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衛星網際網路與衛星應用産業集群 成都未來科技城舉行“對話新未來,智匯科技城”科技成果轉化峰會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0-21 11:52:16 編輯:張嘉鈺 點擊:
為加強科技成果與資本的對接,深入推動成都未來科技城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並儘快實現産業化,10月20日,“對話新未來,智匯科技城”科技成果轉化峰會暨“科創絳溪”首期投融資路演活動在成都未來科技城成功舉辦。
國星宇航、遨天科技、網安科技、國汽智端、鯤騰泰克、氦星光聯、盈創動力、中金證券、中信證券、華西證券、興業證券等40余家企業、投資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成都未來科技城科技創新與産業佈局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路徑,共話科技創新“風向標”。
聚焦航空航太産業
成都高新未來星辰投資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此次峰會將進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與産業雙向連結通道,加速衛星網際網路與衛星應用、工業無人機、航空發動機等重點産業的發展,助力成都未來科技城在全國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成都未來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成都未來科技城搶抓國內衛星網際網路戰略機遇,立足成都高新區創新平臺、産業基礎等資源稟賦,擬制定出臺衛星網際網路與衛星應用等航空航太重點産業鏈“建圈強鏈”政策,現正面向社會開展意見徵集。

為進一步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産業發展,成都未來科技城積極謀劃打造衛星網際網路産業園,並在活動現場作首次公開推介。據悉,該項目西鄰天府奧體公園和三岔湖,東接天府國際機場,將佈局衛星通信地面終端、衛星導航地面終端、衛星遙感應用服務及衛星通導遙一體化應用系統研發製造等産業賽道。成都未來科技城衛星網際網路産業園集研發、生産、測試、運營于一體,同時將籌備設立規模10億元的空天産業基金,為成都未來科技城空天産業發展“定樁築基”。
國星宇航董事長陸川表示,“成都未來科技城專注于發展衛星網際網路、工業無人機和航空發動機等前沿産業,現已集聚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天府校區、中國民航二所、國星宇航、淩空天行等多家知名院校和企業機構資源。依託其産業優勢,今年6月,總投資50億元的國星宇航‘星際太空港’全國總部項目簽約落地成都未來科技城,我們將以此為新起點,與成都未來科技城共攀衛星網際網路産業新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峰會上,成都高新未來星辰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作為成都未來科技城發展集團下屬子公司,未來星辰立足航空産業鏈生態建設、航空産業孵育、航空投資整合功能,依託成都市空天産業資源,聚焦航空發動機、工業無人機和衛星網際網路産業,以空天産業園區運營和産業投資為基石,致力於發展成為集園區運營、産業投資和資産運營于一體的“空天産業投資運營商”。這標誌著成都未來科技城對航空航太産業的佈局步入新階段,將進一步推動航空航太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産業化應用,構建完善的航空航太産業生態。
推動“科技+金融+産業”深度融合
助力成都未來科技城空天産業高品質發展
活動現場,多位行業大咖聚焦成都未來科技城空天産業方向,就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産業政策訴求、科技金融支援、轉化痛點等主題展開分享。
在投融資路演環節,共有來自知名高校科研團隊、初創期及成長期企業的14個項目方參與。投資機構、行業專家和産業方等組成評審團,對路演項目的行業技術前景、産業前景及資本投資等方面進行多維度的剖析和點評,並現場開展投融資對接。
中金證券航空航太首席分析師羅俊傑認為,資本助力是空天産業發展想要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環。中金證券始終關注科技創新和新興産業的發展,科技金融將助力金融與産業深度協同,有力推動成都未來科技城空天産業建圈強鏈。
活動現場,成都高新未來科技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都高新未來科技城創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成都高投盈創動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約科技金融體系戰略合作協議,旨在促進産業和資本之間的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成都未來科技城在空天産業細分領域的競爭力。

據悉,成都未來科技城緊鄰天府國際機場,由成都高新區主導開發建設。作為成都市國際航空主樞紐的首站門戶,成都未來科技城正以建設具備行業影響力的衛星網際網路産業聚集區和創新策源地為願景,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衛星網際網路與衛星應用産業集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為成都市建設“航空經濟之都”注入強大動力。
截至目前,成都未來科技城已成功招引國星宇航、淩空天行、鴻鵬航空、遨天科技等航空航太産業企業,正按照成都市推進衛星網際網路與衛星應用、工業無人機、航空發動機等重點産業鏈“建圈強鏈”總體部署,挖掘成都高新區現有産業優勢,通過整合國內外高端要素資源,加快構建涵蓋“股、債、貸、保”等多元化金融工具體系,著力打造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助推器”和産業跨越發展的“加速器”。
成都未來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開展系列活動,加強科技成果與資本的對接,搭建創業者、産業方和投資機構的高效溝通平臺,不斷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和機構入駐,激發技術創新和研發活力,全力競逐科技創新賽道。”(杜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