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換“新”,看成都市新都區桂湖街道南河八號上演自管小區“變形記”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2-22 09:45:36 編輯:邵夢凡 點擊:
成都市新都區桂湖街道南河八號小區位於南河路一段270號,共3棟房屋,其中還建房1棟、商品房2棟,共有居民66戶230余人。在建成之後,一直由相鄰小區的物業公司進行代管,其物業服務讓居民極度不滿。同時,由於開發商的原因,居民房屋産權證遲遲未能得到辦理,最終導致小區群體性陳情事件頻發。
2016年物業公司撤離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小區徹底陷入“失管”狀態,偷盜等事件頻發,房産證辦理、公共衛生等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成為遠近聞名的臟亂差小區。
為改變混亂失管的局面,在桂中社區的指導下,小區通過以“心”換“新”的方式,構建了“1234”治理體系(1個黨委、2級聯動、3個微平臺、4個微聯盟),並以社區基金為紐帶,激發小區居民內在活力,塑造“小而美”的小區場景,完成由“失管混亂”邁向“有序善治”的轉變。



小區前後對比
從“心”出發,喚醒居民
時間撥回到2016年,彼時“群龍無首”的南河八號為告別臟亂差難題,急切需要有能力、有想法的人站出來為小區的改造提供支援。隨後,在院落居民大會推選産生的小區院委會中,3名成員“臨危受命”,成為推動小區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
小區的事情大家議,小區的治理齊參與。在社區的指導、第四網格支部的帶動、院委會的推動下,小區通過居民議事協商,將公共衛生、機動車停放、房屋産權證辦理遲緩等“急難愁盼”問題一一解決,並在後續建立“三定五議”協商制度,確保管理規範、制度健全。
以真心換真心,小區的變化大家看到眼裏、記在心裏,人心在此刻得到了重聚。“居民都説,只要網格黨支部號召、院委會發動,我們都要積極行動起來,一起把小區打造得更美好。”院委會成員呂家蓉自豪地説道。

協商議事
從“新”出發,煥新場景
解決了“誰來管”的難題,大家逐步開始思考小區後續該如何更新,而擺在小區更新面前最大的問題是“錢從哪兒來?”2017年9月,桂中社區成立“啟航”基金,經過長期探索,形成了“社區公益基金+居民籌資+社區保障激勵資金”三類資金統合使用的創新實踐,以項目化的形式支援院落有機更新等小區事務。
項目徵集
為進一步煥新居住場景,小區通過問需會等平臺,確定了院落營造項目,並逐步發起了籌資,社區基金以1:2的資金配比進行支援。通過項目發起、策劃與落地,居民形成強大合力,不僅修建好小區門衛室、活動室、非機動車棚,還完成了機動車位劃線、門禁系統安裝、文化墻打造、綠化微景觀建設、便民設施增設安裝、老舊線路改造等各類事項。
自2017到2023年,小區已實施公益微項目10余個,社區公益基金配捐資助3萬餘元,保障資金支援3萬元,發動居民400余人次,捐款7萬餘元以及捐贈水泥、墻磚等物資。

項目公開
“清源微愛”活動室
從“興”出發,欣欣向榮
為讓小區治理欣欣向榮,社區黨委積極連結資源,搭建起“商居、企居、校居、社居”四個微聯盟平臺,與78167部隊、城東社區衛生院、西南石油大學等簽訂聯盟公約,促使安全排查、法律諮詢、空間美化等各類服務變得更常態化、專業化。
同時,聯盟也對小區自組織開展定期培訓,組織學習優秀經驗和做法,讓小區的治理理念與時俱進。目前已有“鄰里互助”志願服務隊、“清源微愛”文藝隊、“巧手愛”手工隊三支自組織,其中院委會成員花祺,用自己技藝集聚小區一群居民,還將手工藝品通過義賣捐贈給社區基金,用於反哺小區治理。

小區更新
人文薈萃的南門橋,記錄著溫暖故事,也見證著小區從“三無”到“自管”的變身。如今再走進小區,四季常綠的公園小景、籌資籌力的公共設施建設等美好場景映入眼簾,墻面、照片記錄著小區“變形記”的點點滴滴,幸福敲響了南河八號的大門!(溫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