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易享·政策找企業”惠企資金超億元 “免申即享”跑出服務增效“新津速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5-11 10:05:56 編輯:王帥 點擊:
5月10日下午,成都市新津區舉行“蓉易享•政策找企業”新聞通氣會,介紹“政策找企業”智慧應用場景取得的“小成就”。在1個月的時間內,“免申即享”跑出服務增效的“新津速度”。通過數據庫和企業勾選填報的方式,就能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平臺智慧推送適配政策和預估享受金額。

精準畫像 智慧匹配
最高獎補金額“一鍵獲取”
從會上獲悉,“政策找企業”通過上級回流、本級匯聚、“報表通”採集等渠道,對該區市場主體進行數據精準“畫像”,形成“法人數據庫”,同時,對整個新津現有惠企政策,按照“免申即享”和“易申快享”兩類進行分條拆解,形成“政策數據庫”,依託智慧新津數據中臺算力,做到政策與企業智慧匹配、無感審批、精準觸達,政策推送精準度平均80%以上,重點企業可達90%以上。
這意味著新津創新開發的“政策找企業”應用場景,通過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易申快享”兩種方式,實現了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的轉變,有效提高了政策兌現率和直達率,實現了惠企政策兌現“企業零跑路、政策精準享”。
環節、材料、時限……減減減!
動動手指直接到賬
通過微信小程式“津津通”進入“政策專區”平臺,在企業名稱欄輸入“成都市新津事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可以看到,“易申快享”平臺為該企業精準匹配了16項政策等,併為企業預估了可享受到政策最高的獎勵補助金額。在匹配的政策中,企業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政策最高獎勵金額,哪些政策正在申報中,哪些政策申報結束,哪些政策即將申報。
“依託‘智慧新津’數據中臺,我們對企業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經營資訊、行業分類等資訊統一歸集,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建立企業數據庫。”據新津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對相關政策進行全面梳理、精細拆解,對政策進行精準畫像,建立政策數據庫,通過“政策找企業”智慧應用場景,智慧推送適配政策和預估享受金額。
與此同時,企業通過平臺還可以實現對政策執行和資金兌付進度查詢,並隨時通過意見建議板塊反饋意見和建議,新津區紀委監委全流程跟蹤督促,高效促進惠企政策落實兌現,提升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
其實,不久前,成都市新津事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宗嵐就體驗了一把“政策找企業”平臺。對王宗嵐來説,研究核對各類惠企政策和各種申報項目是他的日常工作內容之一,也是令他最“頭痛”的一件事。“這些年政策很多,我們要花大量時間與精力去研究企業可以適用哪些政策,詳細核對申報條件,由於是主觀判斷,結果往往不那麼精準。既怕申請少了,又怕過了申報時期。”王宗嵐坦言,“現在‘政策找企業’系統就可以幫企業線上識別、匹配和兌現政策,一鍵搞定,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心裏也很踏實。”
“在‘五一’節前,賬戶收到了高新技術企業獎補資金20萬元,相比以前,可以説是‘秒到賬’,政府的這份五一‘禮包’讓企業很暖心!”成都漁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斌説,“過去,想拿到政策獎補資金,要時刻留意政府下發的申報通知,有時政策層層下發,等企業收到政策時,距離申報截止日期已非常近了。現在推行‘免申即享’‘易申快享’,政府主動提醒我們領取獎補資金,點點手機或是電腦進行確認,資金很快就自動到賬,方便快捷,感覺非常棒!不僅減輕了企業申報負擔和成本,而且,有了這筆資金的助力企業將用於新技術種植上,讓企業走得更好。”
在使用平臺後,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評價是8個字——快捷方便、一目了然。“輸入公司名稱後,我們可以查詢到公司已經申報項目、已經結束項目、獎補資金已到賬的項目。”他説,還可以看到企業可以匹配的哪些政策。“以後就可以直接對匹配的項目進行申報,真是名副其實的‘可感可及、精準觸達’。”
擦亮“中國民營經濟搖籃”
新津數智賦能優化營商環境頻頻發招
數據顯示,“政策找企業”平臺“免申即享”自4月9日上線試運作以來,已先後完成兩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兌現,當地203家企業受惠,共兌付資金4399萬元。同時,正在開展第一批“易申快享”政策兌付,扶持資金5500余萬元,同步開展第二批易申快享申報。
從現在開始,通過數據庫和企業勾選填報的方式,就能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平臺智慧推送適配政策和預估享受金額。
據介紹,5月底前,該區“免申即享”“易申快享”預計兌付資金將超1億元,預計惠及企業500余家。
當前,新津正實施“服務增效”攻堅行動,通過數智賦能,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做優做精服務保障,推動市場主體良性有序發展。
據新津區發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來,新津積極搭建多層次政商溝通平臺,創新推出了“蓉易見·政商懇談會”、蓉易見·津商茶敘、週三企業服務日,以及區級領導聯繫服務企業等系列舉措,面對面和企業溝通交流、零距離收集訴求建議,及時幫助解決企業“成長的煩惱”,做到當天交辦、一週回復、紀委監委督促,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辦理有結果”。截至目前,已舉辦“蓉易見·政商懇談會”4場,共辦理回復企業訴求151條,企業均表示滿意。同時,新津正積極探索跨部門綜合監管,推動同一監管事項“綜合查一次”,降低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
深化數智賦能,新津對企業辦事不斷推出眾多便利舉措,如推出政務服務數字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用機器模擬人工填報資訊,實現不同平臺的“秒受理、秒辦結”;建成智慧勘驗系統,推出自助勘驗、遠端勘驗服務,提升勘驗效率,實現“不見面”勘驗;並在鎮街、産業園區配置“津小e”自助服務一體機,實現24小時便民服務不打烊。
除此之外,新津還推行“全程網辦”“一網通辦”“承諾審批”等多種措施,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加速實現政務服務從“能辦”到“好辦”“快辦”的躍升。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改革無止境,發展不停步,從企業需求出發,推出更多務實管用的智慧應用場景,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在更大範圍、更多領域釋放服務效能,提升服務效率,讓企業在新津安心、舒心、放心發展。”新津區營商辦相關負責人説。
聚力實施“服務增效”攻堅,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項項企業叫好、市場點讚的舉措和成效,正在為新津持續擦亮“中國民營經濟搖籃”標注下一個個生動的注腳。(杜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