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萬噸!樂至水稻豐收的背後……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9-09 15:46:23 編輯:曾青瑤 點擊:
時序更替,歲物豐成。金秋九月,樂至進入收稻季。今年,樂至全縣稻穀預計總産量達到10.7萬噸,機收率達到90%以上。
豐收的背後,是樂至建立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良”融合示範聯動機制,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選育優質高産品種,打造新時代更高水準的“天府糧倉”的不懈努力。
共夯基礎
建設高標準農田54.28萬畝
在樂至縣佛星鎮臨江社區稻田裏,平整、連片的稻穗隨風搖曳,沙沙作響,可謂“喜看稻菽千重浪”。
“自高標準農田投入使用後,這樣的‘千重浪’越來越多了。”臨江社區第一書記謝喬媛介紹,通過採取土塊“小改大”、道路“彎改直”、土壤“薄改厚”、地形“坡改梯”等措施,不斷提高農田綜合生産能力。
近年來,樂至縣堅決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實施“藏糧于地”戰略的重大舉措,始終以提高農業機械綜合生産水準為目標,以田間道路和主要排灌渠係為骨架,實現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農藝農機技術先進適用,使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與現代農業生産經營體系相適應。
截至目前,全縣共建設高標準農田54.28萬畝,新建(整治)排灌渠係268公里,田間機耕道路962公里。
“高標準農田的投入使用不僅增加了耕地面積,提高了機械化作業水準,耕作模式也由農戶‘小而散’的種田方式變為了種植大戶‘大而專’的經營方式……”謝喬媛説,高標準農田建設讓“望天收”變為了“高産田”。
擇“強芯”強管護
畝産增加約50-100公斤
如果説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那麼種子就是農業的“晶片”。
“選種時要注重産量和抗病性。”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站站長黃崗指著一根沉甸甸的稻穗介紹道,它們都是稻香杯優質品種,豐産性好。
近年來,為切實保障糧食安全,樂至選育優質高産品種,大力推廣具有發芽率高、籽粒飽滿,抗病抗倒伏力強特性的宜香優2115、川優6203等稻香杯品種,為鄉村振興提供了“芯”動能。
“這種稻子不容易得稻瘟病,産量也相當的好。”寶林鎮萬斤溝村一村民説,“畝産增加了大約50-100公斤。”
此外,為確保農産品的品質安全,樂至選派25名農技專家深入田間“把脈問診”,指導水稻病蟲害防治;大力實施IPM綠色防控示範園區建設,採用物理和化學防控相結合的方式,噴灑高效低毒生物農藥,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和性誘裝置誘殺水稻二化螟、稻飛蚤,實現了水稻結穗率高、無農藥殘留、病蟲害少。
“IPM的核心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通過高效的綠色防控技術,實現對病蟲害、雜草等農業災害的有效控制。”黃崗介紹,截至目前,樂至全縣已建立寶林鎮萬斤溝村、石湍鎮毛家坪村、東山鎮龍鳳村在內的三個IPM綠色防控示範園區,並以園區為示範引領,逐步輻射到其他村(社區)、鄉鎮(街道),不斷提高農産品的品質安全和環保性。
省成本
機收率達到90%以上
近日,東山鎮龍鳳村村集體組織收割隊搶收稻穀,確保顆粒歸倉。
“從利用高速插秧機插秧、無人機噴灑農藥到聯合收割機收割,機械化使我們節省了不少人力、財力。”種糧大戶劉連國介紹,從翻地到收割,全程機械化操作讓種糧不再是一門苦差事。據統計,今年全縣11家農機專業合作社、10家社會化服務組織投入共計0.8萬餘臺次新型農機參與今年的稻穀秋收。
“以前一畝地要四個人做一天才能完成,現在機械收割只需要一兩個小時,極大地節省勞力和成本。”盛池鎮埝田溝村村民羅長書説。
近年來,樂至通過水稻直播、機插秧等全程機械作業,讓項目區農作物綜合産量提高10%以上,畝均節本增效400元—500元。
“我縣今年共種植水稻21萬畝,預計9月中下旬全部收割完畢。”樂至縣農業農村局農機站工作人員姚兵表示,截至8月31日,樂至縣水稻收割已完成80%,預計總産量達到10.7萬噸,機收率達到90%以上。
站在田野上,陣陣谷香沁入心脾,那是豐收和希望的味道……(文/唐文瑞 圖/姚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