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養老金融如何緩解“養老焦慮”?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24-01-03 09:37:12 編輯:鄧書琴 點擊: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緩解一些人存在的“養老焦慮”,保障老有所養,離不開金融行業的發展。
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養老金制度和市場化的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當前,第一支柱基本健全,第二支柱初步建立並逐步完善,第三支柱仍是短板。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期提出,加快養老金融發展,著力補齊第三支柱養老短板。保險、銀行、基金等行業如何發力養老金融?“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如何拓寬居民養老投資渠道?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老百姓的養老保障需求日益多樣化,越來越重視養老財富儲備。
在我國養老保險體系中,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主要是保障退休基本生活需要;第二支柱中的企業年金目前只有部分企業提供;養老金融作為第三支柱的有力支撐,由於參與門檻相對較低,參與方式靈活,被寄予厚望。
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等36地啟動實施。截至2023年底,超5000萬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裏的資金,可以購買符合規定的理財産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個人養老金産品增加至753隻,包括465隻儲蓄類産品、162隻基金類産品、107隻保險類産品、19隻理財類産品。
北京“95後”青年歐陽文華按年上限繳納了12000元個人養老金並投資了一隻公募基金。短期內,這筆資金能夠享受稅收優惠;長期來看,又相當於給自己存了一筆養老錢。“這樣可以讓未來生活多一分保障。”歐陽文華説。
在個人養老金制度“啟航”之前,我國商業養老金融業務便已多元化發展。早在2018年,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就獲准發行;2021年6月起,浙江、重慶率先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2021年12月,首批養老理財試點産品正式發售……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保費規模81.6億元,承保63.7萬件;養老理財産品累計發行規模超過1000億元。
光大理財有關負責人表示,養老理財、養老基金、養老保險、養老儲蓄存款等産品差異化的收益風險特徵,可以讓投資者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養老規劃在不同産品之間進行選擇,未來還可以在不同年齡階段調整自己的投資配置比例。
如何有效助力養老産業發展?
記者採訪了解到,當前老年人在健康管理、醫療服務等方面的需求旺盛。金融行業通過投資建設養老社區、融資支援養老産業、優化適老服務等方式,不斷豐富養老服務內容。
——保險機構加快佈局養老社區。24小時“一鍵呼叫”、健康服務站方便老人檢查身體……記者在大家保險北京阜外城心社區看到,這家緊鄰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養老社區可根據入住老人身體情況、年齡階段等,提供中醫診療、心臟康復、養老照護等多元化服務。
“我們調研發現,老年人養老,希望離子女、熟悉的生活圈子和好的醫療資源近。”大家保險集團董事長何肖鋒説,在城市核心區租賃物業改造養老社區、聯動周邊公立醫院資源提升醫療保障能力,受到老人歡迎。
一家保險機構負責人説,養老社區投資規模較大、需要長期穩定資金支援,這與保險資金的特性高度契合。同時,養老社區和保險主業協同效應明顯。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3家保險機構投資了60多個養老社區項目,分佈在全國20多個省份,可提供床位數超過9萬個。
——養老産業融資支援力度不斷加大。“農業銀行發放了7000萬元信用貸款,利率優惠,幫我們解決了建設資金缺口。”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一家養老院負責人胡興民説,有低成本資金支援,加上有效控制運營成本,能充分讓利給入住老人。
近年來,商業銀行加大養老産業信貸投放力度,創新信貸産品,探索破解養老産業輕資産、缺抵押問題。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農業銀行養老機構貸款餘額65.22億元,較2023年初增長5.21億元;建設銀行將養老産業納入優先支援行業,開通資金審批快速通道……
在保險機構支援養老産業融資方面,記者從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了解到,保險資金投向養老及養老産業上下游醫療、健康行業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數以千億元計。
——適老服務持續優化。記者在工商銀行廣州逢源路支行愛心窗口看到,客戶經理正為一位老人耐心講解業務。“到店老年客戶佔比超五成。”支行副行長李凱萍説,網點對設施環境改造升級,並優先為老人辦理業務;行動不便的老人無法到網點辦理須由本人親自辦理的業務時,工作人員會到府服務。

這是工商銀行廣州逢源路支行內的愛心ATM機。新華社記者譚謨曉 攝
記者走訪廣東省一些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發現,網點配備了血壓儀、急救藥品、折疊輪椅等;工作人員在為老年客戶做好金融服務的同時,還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宣講、反詐宣傳、養生沙龍等。
廣發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金融機構優化適老服務,不僅要體現在軟硬體升級上,更要體現在服務內容變化中。
如何增強養老金融産品吸引力?
受訪人士表示,養老金融的發展激發了社會養老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居民養老需求。但優質供給仍然不足,需要多方合力支援,才能發揮更重要作用。
提高産品吸引力是關鍵。記者從多地人社部門了解到,轄內開立的個人養老金賬戶數量在增加,但實際繳存資金相對不高,下一步將繼續做好政策宣傳,不斷提升居民繳存積極性。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養老基金、理財産品收益低於投資者預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意願。金融機構要讓老百姓的“養老錢”保值增值,增強資産配置能力至關重要。
光大理財有關負責人表示,理財公司可配置資産種類豐富,涵蓋非標債權、股權、利率債、信用債等;要持續提升大類資産配置能力,在增加養老資金收益來源的同時降低投資風險。
養老金融的發展,離不開制度的完善和保障。專家表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參與者,才能在繳納環節享受到個人養老金帶來的優惠。如果能讓免繳個稅人群享受到優惠,對個稅繳納人群提高稅優額度,將有助於拓寬養老金融産品覆蓋面。
提升養老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同樣重要。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居家養老需求巨大,需要機構有更高的綜合專業服務能力;保險機構要深度參與其中,為更多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可負擔、品質有保障的養老服務。
完善風險分擔機制,讓銀行敢貸、願貸。農業銀行順德分行行長鄭慶文説,現在很多養老院是輕資産運營,銀行難以把握其信用風險。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盡職免責制度,探索引入擔保機構等作為合作方,以推動銀行更好支援養老金融發展。(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譚謨曉 張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