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放魚日”到來,6月4日,宜賓市翠屏區2024年增殖放流活動在合江門廣場舉行,2.6萬餘尾長江鱘回到了長江母親河的懷抱。
放流現場,在漁政人員和志願者的幫助下,魚兒坐著“滑梯”遊向長江,這些都是人工調控下繁殖的長江鱘,其中1米長親本100尾,幼苗2.6042萬尾,此次增殖放流2.6萬餘尾。
人工增殖放流是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宜賓市翠屏區大力組織開展增殖放流工作,對修復長江水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翠屏區水産漁業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近年來全國各地水産科研機構在長江翠屏段科考數據顯示,轄區流域水域漁業資源有了明顯恢復。“肉眼可見的一個新變化是,該江段魚類數量和品種有明顯增加趨勢。”
2023年3月,長江鱘野外天然水域繁殖試驗在宜賓首次取得成功。
宜賓市翠屏區地處金沙江、岷江、長江交匯處,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歷史上白鱘、長江鱘、中華鱘等國家一級水生保護動物的傳統棲息地和産卵場。擁有長江鱘、胭脂魚、大鯢等長江上游特有魚類66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4種、二級保護植物15種。截至目前,翠屏區已持續放流11年,累計放流長江鱘、岩原鯉及各類經濟魚類共計160萬餘尾。
近年來,翠屏區深入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聚焦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禁捕執法、養護水生生物”兩手抓、兩促進,在全省率先完成“三江”幹流岸線漁民退捕上岸工作,全面建立禁捕四級網格化管理和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水域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2023年,翠屏區長江幹流魚類由2021年監測到的36種(不含外來種)增加至47種(不含外來種),同比增長23%。宜賓“江之頭”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水清岸綠、鷗飛魚躍”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實施大規模增殖放流是恢復長江鱘野外自然資源和自然種群重建的必要措施,我們連續組織了多次長江鱘放流活動。”據翠屏區水産漁業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鞏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成果,翠屏區積極引導退捕漁民從“打魚人”轉型成為“護漁人”,率先在全市組建長江協助巡護隊,並聯合海事、法院、檢察院等強力開展“漁政亮劍”“護漁百日”等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創新開展“零點行動”“春季護漁”等專項行動。“下一步,將繼續以長江‘十年禁漁’為重點,積極落實水生態保護措施主體責任,持續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活動,保護漁業資源及水域生態環境。同時嚴格執行長江流域禁捕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大巡查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非法捕撈行為,全力守護一江清水。為守護好一江清水、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貢獻更多翠屏力量!”
【新聞連結】自2015年起,農業農村部將每年6月6日定為“全國放魚日”。因為這個時間段正處在春夏之交,且在海洋伏季休漁和長江禁漁期之內,投放小魚苗正好。此外,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將“全國放魚日”安排在“世界環境日”後一天,對進一步加強和促進民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有重要作用。(秦旭 胡雪 張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