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江縣聚焦人民群眾幸福出行、快遞進村、商貿物流配送三個“最後一公里”難題,通過“交郵”合作,深入探索“金通工程+N”模式,積極推動快遞物流與鄉村客運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通,繪就山與城和諧交織的美好圖卷。
精細化管理——“小黃車”助推農村客運新變化
“喂,師傅我在新橋河村要去通江,麻煩來接下我嘛……”10月21日,通江縣楊柏鎮新橋河村民王芝華電話“預約”了鄉村便民小客車,幾分鐘後一輛印有“四川鄉村客運”標識的黃色小客車就開到王芝華家門口,將他送到縣城。
“小黃車”到府接送乘客出行
“現在出行很方便,只需要一個電話,‘小黃車’就到府,坐起也很寬敞舒適。”王芝華對通村便民小客車的服務很是滿意,“現在車輛外觀統一、標識統一、駕駛員服裝統一,感覺非常正規,服務水準也大幅提升,乘車更有保障。”
王芝華出行的巨大變化,得益於通江縣深入實施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截至目前,通江縣已開通農村客運班線274條、農村公交線路5條,投放營運鄉村“金通工程”小黃車427輛,實現全縣33個鄉鎮、324個建制村客運服務全覆蓋。
“金通工程”小黃車穿梭在阡陌鄉間
同時,通江縣交運局還根據老百姓的具體需求,積極探索分類建立以班線服務、公交服務為主,以預約響應服務兜底的鄉村客運服務體系,開行趕場車、學生車、鄉村定制客運和返鄉返崗車、務農支農專車等多元運輸服務,實現快遞公交化、配送超市化、投入多元化,真真實實地打通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客運兼物流——打通寄遞物流運作“中梗阻”
“王愛華,包裹到了!”在通江縣楊柏鎮新橋河村的“金通工程•郵快驛站”站點,“小黃車”駕駛員蒲愛民拉開車門,熟絡地開始與站點負責人王愛華交接郵件。“今天有2個包裹,村上報紙1份,還有兩包肥料。”
“小黃車”駛進楊柏鎮新橋河村村級站點
“辛苦了哦蒲師傅,這還有4個包裹要寄走,麻煩你簽收一下。”蒲愛明的小黃車每週固定給該站點配送三次郵件,在站點裏完成交接的同時,也運出村民們的土特産品。
同樣,在通江縣楊柏鎮太平場村“金通工程•郵快驛站”站點,自正式啟用以來,現在每天通過“小黃車”收發快遞平均近百件。
“以前,村民收發包裹都要到鎮上去辦理,往返跑費時又費力。”驛站工作人員巨春鴻説,現在有了“小黃車”的加入,黨報黨刊、農副産品、小件包裹等實現了當日收發派送,快遞投遞速度更快,群眾也省事,每件快遞節約路費至少在10元以上。
“通村客運之後,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特別是對老人和小孩來説,極大地保證了他們的出行安全。郵件投遞入戶,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收到快遞,享受和城裏人一樣的待遇,大家的幸福感更強了。”説起“小黃車”,太平場村村幹部王元斌連連稱讚。
“小黃車”在村級站點交接快遞
穿梭于城鎮村社之間的“小黃車”,在載客的同時,也協助完成“快遞進村入戶”的最後一步,打通了農村地區方便快捷出行、寄遞物流暢通“最後一公里”。
“小黃車在全縣各村社進進出出,幫助群眾運來了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消費品,也運出了銀耳、有機大米、臘肉等土特産品,讓城鄉差距不斷縮小,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通江縣交運局局長李天志表示,接下來,通江縣將結合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不斷優化運輸服務,確保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實現群眾出行滿意度更高、物流運輸效率更高、群眾收益更高。
截至今年9月底,通江縣按照“五共”模式(即:設施共用、人員共調、郵件共運、成本共攤、資訊共用),已累計建成縣級寄遞共配中心1個、鎮級配送中心33個、324個村級站點全覆蓋,增配通客通郵小黃車50輛,開通交郵融合線路168條,農村投遞汽車化段道68條,全面完成縣域內“縣鎮有中心,鄉村有站點,運輸有車輛”的基礎搭建,蹚出連接城鄉農村物流的“新路子”。(杜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