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指出,“2023年,我們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經歷了風雨洗禮,看到了美麗風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穫”“糧食生産‘二十連豐’,綠水青山成色更足,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4年經濟工作,提出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産業發展水準、提升鄉村建設水準、提升鄉村治理水準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如何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如何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毫不鬆懈抓好糧食生産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3年我國糧食生産克服極端天氣不利因素影響,全年糧食産量再創新高,為經濟社會行穩致遠奠定基礎。
“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毫不鬆懈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表示,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
——推進大面積單産提升。在抓好已有的100個大豆、200個玉米整建制推進縣的基礎上,2024年再增加100個玉米、100個小麥和102個油菜整建制推進縣。突出“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指導服務等活動。農業農村部將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加大對單産提升支援力度。
——抓好大豆油料生産。2024年將著力促進産銷順暢銜接,鞏固大豆油料擴種成果,確保大豆面積穩定在1.5億畝以上、油料面積穩定在2億畝以上,持續提升國內大豆油料産能和自給率。
——做好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農業農村部將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農業災害精準預報預警、強化基礎設施和救災裝備建設、強化科技支撐和協作機制。
劉莉華表示,農業農村部將加強與氣象、水利、應急管理等部門會商研判,及時發佈預警資訊,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加快儲備一批“平急兩用”救災機具,篩選推廣耐高溫乾旱、耐漬澇、抗病蟲等優良品種。同時,推動小麥“一噴三防”、秋糧“一噴多促”等技術措施常態化、全覆蓋實施,並加強基層防災減災救災體系隊伍建設。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是“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
農業農村部幫扶司副局級鄉村振興督查專員楊煉表示,2023年是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深化之年。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脫貧地區農民和脫貧人口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生産生活條件持續改善。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體制,推動各級各部門抓好相關責任、政策、工作的落實。”楊煉説,農業農村部門將督促指導各地運作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加強與相關行業部門的數據交換共用,會同相關部門抓緊落實各類針對性幫扶,並積極推動和配合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
楊煉表示,有關部門將常態化開展控輟保學,健全防範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綜合保障,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建立健全從水源到水龍頭的全鏈條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
據了解,2022年全國脫貧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14342元、同比增長14.3%,預計2023年脫貧人口收入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對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強化産業和就業幫扶;對無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及時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多措並舉,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生活更上一層樓。
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4年‘三農’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其中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問需於民,狠抓工作落實,久久為功。”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勳説,農業生産要穩紮穩打,在高平臺上,針對薄弱環節和新情況新問題,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穩定農業生産大局;鄉村振興要穩步推進,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盼望。
“近年來經過多方努力,鄉村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鄉村面貌明顯改觀,但與農民的期盼還有差距。下一步,要協調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牽頭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陳邦勳説,將推動改善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設施條件,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品質,循序漸進推進農村改廁,協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創建示範。
“我們將堅持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從農民想幹、願意幹、能參與的事做起,把好事辦好、辦穩妥,增強農民的獲得感。”陳邦勳説。(新華社記者 于文靜 鬱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