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成都市青白江區,老工業基地的印象油然而生。進入21世紀,在市場經濟浪潮中,青白江區的大部分企業面臨産業結構調整、産能過剩的發展困境。
創新驅動發展,今年3月,青白江文瀾智谷中試産業基地(簡稱“文瀾智谷”)正式掛牌成立,聚焦新材料及碳中和賽道,面向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相關企業提供覆蓋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生産經營的中試産業全鏈條服務。截至目前,文瀾智谷已創建省、市級科研創新平臺10個,孵化企業8家,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5項,轉化率100%,獲國家授權專利70余項,牽頭制定國家標準1項。
工廠車間“變身”Plus版實驗室
老工業園區煥發新生的求索之路
廠房林立、機器轟鳴、水塔煙囪……青白江區文瀾智谷中試基地的外表和普通的老工業園區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但這裡的廠房不再是普通的生産車間,而是做實驗用的“中試車間”。
所謂“中試車間”,是從實驗室階段向商業化生産期間過渡的小規模驗證車間,滿足早期實驗室原創試製需求。“換句話説,這裡就是放大的實驗室,縮小的生産線。”青白江文瀾智谷中試産業基地首席技術官葉銳這樣形容道。
走進文瀾智谷的一處“中試車間”,廠房內定制化實驗設備正傳來低沉的轟鳴聲。西南石油大學周瑩教授團隊的最新科技成果正在進行中試試驗,科研人員記錄著各種參數,操作著科技成果工程化的實驗呈現。
科技成果轉化需要經歷樣品化、工程化、産品化、産業化4個階段,中試是産品在大規模量産前的小規模放大試驗,是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邁向“應用場”的關鍵一環。“要把實驗室‘書架’上的技術變成‘貨架’上的産品,中試環節必不可少。”作為一名在科技成果轉化一線成長起來的首席技術官,中試的重要性對於葉銳來説,不言而喻,“我們把高校實驗室裏的瓶瓶罐罐‘搬’到車間,利用定制化的設備將實驗室‘放大’,對創新成果進行工程化的中試試驗。”
“在我們這裡中試成功後,再進行大規模量産的産品,最終都受到了市場廣泛認可。”葉銳介紹説,文瀾智谷已孵化8家科技型企業,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5項,轉化率100%。
據了解,文瀾智谷中試産業基地總規劃面積超1700畝,已建成並投入運營中試廠房、場地面積超10000平米。“我們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老工業基地的基礎優勢,在工業園區煥新轉型的同時,以此為中心高品質打造中試産業基地。”
創新“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模式
科技成果轉化率100%背後的創新之路
“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同時發力,是轉型成功最重要的‘法寶’。”葉銳説道。2010年,企業嘗試延長三聚氰胺産業下游及其他精細化工品,向新材料産業轉型,公司需要科技創新成果才能走出“死亡谷”。通過技術調研,他接觸到了四川大學王琪院士團隊。
王琪院士主要從事聚合物共混和複合材料、高分子材料製備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當了解王琪院士的專利技術‘三聚氰胺阻燃材料’後,我們感覺就像迷路的孩子有了‘指南針’,找到了正確的方向。”葉銳回憶到,當時雙方一拍即合,很快達成了合作協議——對王琪院士的專利技術“三聚氰胺阻燃系列材料”進行産業化開發。這項技術成果的工程化開發,也讓葉銳和王琪院士團隊一同獲得2018年度的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如今,在文瀾智谷的展廳內,還能看到基於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為原材料研發生産的泡沫製品,它們被應用在塑膠製品、建築領域、環境治理、汽車行業、晶片清洗等多個領域。
葉銳從這次産學研合作中看到了一條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路徑,“企業家需要創新成果賦能轉型,科學家團隊需要成果就地轉化,工程師團隊再根據市場需求,對技術成果進行産業化的開發和改進。”在他看來三者可以做到有機的統一,創新成果“1到100”的過程中,少不了中試試驗,更少不了具有科研思維的工程師團隊不斷進行的産業化開發。
科技成果轉化率100%的“秘密”是什麼?“是‘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三方合力!”葉銳的答案十分簡約且清晰,“創新技術成果在中試試驗中遇到的工程化問題,我們不是簡單地丟給科學家來處理,而是結合企業家的市場化思維,讓工程師團隊解決工程放大問題,從而將成果轉化實現1+1+1>3的效果”。
“科學家是原創成果的貢獻者,企業家是敢於投入與試錯的冒險者,工程師是産業化實踐者,缺一不可。”葉銳認為,在“1—100”的過程中,三者聯合在一起,爆發出來的全新驅動力將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轉化,從而孵化出更多擁有先進技術和市場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
打造中試産業“生態圈”
中試産業生態的“出圈”發展之路
今年,成都將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作為全市科技創新工作“一號工程”。7月3日,成都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召開,全會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水準。同期,成都聚焦科技成果轉化10大方面,出臺28條具體措施。其中,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擺在了首要的位置。
自去年4月創新提出打造中試産業基地目標後,青白江先後出臺發佈《關於建設面向“一帶一路”的中試産業基地實施意見》等3個中試産業政策支援文件,並成立3個中試服務平臺,初步構建起“1+3+3”的中試産業發展體系。
所有政策措施的出臺,透露出成都促進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轉化的堅定信號。這讓葉銳十分欣喜,“中試産業的發展迎來了‘春天’”。
“中試是放大的科研,這一過程的從業群體再也不光是科學家了,一定要植入工程師和工匠人才。”為了將高校院所的創新點子變成現實成果,葉銳安排了5位不同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服務1位科學家。葉銳表示,“工程師只有充分理解科學家創新的本質,才可能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把握好節奏。”如果將中試實驗打造成一個産業,實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此過程中能夠培育更多的“成都工匠”。
中試産業的發展需要培養具有“科研+産業”雙重思維的中試人才,同樣也需要構建健康的生態圈。
葉銳介紹説,文瀾智谷正在打造中試産業“生態圈”,面向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企業提供覆蓋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中試産業全鏈條服務,不斷打通成果轉化的堵點、難點,讓更多創新成果落地發芽,走向“生産線”。(溫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