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佈“四川省檢察機關服務保障城鄉融合發展十大典型案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1-18 18:05:52 編輯:張夏桐 點擊:

近年來,四川省檢察機關圍繞省委部署,立足檢察職能職責,結合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工作,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形成了省院主導、市級院主抓、基層院主責的檢察機關服務保障城鄉融合發展的良好工作局面,涌現出一批在保障縣域經濟發展、促進城鄉要素流動、推動基層治理上具有引領作用的典型案例。本次發佈的十個案例覆蓋“四大檢察”,涉及刑事檢察案例5件,民事檢察案例1件,行政檢察案例1件,公益訴訟檢察案例3件,其中5例入選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典型案例。

案例一: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羅沙貢米特色農産品種質資源行政公益訴訟案。羅沙貢米又稱瀘州銀針米,是四川省首個榮獲中國名牌大米的産品併入選首批國家生態原産地保護目錄的水稻品種,近年來出現基因混雜退化、品質下降、種植面積快速縮減等問題,該物種種質資源生存面臨滅失風險。瀘州龍馬潭區檢察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精神,著眼地方特色農業資源稟賦,通過公益訴訟履職,依託“府檢聯動”機制,促推行政機關探索建立“育繁推”一體化保護新模式,提高“川種”“川果”等核心競爭力,持續擦亮地方特色“川字號”農産品招牌。
案例二: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傳統村落行政公益訴訟系列案。北川縣檢察院立足民族地域特色,把傳統村落和羌寨保護作為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助推城鄉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從傳統村落消防安全隱患治理拓展到民族文化發展傳承,有力推動了傳統村落、民族特色村寨、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發展。
案例三:德陽市旌陽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耕地資源行政公益訴訟案。檢察機關針對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耕地“非糧化”問題,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助推行政部門在耕地利用資訊互通、強化農業生産指導服務、設置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等方面創新履職,保障耕地資源合法利用,促進群眾增收,為優質耕作層土壤再利用創造有利條件,助力城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案例四:蒼溪縣人民檢察院就農村學生上下學乘車安全問題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案。檢察機關在辦理涉校涉學“小案”中,敏銳發現偏遠山區農村學生上下學乘車難問題,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結合縣域實際向交通運輸部門制發切實可行的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助推當地開展非法營運綜合治理和“金通工程”提檔升級,有效保障了農村學生乘車安全,推動統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鄉村基礎設施軟實力。
案例五:劉某某拒不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刑事抗訴案。檢察機關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犯罪案件“零容忍”,通過依法精準指控、嚴厲打擊“惡意欠薪”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對確有錯誤的一審判決依法提出抗訴,並以此為契機推動形成“檢察+工會”等一系列欠薪問題治理聯動工作機制,促進根治欠薪專項行動深入開展,讓農民工群體對創造美好生活更有信心、更有底氣。
案例六:葉某某、邵某某等人假冒註冊商標案。通江縣檢察院在辦理假冒“通江銀耳”註冊商標案中,充分發揮智慧財産權檢察綜合履職優勢,通過全鏈條打擊犯罪、檢察建議督促履職、以案釋法等方式,深化智慧財産權綜合司法保護,為“通江銀耳”地理標誌保護提供法治保障,有效助力做強縣域産業支撐,增強老區經濟發展動能。
案例七:四川某索道公司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西昌鐵路運輸檢察院發揮跨行政區劃辦案優勢,嚴厲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犯罪,科學開展生態損害修復性司法,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促使其從曾經生態環境“破壞者”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動能參與者和生態法治文化傳播者。
案例八:毛某某、馮某某等人受賄、貪污、行賄、詐騙系列案。徵地拆遷領域職務犯罪易發多發,檢察機關嚴懲徵地拆遷民生領域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職務犯罪,依法打擊損害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貪”等“微腐敗”犯罪,確保中央、省委惠農政策落地落實。同時延伸檢察監督觸角,積極做好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有效防止徵地拆遷領域利益“圍獵”和權力尋租。
案例九:“空挂戶”連環訴訟索取徵收補償安置款檢察監督案。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空挂戶”採取“民事+行政”連環訴訟索取徵收補償安置款,影響司法權威,破壞城鄉要素流動秩序。檢察機關查明案件事實真相,依法開展法律監督,有效阻斷群體效倣,維護司法公正。同時踐行“穿透式”監督理念,督促行政機關堵塞工作漏洞,避免國家財産遭受損失,促進徵收補償安置工作依法推進,維護城鄉要素有序流動。
案例十:嚴某某與某村委會民事糾紛檢察和解案。民事檢察“和解五法”是四川省檢察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主動融入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的創新性探索成果。檢察機關在辦理該起矛盾糾紛長達二十多年的檢察監督案件中,活用“和解五法”,用心用情解開群眾心結,真正做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實現案結事了人和。(四川省人民檢察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