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的人才之思:年輕人來了 鄉村怎麼才能“接得住”?

來源:成都商報 時間:2024-02-05 10:21:05 編輯:楊海藍 點擊:

風谷紙飛機營地 圖據今日崇州

聯合調研中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在全文最後一個章節,文件要求壯大鄉村人才隊伍。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援計劃,加大鄉村本土人才培養,有序引導城市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下鄉服務,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
王伶俐深感期待。
作為成都返鄉創業的代表人物,“90後種田CEO”王伶俐已經在業內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號召力。業務雖然越做越大,但提起人才招引,她仍會面露無奈,她的合作社很缺人,“缺年輕人,缺多面手,缺專業農人……”
“其實也不是完全招不到人。”王伶俐的這份無奈很直白,“但來了住哪呢?”解決不了住宿,保障不了生活所需的基本配套,年輕人即便想到鄉村來,“難”!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青年是主力。日前,《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加快推進超大城市城鄉融合高品質發展的決定》已正式發佈。其中提出,堅持人才“第一資源”理念,建強鄉村振興人才矩陣,完善城鄉人才雙向流動體制機制,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鼓勵人才建設鄉村,到廣袤的鄉村土地上施展拳腳,已是發展共識。但當人才真的來了,鄉村能“接得住”嗎?
作為成都市人大代表,崇州市楊柳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負責人王伶俐一直關注城鄉融合中的人才話題。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同王伶俐一起走進鄉村企業、鄉村新式小店等場景進行了實地調研,深入了解鄉村在吸納、承接年輕人才方面的現實困境和突圍探索。
A
鄉村舞臺正在變大
“基礎配套卻跟不上”
記者與王伶俐聯合調研的第一站,是崇州雞冠山。
在那裏,映象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黃麗正忙著制定新一年的枇杷茶銷售計劃。
“85後”黃麗是一名“新農人”。剛大學畢業時,黃麗曾在房産公司做白領。但她在2010年就辭去城裏的工作,回到了家鄉崇州市文井江鎮茍家村返鄉創業,開發古樹枇杷茶,辦起了茶廠,成立了合作社。
雞冠山的古樹枇杷茶是非遺資源,黃麗成了崇州枇杷茶非遺傳承人。這些年,她成功把枇杷茶做火了,原本鮮有人知的枇杷茶如今地位已非同小可。黃麗的合作社規模也越來越大,她的種植基地內,枇杷茶樹已達2182棵,社員也發展到了五六十人。
茶廠已遠近聞名,人才卻沒紛至遝來。“我們現有的社員,是以當地農民為主的勞動者,負責種茶、採茶等。”黃麗説,但隨著品牌打響、業務拓展,合作社想要吸納的行銷、推廣、創新研發等相關類型人才,卻並不好找。也正因如此,黃麗的合作社裏,負責核心技術、産品研發、推廣行銷,以及財務出納等業務的,是“家裏人”。
是沒有這類人才嗎?其實也不然。“但我們合作社在山裏,不光沒地方住,連大巴車也不能直達。”黃麗説。
隨著茶園做大,黃麗也産生過許多開闢新業務的想法,“比如想在茶園邊建一間茶工坊,或者開發一些觀光研學項目”,但受限于鄉村的基礎設施條件、人才人力等因素,尚未找到恰當的時機去落實想法。
調研中,黃麗發出的感慨,王伶俐也頗有同感。
王伶俐管理著4個土地合作社、1個烘儲中心和1個農機合作社,還有近7000畝土地。2023年,合作社種植的水稻實現每畝增産50斤左右,收益年年攀升。她的團隊對農業專業人才而言,吸引力不可謂不大。
“但生活配套條件的吸引力就要差一些了。”為了解決團隊成員的住宿問題,王伶俐已經煞費苦心。
王伶俐目前組建了10人左右的職業經理人團隊,絕大部分是年輕人,年齡最小的只有24歲,“他們大多是返鄉青年,所以在本地的村上、鎮上有住所”。但新招的來自外鄉的“小朋友”,住宿就難了。
前不久,王伶俐到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招來了兩名實習生,計劃作為全面人才來培養。“人家不問待遇,不問辛不辛苦,只問了一句‘能管住宿嗎’。”王伶俐對記者説,“我只能先把工資盡可能開高,再去跟村委溝通看能不能想想辦法。”
王伶俐説,今年起,合作社的業務還要進一步擴大,涉及的業務範圍也會更廣,“不僅專業技術人才,財務、會計、出納這些都需要人”。
王伶俐、黃麗的合作社裏,未來還會需要更多人才。但是築巢才能引鳳,“巢”從何來?
B
他山之石:網紅營地模式和鄉村産業優化
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全市村(社區)已超過3000個,其中涉農村(社區)2000余個。在這些涉農村(社區)中,全市農業職業經理人共2.4萬餘人,其中35歲以下超過5000人,佔總數的21%。全市“三支一扶”、西部計劃、青少年事務社工等約1700人。
