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硬核“成都造”首次向公眾展出

來源:成都日報 時間:2024-05-24 09:46:50 編輯:張夏桐 點擊:

“成都造”硬核成果首次向公眾展出、諸多成都科學城科創地標共同亮燈……5月24日,備受矚目的2024四川省科技活動周暨蓉城科學之夜啟動儀式(以下簡稱“啟動儀式”)在成都科創生態島1號館舉行。

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指出,必須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本次科技活動周都有哪些特色和亮點?昨日,記者走進成都科創生態島一探究竟。
硬核
科學大咖分享創新故事
在啟動儀式上,設在成都科創生態島1號館2樓的“向‘新’而行重大科技成果展”將首次揭開神秘面紗,眾多“成都造”硬核科技將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人造太陽”怎樣點亮未來?拉索如何與宇宙對話?“華龍一號”有什麼突破性技術?……這些問題都可以在現場找到答案。啟動儀式上,這些硬核科技成果的研究團隊將成為首批上“島”講解員,現場開講,科普這些硬核成果中的新技術、新突破。市民也可以通過線上錦觀新聞直播一探究竟。
與此同時,在“禮遇最美科學家”環節,來自“人造太陽”、拉索、國家超算成都中心等“國之重器”的10個創新團隊將現場亮相,分享他們的創新故事,讓公眾感受新時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的精神和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力量。
跨界
精美圖片展示科學之美
在“發現科學之美”——科技與藝術融合展區,一個個科技與藝術融合的裝置將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呈現。
旋光晶體、置換反應鉛、碳纖維、晶片晶圓、OLED螢幕、硅酸鈉晶體……一張張精美的圖片,在科學與藝術的交匯下,可以用驚艷和震撼來形容。這也是成都首次將科技與藝術展示相結合,讓公眾感知科技之美。
據了解,這些圖片和視頻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中心、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大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等製作。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從60張展現科學之美的照片中,精選了38張照片現場展示。”這些設計元素大多來自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和成果,涉及微觀世界、動物植物、化學物理等不同領域,希望以科學之美激發大家對科研的興趣。
此外,現場還有《機器化學家》《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和北京譜儀》《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阻變記憶體PRAM》等前沿科技與藝術相融合的視頻。這些結合了科學與藝術的科學裝置,將帶領觀眾探索新世界,遇見更美妙的科學。
酷炫
科創地標點亮蓉城科學之夜
走進成都科創生態島1號館的路演廳,球幕星空散發出璀璨的光芒,仿佛置身於浩瀚的宇宙中。在這裡,科技范與未來感完美交融,這也將是24日啟動儀式的關鍵詞。
如何給宇宙考古?又有何特點能夠接收宇宙信使的“來信”?在啟動儀式上,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臻將亮相現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拉索的故事娓娓道來。
“創新未來”——科技創新成果展將展示白鶴灘巨型水輪發電機組、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電子六分儀、頁巖氣水準井繩索作業投撈技術攻關與應用、6000HP電動壓裂泵、FC-1梟龍戰鬥機模型、“華龍一號”核能發電機等十余項重大科技成果,將讓公眾更好地感知前沿科技魅力。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蓉城科學之夜”的標牌已經豎起;象徵著人造太陽與宇宙射線相結合的主題裝置已佈置完畢,營造出十足的科技氛圍。
在啟動儀式上,包括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在內的成都科學城多個科創地標將逐個亮燈,天府新區的國會中心、財富大廈樓宇群大屏將同步聯動,流光溢彩的燈光將讓蓉城科學之夜更加美麗炫酷。(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