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既代表著一個地區的“軟實力”,也是支撐地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硬道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是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之舉。
作為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青白江區同時擁有國家級經開區、自貿區、綜保區等多張國家級名片。近年來,青白江區堅持開放立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始終將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號工程”,守正創新、改革奮進,持續對標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積極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一流營商環境。
今年年初,《成都市青白江區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舉措》正式發佈,這是成都市區(市)縣中首個發佈的營商環境5.0版政策。新版政策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中準入退出、投資建設、産業服務等10個重點領域、41個關鍵環節,推出了157項利企惠企措施,充分顯示著青白江拼經濟、謀發展的強烈信心。
時至年末,在5.0版改革的驅動下,青白江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效如何?
日前,成都市青白江區第三屆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案例評選活動結果正式揭曉,以十大優秀案例、十大創新案例為代表的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青白江樣本相繼出爐,為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促進高品質發展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也為經營主體放心投資、安心經營、順心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以改革促活力,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
“改革創新”一直是青白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關鍵詞,也是保障區域內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力量源泉”。“我正準備打電話告知備案部門填報資訊已經提交了,結果備案證明就已經可以下載了,從提交到完成備案絕對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速度太讚了!”今年三月,四川恩普泰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先生體驗了青白江區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無人干擾“點單式”服務後,十分感慨。
今年以來,針對企業投資項目立項備案時手續繁多,需要企業自身填寫的表單複雜等問題,青白江區在全省率先推行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無人干擾“點單式”服務。通過逐一梳理了企業投資項目備案所需各項要素,形成10類淺顯易懂的“功能表”申報模板,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定制模板中的資訊替換為自身項目資訊後,直接在系統上提交項目備案,實現即交即辦,備案時間由法定的3個工作日轉變為現在的“秒批”出單,切實增強了企業繼續投資的信心。
此項改革成功入選本屆案例評選活動十大創新案例,其背後是青白江區在提升項目全生命週期服務能力上的勇於創新、先行先試。事實上,類似的改革創新、優化服務的例子還有很多。
今年,青白江首創“賦能、減負、提速”政府採購新模式,規定採購人及其採購代理機構不得設置或者變相設置供應商進入政府採購市場的障礙,進一步簡化對供應商資格條件等的形式審查。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全面停止收取履約保證金,全面停止收取投標(響應)保證金,並免費向供應商提供採購文件,進一步降低政府採購制度性交易成本,累計為企業節約資金佔用1600余萬元。同時,青白江區系統推進政府集中採購標準化建設,形成近80個超30萬字“線上+線下”全流程全要素政府採購標準化文本模板和政府採購知識手冊彙編,進一步規範採購各方行為,實現質疑和投訴“零發生”,榮獲全省縣(市、區)整體標準一等獎。
不僅如此,為更好幫助企業在青白江扎穩腳跟、邁開步子,青白江區蓉歐政務服務中心探索構建“直接授權+聯審聯辦+跑腿代辦”服務模式,組建“管家小歐+蓉歐專班”服務團隊,開展“一企一專員”服務,實現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全程幫辦代辦服務。
以創新謀發展,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週年,也是成都國際班列開行的十週年。青白江擁有亞洲最大的陸港樞紐,作為成都國際班列的始發地,已經實現從“內陸腹地”向“對外開放高地”的轉變,榮獲了“‘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獎”。當然,在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做大做強國際貿易等方面,青白江自然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