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鄉村産業做大了,人才缺口也就大了,年輕人返鄉入鄉就業的機會也就更多了。人才要事業,更需要生活,擺在王伶俐、黃麗等更多返鄉創業者面前的,正是引才入鄉怎麼“接得住”的問題。
當然,鄉村中,也不乏廣納人才、廣聚青年的案例。
記者同王伶俐驅車來到崇州市白頭鎮高筧村7組,麥田與農房之中,一片創意空間被打造得既古樸又精緻。幾名打扮個性的年輕人,正忙著對室內空間的裝修進行提檔。這裡是最近越來越火的風谷紙飛機營地,雖然遠離市區,但時尚的城市青年們喜歡來此搞聚會、辦儀式、做團建。
主理人朱林曾經是宣傳片製作人,下鄉創業更多是看中了“鄉村資源與網際網路思維相結合所能夠迸發的魅力與潛力”。朱林的紙飛機營地,正是鄉村特色小店的一種類型。其對人才,尤其對年輕人的需求也不小,職位涉及鄉村咖啡師、新媒體運營、創意策劃甚至專職樂手等。
“我們在招人方面相對樂觀一些。”朱林説,由於鄉村網紅營地環境和氛圍更契合年輕人的喜好,又能夠依賴於特色小店本身空間解決住宿等需求,所以招人沒有太大困難。目前,營地七八名員工均為“90後”。
另一種模式來自鐵牛村。
蒲江縣鐵牛村吸引了跨越“60、70、80、90”四個代際、來自北上廣深等20多個城市的一群“新村民”入駐,目前達到70余人。而剖析其吸引人才與承接人才的原因,一是得益於鄉村産業的優化,比如“新村民”成立的創新創業中心,陸續孵化了8家機構,有6家公司和2個社會組織,這就為年輕人提供了事業舞臺。另一方面,在當地政府各個部門的支援下,“新村民”充分利用並盤活了村內閒置資源。單從安居的角度來看,在村委幫助支援下,“新村民”的居所以村內閒置資源改造,或村民閒置資源出租為主,還有部分“新村民”則居住在鎮上或縣城,開車通勤。
C
先引才還是先“築巢”?
“過渡期可充分盤活閒置資源”
在王伶俐看來,引才入鄉,事業舞臺與安居條件缺一不可。
但對許多鄉村而言,這就面臨著“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先引來人才發展事業,人來了,再想辦法創造安居條件?還是未等人來,先把“巢”築好,等人下鄉搞事業?
幾番調研之後,王伶俐已有了系統的思考。
先築巢再引人,這對産業成熟的城市區域而言是應有之舉,但對産業尚未優化轉型的大多數鄉村而言,並不現實。現實中,更多村鎮傾向於先由人才帶頭幹事創業,隨著轉型發展步入正軌,再同步提升適宜人才居住的配套環境。
例如鐵牛村在迎來了70多名“新村民”入駐後,如今已在規劃打造成都首個未來鄉村人才公園,以及鄉村大書房等項目,為“新村民”提供更好的安居條件。其中,未來鄉村人才公園包含了人才公寓、創業中心以及研究中心三大部分,建成後將為近50名常住村民和20名“候鳥”村民提供居住、辦公和學習培訓的複合功能。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就要留人留心,要不斷提升人才激勵和服務保障水準。”在王伶俐看來,青年入鄉的政策支援力度不夠,以及鄉村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善等,是青年人才入鄉意願不高的重要原因。
當前,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才已經看到了鄉村的價值。以王伶俐所在的崇州市為例,目前崇州的農業職業經理人有2805人,年輕人的比例佔到50%以上,“不能讓居住上、生活上的不便,限制了人才入鄉的腳步”。
結合調研過程中與鄉村企業、鄉村人才的交流碰撞,王伶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推動青年人才返鄉入鄉的安居方面,首先,應鼓勵各鄉村梳理村內閒置資源並盤活,利用鄉村閒置資源、村民閒置村舍解決入鄉人才初始期、過渡期的居住問題。“其實農村有大量閒置資源,尤其離鄉村民不在少數,村民閒置房屋資源是可以加以利用的,至少應對此作出鼓勵。”
另一方面,王伶俐認為,可以在鄉村每3個涉農鄉鎮內建設一個鄉村青年人才公寓,為入鄉青年提供穩定住宿。“當前未必有條件實施推廣,但可以在基礎條件好、産業轉型快、人才引進初見成效的區域進行試點。”
“另外,我們應該進一步提高農業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同。”王伶俐認為,在加大青年人才入鄉的政策支援方面,獲得過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個人、全國農業農村勞動模範等省部級獎項的獲獎者,都建議納入成都人才分類目錄;農業職業經理人,新農人、農機手等也建議納入成都工匠申報範圍。而更為現實的建議是,對吸收農業類大學生就業的農企、合作社、農場等,“希望能夠進行人才入戶補貼”。
其實,在成都的許多鄉村,特色小店也在崛起。這些特色小店既彰顯鄉村特色,又吸納入鄉青年;既貼近年輕人的喜好和習慣,又自帶“生活配套條件”。它們是城鄉“雙向奔赴”的重要載體,對鄉村特色品牌的打造、消費場景的打造、産業的升級轉型有著重要作用。在王伶俐看來,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特色品牌、發展特色消費場景,也是吸引和承載年輕人才返鄉入鄉的重要載體。
“在我的合作社,現在至少還要再招5~10個人才能填補缺口。”王伶俐笑著説,從趨勢來看,鄉村一定會有越來越大的舞臺,也一定會營造出讓人才安心打拼的環境。(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