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鎮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
年前召開的中共南部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提出“堅持農業優先、強基固本,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城鄉融合底部基礎”。2024年,南部縣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穩糧食、興産業、建新村,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壯底氣 穩住“糧袋子”
糧穩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
在南部縣,高標準農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涌動著春天的希望。
在南部縣伏虎鎮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寬闊平坦的道路四通八達,能排能灌的溝渠縱橫交錯,綠油油的麥苗隨風搖曳,一幅現代農業新畫卷躍然眼前。
“農田通過改良後,現在可以採用機械進行耕作,有效節省了生産成本。”該園區業主之一李永高興地説,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不斷推進,園區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耕地品質大幅提高,種植面積、種植水準、綜合效益也顯著提升。
南部縣伏虎鎮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涉及伏虎鎮、雙佛鎮、大橋鎮3個鎮22個村,總面積約4萬畝,核心示範區5500畝,園區以水稻、小麥、油菜為主導産業。2023年園區種植的糧油産值達1.2億元,佔園區總産值的71%,夯實了糧食安全基礎。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南部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會介紹,2023年,南部縣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完成流出耕地整治4.8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8.6萬畝、糧食安全産業帶12萬畝,全年糧食播面完成147萬畝、産量53萬噸,生豬出欄87.8萬頭,創建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縣級現代農業園區3個,全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準“天府糧倉”南部集中發展區。
一串串數字、一項項成績,折射出南部糧油産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日臻完善,綜合能力不斷增強。
“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持續在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保障耕地數量和品質、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等方面發力,力爭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只增不減,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何會説,南部將按照“一帶三線”佈局,建設縣、鄉、村三級50萬畝糧食安全産業帶,重點打造萬畝帶動示範片1個,千畝核心展示片4個,以主要公路沿線、高速公路口、糧食監測點為重點,推動一批整鄉鎮、整村(社區)高標準糧油高産示範片,形成“鄉鎮小環線、縣內大環線”的糧油産業帶格局,全力穩定全縣糧食安全“基本盤”。
守底線 鞏固脫貧成果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必須守住的底線。
近年來,南部縣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紮實推動責任、政策、工作“三個落實”,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把促進産業興旺、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幫助農民持續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大力發展富民産業,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讓廣大農民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鄉村全面振興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南部縣定水鎮華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300畝蔬菜基地,成片的蔬菜錯落有致地鋪展在肥沃的土地上,一輛輛滿載新鮮蔬菜的三輪車穿梭其中。置身這片廣袤的菜園,令人心曠神怡。
基地裏,村民們正嚴格按照管護技術要領做好白菜、菠菜等蔬菜的管護工作。
“村裏的蔬菜基地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我們有空就來這裡做工,不僅學到了蔬菜種植技術,每個月還有穩定的務工收入。”自從蔬菜基地建成後,脫貧戶何多榮長期到基地務工,通過自己的勞動實現穩定就業。像何多榮一樣在該蔬菜基地務工的村民一天有近50人,其中脫貧戶近10人。
華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主要種植的蔬菜有白菜、胡蘿蔔、辣椒、茄子等,基地全年蔬菜産量為2100噸左右,在滿足南部縣城市民生活需求的同時,以訂單方式銷售到成都、重慶等地。
“前幾年,基地雖然面積比較大,但是缺少技術支撐,成本比較高,收益不理想。”該基地負責人楊國介紹,2023年,基地利用20萬元銜接資金,進行了蔬菜大棚建設和灌溉系統改造升級,如今,蔬菜基地內的道路、水渠等基礎設施完善,科技種菜的理念不斷更新,大棚消霧轉光膜、防蟲網、遮陽網等新設施廣泛運用,嫁接育苗、噴滴微灌等新技術不斷採用,蔬菜産量大大增加,有效帶動附近村民就近務工增收。
“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在實踐中探索總結出符合南部實際、具有南部特點的過渡期有效銜接新路子。”南部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高吉文介紹,踏上新征程,南部紮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投入銜接資金2.6億元、實施項目249個,2022年省級後評估反饋問題21個全面整改,構建縣鄉村三級防止返貧常態化監測幫扶體系,紮實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穩定消除風險299戶864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鞏固。
增底色 建設美麗鄉村
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一條條河流水清岸綠、一幢幢農房錯落有致……放眼南部大地,鄉村環境美如畫。
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近年來,南部縣因地制宜,大力推進村道公路改建、戶廁改造、村電網升級等工作,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鄉村面貌不斷換新顏,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初春時節,在南部縣伏虎鎮鳳臺場村,蜿蜒的柏油馬路穿村而過,一棟棟嶄新的民居沿路而建,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乾淨整潔,衛生間裏全新的洗臉臺、馬桶、熱水器等一應俱全。
“以前的旱廁,夏天蒼蠅多、味道大,新修的衛生廁所寬敞明亮、乾淨衛生,實在是太方便了。”提起改建的衛生廁所,村民們讚不絕口。
“農民群眾使用廁所的舒適度是衡量廁所改造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何會説,近年來,南部縣高度重視農村戶廁改造提升工作,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重要任務,堅持“三分法”推進廁所革命,即通過分類型改造、分層次培訓、分群體推動的方式,確定模式、按圖施工等。
如今,隨著改廁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來了一場華麗大變身,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截至目前,全縣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戶數達27萬戶。
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既要“改面子”也要“改裏子”,除了刷新村莊“顏值”外,南部縣還紮實開展“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智慧鄉村治理試點。截至目前,南部縣457個行政村(社區)已全部入駐“川善治”平臺,居全市第二位。
該縣定水鎮馬鞍山村,通過多渠道促進數字化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村級事務管理變得更加智慧、高效,讓村民成為鄉村治理的參與者、監督者、受惠者。
“村委會利用‘川善治’平臺,將人居環境、文明鄉風建設等融入到積分制管理工作中。”該村黨支部書記楊強文介紹,該村堅持以“一事一記錄、一月一審核、一季一公示”進行積分採集、評定,按照“一戶一檔”建立積分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實現積分申請、審批、公示和積分兌換線上處理,推動積分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切實做到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助力鄉村治理取得實效。
“建設美麗鄉村,就是創造群眾的美好生活。”何會説,南部縣將繼續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在常態化、長效化、規範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天藍、地綠、路暢、燈亮、人旺、業興的秀美鄉村,奮力譜寫大美南部建設新篇章。(夏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