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內,一列滿載著進出口貨物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入鐵路中心站,數十輛拖著集裝箱的重型卡車隨即開動,無須通過鐵路口岸,迅速將貨物轉運至綜保區。這一系列行雲流水的通關操作,源於青白江區今年在成都國際鐵路港落地的全國首個“內陸綜保區通關一體化”模式。在該模式下,進口貨物運抵沿海、沿邊等第一入境口岸後,即可開啟通關一體化申報,待貨物抵達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後,便不用再經歷鐵路口岸的落箱、短泊等查驗手續、等待過程,實現了鐵路貨站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貨物的直通直轉。
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唐靜介紹:“這種模式讓入境口岸與綜保區海關業務實現了無縫銜接、有機協同,推動了港口服務功能向內陸綜保區延伸。可以節約通關時間24小時以上,節約單櫃物流成本50%以上,每年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上千萬元。”
除了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國際金融、外商投資是高水準對外開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今年4月,四川省首筆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基金成功落地,標誌著在省市相關部門支援下,青白江區的境內股權投資改革試點取得成功,為成都市場高水準對外開放增添了強大助力。
“QFLP是外商開展境內股權投資的重要通道之一,主要是針對那些以基金形式投資境內的境外資本方,目前全國採用QFLP形式並形成管理辦法的地區很少。”區國資金融局金融科負責人白裕萬介紹道。“春華智科(成都)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是本次外商股權投資的主角。青白江區成功引進春華智科,率先在四川省內落地QFLP模式,為區內企業提供了更多獲取股權投資的渠道和工具,形成‘成都模式’,將對全省、特別是成都市基金行業起到標桿作用。”
據悉,目前青白江區已推動實現春華智科QFLP3000萬元資金到位,將逐步形成以春華智科QFLP基金為主,聚焦人工智慧、智慧製造、供應鏈金融、國際貿易等領域為一體的金融産業鏈,助推區域高水準對外開放。
以法治為保障,護航企業高品質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作的根本保障。青白江積極發揮好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用法治力量助力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智慧財産權是發展的重要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在企業競爭中的作用日漸突出。為此,青白江區檢察院創新開展智慧財産權法律體檢,聯合高校設計三級法律體檢指標共132個清單模組,選取科技型成長企業進行全方位診斷,企業智慧財産權保護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比如,正西液壓企業專利數量由體檢前的32件上升為123件,增長了284%。
無獨有偶,本屆案例評選獲獎案例中還有一個優秀案例也是智慧財産權領域的——“打造智慧財産權全鏈培育,賦能功能區企業高品質發展”。不同於智慧財産權法治體檢是對已有智慧財産權的保護,智慧財産權全鏈培育重點在於幫助企業培育全新的智慧財産權專利。
通過專利資助、人才引進、邀請專家宣傳培訓等方式,構建智慧財産權全鏈培育機制,幫助企業轉型升級。“通過多樣化的培訓提高了企業智慧財産權保護意識,讓企業了解到保護智慧財産權就是保護自己的利益。智慧財産權專利的獲得既提高企業産品的市場認可度,也提高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青白江區高管委企業服務專員熊澤明分享道。
據了解,成都市高性能纖維材料産業功能區至今已成功授權專利申請237項、科技成果轉化6個、校企聯合實驗室4個。建成15萬餘平方米創新創業載體,企業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60億元。擁有高新技術企業7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5家,為功能區經濟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在智慧財産權保護上成效不斷,在監管執法和司法審判領域也是亮點不斷。青白江一直堅持寓服務於監管,以“人文精神”構建“生態化”監管服務體系,實施預防式告知監管和包容審慎柔性執法,讓企業提前把握風險,今年已幫助企業防控信用風險1286戶次,蒐集並解決企業問題困難56個,辦理各類不予、從輕、減輕處罰案件208個,為經營主體減免罰金1100余萬元。與此同時,青白江區法院結合世界銀行宜商環境評估體系要求,聯合生態環境局在全省首創破産企業環境權益保障機制,推出17項全流程、標準化措施,為破産管理人處理與破産企業環境權益相關的問題提供了明確的依據和指引。做法入選《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第十批)》。
以服務增便利,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
企業群眾感受是評價營商環境好壞的唯一標準。在本屆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案例評選活動中,青白江圍繞企業群眾需求,持續創新服務模式,推出了不少便民利企“小妙招”。
