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生態環境廳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現場,瀘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進在答媒體問時説:“我市始終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先行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建設方案,強化部門聯動,從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加強重點企業風險管控兩個方面雙向發力,系統推進先行區建設。”
瀘州市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在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方面開展了哪些先行先試,取得了哪些成效?陳進介紹,一方面,運用“三位一體”模式治“傷疤”。具體來説,就是針對硫鐵礦礦渣堆體污染歷史遺留問題,運用工業方式治理、農業方式修復、自然生態涵養凈化的系統治理模式,將生態破壞的“污點”打造為綠水青山的“景點”。同時,編制《硫鐵礦礦渣堆體土壤污染風險識別技術手冊》,建立硫鐵礦礦渣堆體排查清單和檔案,形成礦渣堆體資訊“一張表”和影響範圍“一張圖”。
據陳進介紹,瀘州市投入先行區建設專項資金,整治敘永縣落卜鎮、兩河鎮和古藺縣石屏鎮硫鐵礦礦渣堆體10個,治理修復廢棄礦山面積29.5公頃;並在敘永縣實施安全利用生産障礙耕地治理項目,治理耕地2萬畝。通過治理,古敘地區廢棄礦山周邊土壤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另一方面,強化“斷源控污”助力護“凈土”。加強源頭管控,減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土壤環境品質、防範土壤污染的關鍵。談及具體開展的工作,陳進如數家珍:督促61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開展自行監測和隱患排查,優先選擇涉及化工、製革、電鍍及危險廢物治理等27家重點企業,實施隱患排查“回頭看”,提升企業土壤污染隱患識別和防控能力;選取1個工業園區、2家重點監管企業開展大氣沉降重金屬跟蹤監測試點;形成重點監管單位土壤與地下水“源—徑—匯”一張表、重點監管單位與受污染耕地關係一張圖,相關經驗在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培訓班上作交流發言;梳理形成土壤污染治理的相關技術規範,不斷健全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長效機制。
陳進表示,下一步,瀘州市將持續加快古藺縣、敘永縣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成因分析,精準實施耕地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推進實施古藺縣清潔生産審核創新試點項目,以古敘地區廢棄礦山渣堆治理為重點,總結凝練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斷源控污“瀘州模式”,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切實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四川生態環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