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到就太漂亮了,感謝社區的手藝人,他們在短短幾天時間就把我們社區的公共文化娛樂場所改造得如此完美,過春節的活動就可以在新的場景開展了。”為豐富社區居民精神生活,黃甲街道青雲寺社區招募了有技術的居民,以最少的成本打造社區公共文化空間。2月5日,煥然一新的公共文化空間讓居民紛紛點讚。
“我們社區現在需要招募一些手藝人,打造社區公共微空間,雖然有些補助,但和你們平時在外面的收入相比要低得多哈,看你們願意參加不?”春節前,黃甲街道青雲寺社區為了在打造溫馨和諧的家園,利用公共空間,因地制宜實施了一批規模小、務工技能專業的空間改造微項目,帶動居民“自己幹微工程”創新社區治理“內生動力”,讓部分居民家門口就業,促增收。
就這樣,青雲寺社區根據前期協商議事認可後,通過社區各個微信群廣泛招募、居民自薦、社區推薦等形式招募了3名漆工、6名粉刷工、4名電工、15組親子家庭、18名熱心居民參與其中,大家根據自身特長,將原有的文化廣場“雲”享客廳、籃球場3處公共空間進行整體提檔升級,3處微空間改造(青雲自習堂、青雲秀臺、青雲廊、青雲墻);3處微空間修繕(長桌椅、雲石、文化廣場座椅);2處閒置空間提檔升級(草坪添置一套天幕、硬地面添加一套休閒桌椅傘)。同時,邀請成都市社區治理專家庫成員、社區書法達人、設計師開展3期培訓,助力社區共同梳理社區空間規劃特色路線。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青雲寺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以“最大程度控製成本、最大程度組織居民、最大程度發放報酬、最優定向開展培訓”為導向,以微空間打造為載體,堅持因人定崗、以崗定酬,人崗相適,激勵了廣大居民參與共商共建共治,提升了居民社區治理“提能互融”新活力。(王昱霖 劉賢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