在市政公共服務領域,青白江在全市率先推出“水電氣共用營業大廳”,實現水電氣“一窗”聯辦,所需材料由原來的三套縮減為一張表格,辦理耗時由原來的3小時左右縮減為10分鐘內,用戶減少跑動頻次達66%,辦事效率提升95%。
優秀的人才資源是創新的源泉,為給企業吸納優質人才,青白江區打造“3+”工作模式,通過“區本級+鎮(街)+村(社區)”多級聯動和各部門間的高效協作,組建專業化“就業幫扶指導”隊伍,成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專班,以“i樂業在青”作為宣傳“主陣地”,幫助企業吸納優質人才和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
在不動産領域,青白江全面推行存量房“帶抵押過戶”,通過存量房抵押權登出登記、轉移登記、抵押權首次登記3類業務“同步辦”的方式,實現“帶抵押過戶”全流程2小時辦結;在稅務服務領域,青白江區創新推出《青言稅語》系列雜誌,幫助群眾增強納稅意識,了解政策法規……
除了以上獲獎案例之外,還有一個優秀案例格外亮眼——“清白護航·親商助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五大行動”。
今年,青白江區以監督護航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深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通過開展“走萬企、解難題”活動、聘請營商環境“親清特使”、推進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領域“可視”“有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等措施,建立起常態化聯企紓困工作機制,走訪企業3萬餘家,化解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急難愁盼”問題1562個,著力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發展環境。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成長的“沃土”。今年以來,青白江區實現外商直接投資(FDI)1.65億美元,同比增長293.17%;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1家,新簽約外商企業投資項目12個,同比增長140%。項目和投資的紛紛入駐,充分展現了青白江營商環境的吸引力。不僅如此,青白江區連續四年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區”,連續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等“全國百強”榜單,連續三年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品質十佳區”,蟬聯“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範區”“中國國際化高品質發展環境建設標桿區”。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無論是榮譽稱號,還是此次案例評選的成果,都是青白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一筆。接下來,青白江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中的“急難愁盼”,以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深層次改革創新,全面提升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水準和投資吸引力,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成都北部中心營造更為優質的一流營商環境。
獲獎案例名單:
創新案例:
1.開展智慧財産權法律體檢提升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水準(區檢察院)
2.探索從企業招引到落地投産“全鏈條”式政務服務(清泉鎮)
3.打造“共用營業廳”推行水電氣“一窗”服務(區經科信局、區水務局)
4.創新破産企業環境權益保障機制(區法院、生態環境局)
5.青白江稅務創新推出《青言稅語》納稅服務電子期刊(區稅務局)
6.開行“社治專列”探索社區共建共治共用新路徑(區委社治委)
7.全國率先開展“內陸綜保區通關一體化”模式(港管委)
8.四川省首筆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境內股權投資改革試點(區國資金融局)
9.服務“小窗口”中的民生“大舞臺”優化營商環境(區交通局)
10.創新實施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無人干擾“點單式”服務(區審批和營商環境局、區發改局)
優秀案例:
1.“清白護航·親商助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五大行動”(區紀委監委)
2.抓牢“強基、固本、精控”實現政府集中採購標準化服務(區交易中心)
3.青白江區打造“3+”工作模式,助力高校畢業生“樂業在青”(區人社局)
4.青白江首創“賦能、減負、提速”新模式,打造公平競爭的政府採購環境(區財政局)
5.打造智慧財産權全鏈培育,賦能功能區企業高品質發展(高管委)
6.大同街道推行“三大管家”彰顯公共服務新溫度(大同街道)
7.全面推行存量房“帶抵押過戶”便民利企服務舉措(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8.軍人退役一件事(區退役軍人局)
9.創建“網上工商聯”,開啟民企服務新模式(區工商聯)
10.以人文精神打造宜商監管服務模式(區市場監管局)
(王昱霖 張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