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津公安:“街長”搭起警民“連心橋” 繪就平安新“警”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2-06 18:11:01 編輯:戚譯升 點擊:
成都新津興義鎮,絕大多數老百姓都認識興義派出所民警勾玉賢,他在這裡從警13年,和街頭巷尾的老百姓早已熟悉。
幾個月前,勾玉賢創新性提出了“街長制”的想法,一條街、一個民警、一個網格員,大幅度降低案發率的同時,讓警民關係又進了一步。
零距離溝通 負責街道零案發
勾玉賢是新津區興義派出所副所長,在興義鎮,許多群眾都熟悉這位勾警官。
為更好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分局“一村一警”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和初始階段,2021年底,勾玉賢便同社區警務大隊商議,共同提出“街長制”。得到上級支援後,他率先在自己管轄的興義鎮開展了“街長制”工作,擔任起了“街長”。
“街長制”,就是每條街道分配一名民警和一名網格員,主要工作是一家一戶,到府走訪。
興義鎮約有3萬多名常住人口,20多條街道,有兩條街道是“街長制”選取的試點街道,其中一條就在勾玉賢負責的興場社區內。這條街道名叫興旺街,商業較為集中,人員流動大,治安形勢較為複雜。以前時常發生電瓶車被盜、打架鬥毆等擾亂社會治安的事情。
自“街長制”推行以來,這條街道的發案率大大降低了。“我們走訪次數增多了,群眾見到民警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這樣一來,很容易實現群眾監督,不法分子便不敢肆意作案了。就公安數據來看,實現了0發案。”
勾玉賢和自己的網格員,每天都要入戶走訪。他所負責的這條街道有外來人口1千余人,商家20多戶。雖然距離興義派出所只有50米左右,但只要一開始走訪工作,就常常顧不上吃飯,他不僅要登記人員資訊,保證資訊的採集全面、準確,還要了解百姓心聲,及時為群眾提供幫助。
關注身邊事 解決民眾訴求
2月16日那天,勾玉賢正在例行日常走訪工作,突然有一名群眾跑過來求助,看樣子十分著急。他拉著勾玉賢的手,焦急地説他父親找不到了。幾番詢問後,勾玉賢了解到,當天早上7點左右,該群眾的父親在興場社區走失。由於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若遲遲找不到,很可能是遇到了危險。
於是,勾玉賢立即發動網格員和身邊群眾,一方面通過報案人描述的體貌特徵在轄區微信群發佈尋人啟事,另一方面通過調取沿路監控,實地走訪調查獲取線索。經過10多個小時的搜尋,當晚23點左右,終於找到了走失老人。
在勾玉賢眼裏,“街長制”像是搭建的一個平臺。
   “如果有人反映噪音擾民,我們會聯繫城管,協助城管來解決民眾訴求。”他説,有了“街長制”,進一步拉近了群眾和民警的距離,增加了群眾對警察的信任感,群眾遇到問題也願意向民警尋求幫助,我們也會積極幫助協調相關部門來幫助解決。
興義鎮有一個特殊家庭,母女患有身體和精神疾病,需要長期服藥,“哪怕是很便宜的藥,長期不斷藥,對正常家庭來説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解決她們基本的生計問題,勾玉賢按政策規定,協助她們辦理了救助和低保,同時還聯繫了關注特殊群體的社會公益組織,不定期為她們送去一些米糧油等生活必需品。“走上了人民警察這條路,就會將警察的責任一直延續。”
“街長制”實施後不久,社區警務大隊便對“街長制”進行了測評。勾玉賢所在街道在發案率、群眾知曉率、人口管理情況三方面均獲得了好成績。“街長制”的試點工作,勾玉賢表示自己還需要慢慢摸索,希望樹立好“街長制”的標桿。(成都新津公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