件鐵道老兵在各個時期工作、生活的文檔、物件等。這些老物件均由鐵道老兵集體或個人捐贈。

除此之外,以聲光電多媒體設備及藝術場景、互動裝置等多元化展陳形式,由點及面,讓參觀者全面、系統了解鐵道兵部隊的輝煌歷史、英雄事跡及豐功偉績。
楊楠舉例,展廳內,一幅“鐵軍鏖戰成昆線”大型多維融合藝術演繹場景就生動再現了當時艱苦的作業環境,從四川盆地到雲貴高原,穿越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複雜山區,結合人物雕塑、多媒體、實物等多重手段,集中展示爆破、運渣、打鑽、鋪軌等工作內容。
鐵博上新,僅是金口河文旅升級的縮影。該區是離樂山中心城區較遠的區縣之一。過去,由於交通不便,厚重的紅色歷史文化,以及大渡河、大峽谷、大瓦山三大綠色旅遊資源,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

省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賢翠介紹,省交通運輸廳定點幫扶金口河區10餘年來,與金口河區人民共同見證了縣鄉村道逐步提升,四好農村路建設毛細血管直達家門,G245線旅遊道路、大瓦山旅遊環線連線成網,成昆復線、峨漢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伴隨著一條條公路的建設拓展,金口河呈現出“一條大道、兩道風景、花樹相間、常年潔美”的精品小山城新風貌,全面融入了樂山1小時、成都2小時經濟圈。
隨著新成昆鐵路、峨漢高速公路峨邊至金口河段相繼通車運作。金口河全面梳理歷史文化與自然資源,以大渡河十里峽谷為總牽引,圍繞“紅色”“綠色”做文章。“船遊大峽谷”節假日一票難求、登山徒步、科普教育、休閒康養等系列文旅項目加快推進,金口河文旅不斷煥發新活力。
中共樂山市金口河區委書記魏端介紹,博物館坐落在全國十大最美峽谷——大渡河金口大峽谷腹地,登高可以遠眺世界海拔最高的孤峰桌狀山——大瓦山,沿河可以遊覽三線記憶街區。在一山一峽一館一街,感受根植于高山峽谷的紅色文脈,領略深藏在山水紅城中的磅薄壯景。

那麼夏季到金口河怎麼玩?該區特推出“大峽谷紅色研學遊”“大瓦山濕地生態遊”“八月林彝家風情遊”三條精品旅遊線路,涵蓋大美自然風光、多彩人文歷史、特色民族風情等多個方面。
開館儀式結束後,鐵道兵文化主題座談會召開,會上宣佈鐵道兵文化研究協會成立,並探索如何在新時代傳承鐵道兵精神。為期三個月的“攝計新路線”樂山市紅色主題影像展徵集活動也正在火熱進行中,以“紅動樂山”“大美樂山”兩大主題,從5月至8月面向全社會徵集攝影作品。徵集結束後,組委會將根據作品主題立意、拍攝製作品質、傳播效果等進行綜合評定,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並獲得證書及獎金。(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