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手機“巡田”AI管理 從會種地變為“慧”種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4-26 14:40:45 編輯:楊鈔淋 點擊:
暮春時節,正是春耕春管關鍵期,在成都市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以下簡稱天府糧倉産業園)裏,土壤精密感測器、智慧農業管理平臺、智慧化育秧……各種代表農業新質生産力的高科技手段,不斷加入田間勞作,“智慧農業”在春耕春管中“大顯身手”。

通過引進中化MAP智農平臺、AI人工智慧農場等智慧農業項目,為農戶提供精準農事作業服務,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生産成本,推動了整個園區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一體化發展。據成都市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管委會研究部部長劉波介紹,園區的農機化率和資訊化率分別達到了95%和90%。
打開手機就能“巡田”
管理7000多畝也遊刃有餘
7000多畝!今年,農業職業經理人王伶俐管理的農田數量又創了新高,但她管理起來遊刃有餘,“有‘黑科技’幫忙,我們管理起來比較輕鬆。”
王伶俐口中的“黑科技”,指的是衛星遙感技術。這項技術,源自崇州近年來引進的中化集團在天府糧倉産業園搭建的中化農業崇州MAP技術服務中心。

在中化農業崇州MAP技術服務中心的智慧監控室內,數字農田遙感監測平臺的大螢幕上,實時顯示著麥田的各種數據,小麥生長情況一目了然。“莊稼長勢的高矮、稀疏,所反射出來的波長是不一樣的,我們利用衛星遙感影像建模分析,跟蹤作物田間長勢異常情況,進行高精度的巡田指導。”中化MAP工作人員李龍説。
“它可是巡田好幫手,一部手機就能搞定。”説話間,李龍在手機螢幕上簡單示範:點擊“MAP智農”,進入這套系統中,先在界面上劃出“看遙感”,通過北斗導航系統進行精準定位,就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他所在的地塊情況,顏色偏黃或者偏紅的部分,説明所在位置作物的生長情況受到了影響,可能發生了一些病蟲草害。種植戶就根據遙感圖去查看農作物的生長狀況並分析造成影響的原因。這一系統還能實現的一個功能是,判斷出在地塊定位的1×1公里範圍內,未來48小時會不會下雨,“這對於農民安排農活很有幫助。”
用衛星遙感這類的高科技手段種地,農業生産的成本會不會太高?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國家航太事業的發展,1平方公里的衛星影像使用費用,可以控制在10元以內。“園區的種植戶可以免費使用。”據介紹,目前,這項服務在天府糧倉産業園20萬畝高標準農田實現了全覆蓋。
裝上“數字大腦”
AI給出“靠譜”的種植方案
不同於遙感巡田助力田間管理,AI人工智慧還能讓不會種植的人種好田。

在天府糧倉産業園的人工智慧農場裏,番茄在人工智慧調控的適宜溫度下,舒展藤蔓、吸收水肥養分。在感測器的另一頭,科研人員利用人工智慧“運籌帷幄”,“AI番茄”正在聚勢成長。
“比如,什麼時間段裏肥料配比是多少、什麼時候增加光照、如何控制溫度,這些‘下一步要做什麼’的問題,電腦AI都會給出‘靠譜’的種植方案。”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科研人員周波表示,即使是缺乏溫室管理經驗的人,在AI的指導下,也能在這裡對番茄進行很好的管理。通過這套演算法,這個不到2畝的人工智慧溫室,半年可以産出9-10噸番茄。
“大春生産在即,我們即將啟動‘AI賦能天府糧倉數字化升級計劃’。”周波激動地説,今年,在天府糧倉産業園,已經選出1000畝試驗田,分成10塊在今年的“水稻季”進行對比實驗。這標誌著AI農業正式走出實驗室,邁步田間。
如今,在以科技賦能為內核、新質生産力的加持下,天府糧倉産業園的新農人們“面朝螢幕、背靠數據”,從“會種地”朝著“慧種地”加速轉變。(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