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旺蒼縣白水鎮麻英壩村,一株35米高的柏木格外醒目,光滑圓直的軀幹傲然矗立,蒼勁挺拔的枝幹上生機盎然,這棵樹便是旺蒼縣樹齡最大的一株古樹名木,距今已有1800餘年。據當地村民介紹,這株古樹與村民世代相守,見證了村莊的興旺與繁榮。
古樹名木是記錄自然生態變遷的“活化石”,是承載民族歷史記憶的綠色“國寶”。旺蒼縣作為林業資源大縣,古樹資源豐富,為進一步做好古樹名木保護措施,近年來,該縣多措並舉,全力保護古樹名木,守護綠色鄉愁。
“我小時候就在這兒住,房子也就在這下面,所以我對這顆樹非常了解。”麻英壩村村民吳俊成説。
人惜樹,樹愛人。保護好這株古樹,就是傳承好當地的傳統文化,延續像這株柏木一樣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精神。旺蒼縣相關部門與當地鎮村幹部一起,對古樹的生長環境現狀、健康狀況、管理情況等方面進行細緻檢查,組織專職監測人員,持續守護千年蒼翠古柏。
“目前已簽訂了古樹名木日常養護責任書,落實了專人進行日常巡護。”旺蒼縣林業局林業工程師張曉莉介紹説,最近設置了機械防護圍欄,防止人為破壞,也聘請了省規劃院專業團隊,已完成了現場調查,正在編制一樹一策保護方案,為後期這棵古樹的專業養護提供了技術支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旺蒼縣大兩鎮兩匯村,這裡擁有一片藏在大山深處的古茶園。沿著道路拾級而上,迎面而來的是滿目翠綠,從灰色的茶梗與老茶葉間冒出一縷縷新綠,隨著山風不住地招手示意。
“通過老人講述,在清末的時候我們當地製作茶葉,通過茶馬古道,當時也是出去賣茶葉,當地人大概也就是要半個月,甚至有的時候時間長的話一個月左右,來回一趟,我們當地的茶葉賣到漢中那邊。”旺蒼縣匯泰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勇介紹説。
這片茶園已傳承上百年,小小茶葉猶如信使般聯通著山鄉與外界的交流。如今,當地致力於古茶樹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對已發現和探知的超直徑10釐米的4000棵較大古茶樹進行全覆蓋掛牌保護並登記造冊,其中納入古樹名木保護掛牌3棵。將大兩鎮古茶園核心區域納入司法保護區域。還在古茶園核心區域增設攝像頭,實現全園區無死角24小時監控。
“今年我們大概生産茶葉加工有2000余斤幹茶,實現産值100萬左右,對於當地老百姓務工就業和增收起到了很大的帶動作用,每人平均增收大概在6000元以上。”王勇説。
“大兩古茶樹通過前期的發掘已經發掘了20000株古茶樹,後期我們將對20000株古茶樹進行一個‘六園一心’的一個建設,通過一個中心帶動六個園區,共同發展大兩古茶樹,帶動周邊群眾進行一個鄉村振興持續發展。”旺蒼縣大兩鎮林業站負責人趙易傑説。
“圍繞古樹名木保護,我縣開展了古樹名木資源大普查,制定了全縣古樹保護一樹一策方案,科學實施管護;對一級古樹和人居活動頻繁古樹安裝圍欄保護;制定了古樹名木離任交接制度和古樹名木宣傳保護手冊,聯合縣作家協會和攝影協會收集撰寫古樹人文故事,後續將出版《遇見旺蒼古樹》故事集。通過以上一些措施,我縣努力從法律制度、責任落實、宣傳保護等方面營造全社會共同愛護、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旺蒼縣林業局機關黨委書記黃艷説。
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保護古樹名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旺蒼縣共登記在冊並認定公佈的古樹名木達626株,全部為古樹,其中一級古樹149株,二級古樹95株,三級古樹382株。一株株古樹名木的高品質保護,不僅是延續文化傳統,更是傳承生態發展理念,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畫卷。(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