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甜城”,五座“小城”;立足縣域,助力城鄉 ——探尋內江市縣域經濟發展的“秘籍”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2-05 11:22:42 編輯:孔德柳 點擊:
一方水土有一方味道,一座縣城也有它的“味道”。
號稱“中川第一禪林”的聖水寺中,風吹動經幡,它又迎來了一批頂禮膜拜的信眾;享有“中國無花果之鄉”美譽的威遠縣,農民將收穫的果實打包裝箱發往各地;位於“書畫之鄉”的大千園內,穀雨湖畔,這座人工湖為冬季候鳥提供了一個棲息的天堂……如今,在內江市的各區縣,都能感受到每座“小城”的別樣風味。

(大千文化園  成建全/攝)

11月14日,賽迪顧問發佈《2023西部縣域經濟百強研究》。而在這之中,內江市威遠縣、隆昌市、資中縣入選榜單,分別排位45位、62位、71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內江市始終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特色産業人才集聚地;堅定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推進“一縣一主業”,做大做強縣域産業支撐,紮實推動園區提檔升級;大力實施縣城城市更新行動,注重提升縣域城市品質,築牢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基底”,著力打造新型城鎮化標桿。
引才聚才,促進“小城經濟”
人才是最活躍的生産力,經濟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新時期促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需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功績有人才方能建立,事業有人才才能發展,然而在高層次人才都向大城市涌動的當下,縣城要如何做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呢?
在內江市農業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內,除了能看到在田野鄉間辛勤勞作的老百姓,還能看到在院士工作站內針對農業發展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改善的專家人員。

(內江市市中區尚騰新村  王斌/攝)

“為推動特色主導産業高品質發展,園區邀請資中籍院士匡廷雲回到家鄉創建院士工作站,簽約福建農林大學根系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廖紅等6名專家教授,打通園區血橙種植土壤酸化、板結等關鍵性問題癥結。”內江市農業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説,這一措施,能夠推動特色主導産業高品質發展。
“聚焦做優創新鏈條聚才,堅持圍繞産業鏈、創新鏈佈局人才鏈,深化科技部農村中心“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等措施來推動園區産業集群化發展。”
“聚焦整合資源優勢聚才,用好2張‘國字號’名片和3塊‘國字號’産業金字招牌優勢,積極協調自規、經科、財政等相關部門力量,強化土地、政策、資金等要素保障,以産引才推動特色産業良性發展。”他還表示,現在園區主要集聚了發展産業的産業人才,推動産業發展的科技人才,延伸産業鏈條的綜合人才。“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縣委決策部署,並結合園區實際,主要從産業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方面著手引進和培養。”
近年來,內江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以人才融合激發創造活力。據了解,內江市深入推進川渝市校合作,與重慶大學、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借助院校專家人才資源解決企業技術難題百餘個;依託省高端人才引進項目和省創新創業科技人才類項目成功引進專家團隊7個、高端人才23人、科研人員110人;2022年12月,出臺《內江市“甜城英才計劃”實施辦法》,全市共引進“甜城急需緊缺專業人才”1000余名,助力內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立足縣域,展現“小城特色”
從天賜地造到匠心培育,由躬耕田間到揚名中外,平凡的農産品飽含原汁原味的地域風情,它濃縮著一方山水的饋贈,凝結著一方農人的匠心。
近年來,內江高度重視特色農業産業發展工作,堅持建基地、育産業、創品牌、拓市場,擁有“中國黑豬之鄉”“中國血橙之鄉”“中國無花果之鄉”等7張金字招牌,全市5個縣(市、區)均有了“鄉”字金字招牌。除此之外,全市共有地標産品12個、居全省第3位。

(血橙基地  王斌/攝)

“梅花欲動夢魂狂,橙子閒搓指爪香。”梅花盛開的季節,也是資中血橙收穫的季節。在內江市資中縣的中國橙堡魚鄉融合發展示範園,纍纍碩果正挂滿枝頭,而正是這樣的一顆“甜果”,不僅帶動了資中縣縣域經濟的發展,也打響了“資中血橙”這一金字招牌。據統計,目前,資中縣已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産量最高的血橙産業基地,年産血橙達40萬噸,全産業鏈産值58億元,真正成為資中人民的“致富果”。
縣域想要得到發展,重點是要發展特色産業,而發展特色産業的重點是把握因地制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既要立足本地優勢,找到最能體現地域特點和當地風情的産業;又要“跳出本地看區域”,打開視野,形成能與其他區域競爭的特色,來謀求産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提到內江,除了資中血橙,內江黑豬和威遠無花果也“毫不遜色”。
據內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內江市已建成國家保種場1個、保種備份場2個,創建了“內江黑豬”區域公用品牌和“雲頂土•內江黑豬”等企業品牌,産業品牌效益非常明顯,2023年全市預計出欄“內江黑豬”23萬頭,同比增長26%;而威遠無花果,全市種植面積達5.2萬畝,佔全國的23.2%,年産量達5.2萬噸,建成全國最大的無花果全産業鏈集中發展區,為縣域經濟的發展貢獻出自身力量。
優化城建,講述“小城故事”
規整淩亂的管線,換新脫落的墻皮,“面子”變得更好看了;新安裝健身、休閒器材,完善美化公共空間,“裏子”也變得“好住”了……經過數月的改造,內江市東興區鳳窩街棲鳳苑小區現在是“喜換新顏”,居民們也是“喜上眉梢”。

(內江市市中區尚騰新村  王斌/攝)

該小區的煥然一新是內江市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向“美鄉優城”目標任務奮鬥的一個縮影。據悉,截至目前,內江市已開工城市更新項目45個,在這之中,89個老舊小區改造進場,完工項目3個,累計完成投資19.07億元,其中完成2023年年度投資7.39億元;已建成“口袋公園”1個,打通“斷頭路”1條,新增公共停車位近1700個。而按照計劃,2023年至2027年,內江市將改造整治老舊小區402個,涉及居民5.2萬戶,這將進一步推動城市更新,加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市的更新,也是縣域的更新。各個區縣打造示範小區,探索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市中區的新華路西二巷以打造“最美空中花園”為主題,利用空閒地新建“口袋公園”,增加小區綠地空間和休閒場所,設立文化長廊和“愛心食堂”;東興區的棲鳳苑充分考慮老齡人群體特性,增設出入口無障礙設施,完成住宅樓棟電梯加裝,建立“大千社區為老服務中心”……小花園、小長廊、小設施,隨著“更新”來到居民的身邊,看似小事,對於民生來説,卻是一種品質的提升。

(內江大千路 中共內江市委宣傳部/供)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能夠提升縣域城市品質,能夠提高老百姓對建設成果的認同感,它更新的是影響人民擁有高品質生活的舊物件,帶來的仍是人民熟悉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星羅棋佈的縣城不是城市群的配角,而是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新型舞臺。為促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內江市要堅持以縣域為切入點,讓每一座縣城都展現出自己的獨特一面,讓每一座縣城都能講述自己的“小城故事”。(肖正君 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