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樂至縣始終堅持將移風易俗作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民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等多部門聯合發力,聚焦創新治理方式、豐富活動形式、強化宣傳引領為移風易俗注入新動能。制發《樂至縣深化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十大行動實施方案》,聚焦個人、家庭、村社“三個維度”,突出可觀、可聞、可感立體化搭建“破陳規、除陋習、倡新風”文明實踐舞臺,廣泛開展“農村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主題活動,授旗組建“喜事新辦”“文明餐飲”等5支“移風易俗”志願服務隊伍,發佈《樂至鄉風文明十條》,縣鎮村三級全覆蓋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40萬餘份,創作出“快板·移風易俗唱新歌”等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讓移風易俗成為“新熱潮”。
據悉,近年來樂至縣著力以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凝聚村民共同價值觀,作為推動移風易俗的有效載體,從“訂”“感”“行”三個方面入手,以“小規矩”激活移風易俗“大效能”。
下足“訂”的功夫,以理服人
“民情民意收集要‘廣’、內容與時俱進要‘新’、形式易傳易記要‘簡’”,這是樂至縣村規民約制定的“三字寶典”,近年來,樂至縣各鎮村充分發揮村民議事、道德評議、禁賭禁毒、紅白理事“四會”作用,廣泛徵詢意見、反覆修改完善,讓村規民約入人心、接地氣,確保村規民約合理性、實用性,為移風易俗提供強有力“自治支撐”。積極開展“最佳村規民約”評選活動,樂至縣勞動鎮舊居村、東山鎮孔雀寺村、寶林鎮獨黃家祠村等7條村規民約獲評“四川省100條最佳村規民約”。
“本公約、大家立、執行好、共受益……”東山鎮方廣村村規民約三字經在村民間口口傳倡。據了解,近年來樂至縣方廣村不斷暢通民意徵集渠道,常態開展陳規陋習“‘新’聲收集”活動,常態設置“百姓説事廳”村情民意回音壁,為村規民約不斷修訂完善打下堅實民意基礎,收集了解村民破陳規除陋習“金點子”30余條次,將“崇尚節儉”“文明祭祀”等修訂進村規民約,並突出“化繁為簡”編制村規民約三字經“口袋書”,讓村規民約不僅寫在紙上、挂在墻上,更念在嘴邊、記在心間。
下足“感”的功夫,以情化人
農村移風易俗工作,鎮、村(社區)是“大單元”,院落、家庭是“小細胞”。近年來,樂至縣將移風易俗涵育到“家規家訓”中,以家訓教化人、以家風感染人。堅持以“弘揚陳毅家風 涵育家國情懷”八大主題活動引領全縣家風,各鎮村結合移風易俗工作,持續發力挖掘涵育本土“百姓家風”,組織開展“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評選活動,收集優秀家風家訓100余條,陳毅家庭等3個家庭入選“四川省100個經典家風好故事”,吳晗家庭家規家訓上榜2022年四川省“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家風家教主題活動3000余場次,用優秀家風文化助力“移風易俗”。
“祖訓家規不可違,我們要傳承優秀家風,也要與時俱進弘揚時代新風!”樂至縣勞動鎮舊居村“家風傳 風俗正”家風故事分享會上,村民陳敏興致昂揚地分享道。近年來,勞動鎮舊居村充分發揮陳毅元帥故里、孝子薛苞故里等“本土資源”,以“家風傳 風俗正”為切口助推移風易俗,創新組建30余人的“成風化俗宣講隊”,宣講陳毅元帥清廉立身、節儉為本的家風故事,傳唱孝子薛苞的千古佳話,同時以家庭、院落為單位,讓大家一起談陋習分享家規,結合實際修訂完善新時代“家規家訓”,開展“院壩會中倡新風”主題活動60余場次,從最開始的黨員幹部帶頭講,到身邊好人、鄉賢能人等榜樣講,逐步發展為村民群眾自己講,移風易俗的“新聲”在小院中傳開唱響。
下足“行”的功夫,以風塑人
破陳規、除陋習、講文明、樹新風,關鍵在於廣大村民的守諾踐行,樂至縣全面建立“一個村規民約為準則、一個監督架構保執行、一個積分兌換來評比、一個‘紅黑榜單’促踐行、一個實踐舞臺領風尚”的“五個一”長效機制。各鎮村將踐行村規民約作為村民參與身邊好人、星級文明戶等各項“文明評比”的內容,將違背村規民約的行為,依照程度輕重納入“負面清單”甚至“一票否決”。由村“兩委”幹部、村監會成員、村民代表等組成執行監督小組315個,負責日常檢查、監督執行落實情況,動員群眾相互監督,形成“小組監督+鄰里互促+群眾自糾”的自治新格局。今年以來,樂至縣各鎮村因地制宜定期開展“積分評比”1000余場次,發佈“紅黑榜單”1200余期,對“紅榜”公開表揚並以實物獎勵,對“黑榜”曝光扣分,讓村規民約實踐落地有效。
“除陋習、倡新風,我們這個是要進行積分評比的,每個季度公佈排行榜,還能兌換獎品,大家積極性都高得很嘞!”樂至縣龍門鎮金馬村文書李靈澤笑談道。據了解,龍門鎮金馬村依託“百姓龍門陣”陣地,深入開展“‘龍門陣’中除陋習”主題活動30余場次,細化制定“婚宴酒席數量不超過10桌加一分,祭掃不放鞭炮點明火加一分,升學喬遷不操辦鋪張加一分……”等細則,定期開展文明積分季度評比,今年累計發佈“紅黑榜”3期,評選出星級文明戶30戶、最美院落6個,同時開展積分兌換活動,參與村民1000余人次,在一評一兌中讓村民從昔日“比排場”到今朝“比紅榜”。
突出“剛性”自治約束曉之以理,聚焦“柔性”風尚引領動之以情,樂至縣用“剛柔並濟”讓移風易俗內化於心、外化于行,繪就鄉村“樂善至美”新圖景,為城鄉文明融合發展提供向上向善磅薄精神力量。(杜燦 楊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