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科技創新是核心要素。
5月13日舉行的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實施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優化創新資源佈局,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全力推進人工智慧、航空航太、先進裝備、生物製造、清潔能源、先進材料等重大科技專項,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從6個重大科技專項切入,以創新為主導發展新質生産力,支撐其成為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四川的這一部署,吹響了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號角。
“最大的亮點!”多位與會者評價,通過幾年時間集中攻關,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催生一批新産業新賽道,有望形成引領支撐未來四川發展的“爆發點”。
是什麼?
6個重大科技專項,指向未來産業重點領域
瞄準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全會打出科技、産業、改革“組合拳”。實施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被列為首位。
人工智慧、航空航太、先進裝備、生物製造、清潔能源、先進材料等重大科技專項,分別指向未來資訊、未來空間、未來製造、未來健康、未來能源、未來材料等未來産業重點領域。與會者認為,這些科技專項事關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也與四川省科技基礎和特色優勢産業發展緊密相關。
位於首位的人工智慧,是四川今年的1號創新工程。四川正採取超常規最大力度精準支援。目前,四川已聚集1100余家相關企業,省內有27所高校開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3月初,“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示範”等首批7個省人工智慧重大科技專項正式啟動。實施人工智慧重大科技專項,下一步,四川將圍繞大模型、智慧終端等重點方向,全力突破先進計算、生成式人工智慧等方面關鍵技術,加快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研發與應用。
“低空經濟”,也是與會者關注的熱詞之一。與之相關的航空航太重大科技專項,則將打造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拳頭産品。
先進裝備重大科技專項,將加快突破極限製造、增材製造等關鍵技術,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開展核醫療、軌道交通、智慧農機等領域特色裝備攻關。
生物製造重大科技專項,將加強基因編輯等前沿生物技術研究,突破生物檢測與治療、核醫學等共性關鍵技術,創制一批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
清潔能源方面,四川是全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已成為全國清潔能源裝備産業體系最完整、技術最先進的研發製造基地之一,建成成德高端能源裝備集群。實施清潔能源重大科技專項,下一步將加快氫能、太陽能等開發與高效利用,力爭突破燃料電池、新型儲能等方面關鍵技術。
先進材料産業是四川省重點發展的五大萬億元級支柱産業之一,是推動四川向製造強省邁進的先導性基礎産業。實施先進材料重大科技專項,將加快有色金屬等基礎材料升級,發展釩鈦、稀土等戰略材料,推動奈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創新應用。
為什麼?
既是現實所需,也是長遠所繫
為什麼要實施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部署6個重大科技專項?與會者在討論中形成共識。
一方面,這是國家所需,也是四川所能。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是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緊扣全球科技發展前沿,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四川發展需要,立足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和科研條件。”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新分析,這是謀劃實施這批重大科技專項的戰略考量。
另一方面,這是現實所需,也是長遠所繫。
會場上,在技術突破基礎上實現産業“換道超車”的新能源汽車,引起與會者熱議。大家感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度演進,以科技創新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把握和用好這個趨勢,四川發展就能搶佔制高點、贏得主動權,否則就可能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近兩年,四川省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無人機等新領域保持兩位數成長,全柔性顯示、固態電池、合成生物等新增長點也正在孵化催生,成為新質生産力成長壯大的重要支撐。”經濟和資訊化廳廳長翟剛舉例。細數全會明確的重大科技專項,都是代表未來的賽道,而此次的前瞻性佈局,可能就是下一個引領支撐四川未來發展的“爆發點”。
攻堅前沿科技,為何要“下重注”重大科技專項?
“集中力量辦大事。”科技廳廳長吳群剛説。重大科技專項,通過資源整合和有組織科研,在一定時限內完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向來是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一招”和“重中之重”。此前,四川深入實施航空與燃機、工業軟體及資訊安全等5個重大科技專項,攻克了200余項關鍵技術,實現了多個首臺(套)和國産化替代,進展良好。
吳群剛表示,通過幾年的集中攻堅,希望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同樣能取得一批標誌性成果,催生新産業新賽道。
怎麼突破?
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開展集中攻堅
“每一個未來賽道,都可能催生一家大型企業乃至一個産業,但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有很長的路要走。”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主任陳歷章感嘆。“攻堅”二字,可見艱難。
路雖遠,行則將至。如何將6個重大科技專項及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落到實處?與會者表示,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踏踏實實探索出一條向“新”求“質”的路子。
在本輪部署中,科技創新不僅是高校院所的事,還要推動産學研融通創新。多位與會者均提及剛成立的四川省人工智慧學院。該學院採取“1+N”政校企院共建模式,圍繞産業發展所需,有組織地開展跨單位、跨學科、跨領域協同攻關。
“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圍繞關鍵共性技術開展聯合攻關,有利於部分領域加快形成先發優勢。”綿陽市市長李雲舉例,綿陽在全球領先的高能X射線FLASH放療儀,就是科研院所和企業攜手的成果。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接下來,四川要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積極培育創新型企業,激勵引導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增加研發投入,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本次設置的6個重大科技專項,更加注重創新鏈與産業鏈的“雙向奔赴”。與會者認為,從新技術走向新産品,再轉化為新産業、新業態,需要前瞻佈局技術産品迭代升級、走向市場的“試驗田”。
要打造一批高整合性、高影響力的典型示範場景,強化應用實測和市場驗證。美團四川公共事務總監李艾提到,美團無人機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多個商圈落地多條航線,接下來希望能在四川佈局。
“抓兩頭的同時,還要帶中間。”吳群剛表示,一頭抓前端源頭技術供給,一頭抓後端成果轉化應用,中間環節則是中試研發、中試熟化。此外,還要持續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完善人才引育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營造有利於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創新生態。
“新質生産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培育出來的,特別是前沿科技突破,那是需要多少年、多少人才能實現的。”大家紛紛表示,分析宜賓和遂寧的鋰電産業,最大的啟示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咬定青山不放鬆,對於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更要尊重科學規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露敏 李欣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