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少城國際文創谷管委會、青羊區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主辦,成都天府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承辦,青羊區社治委支援的“文化賦能源城煥新”合作機遇分享會成功舉辦,文創産業知名學者、文博行業專家、文化類及數字技術類頭部企業家齊聚青羊區非遺博覽園,聚焦“以文塑城、以文潤城、以文興城”,探索塑造“人文青羊”品牌的多元化路徑,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
行業專家齊聚 探討“人文青羊”發展路徑
在合作機遇分享會上,著名文化學者、重點文化和科技企業負責人結合青羊文化本底,圍繞文脈賡續、以文潤城和産文融合進行交流討論,探索“人文青羊”發展路徑。
“青羊區有很多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名人就在少城的街巷發生過很多故事,李劼人的著名三部曲大部分都在少城的桂花巷完成的,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曾孝谷曾經就居住在小通巷……在青羊少城片區的大街小巷都有文化遺産的分佈。”袁庭棟認為青羊區應該充分整合珍惜利用文化資源,腳踏實地就大有可為。
青羊區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旅遊與城鄉規劃學院副教授徐勝蘭認為可探索人民公園和祠堂街的一體化打造,把人民公園的流量引流到祠堂街藝術社區。
明堂創意工作區、NUART藝術節創始人于侃説,希望相關單位在出臺政策的時候圍繞産業的屬性和特點來落地。
在青羊區政協委員,維塔士(成都)電腦軟體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田立看來,文化産品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尤為重要,尤其是面對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更為重要,數字技術與文化産品的結合潛力巨大。
佈局好數字經濟、做好數字文旅、歷史建築的活化利用、打造數字博物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在互動討論環節,青羊區政協委員、文創企業和科創企業負責人毫不保留,各抒己見,為“人文青羊”的發展建言獻策。
42個載體、數字文創空間、Citywalk等項目發佈
“地”是載體。近年來,青羊區正著力打造“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為此,區政協實施“文化賦能·源城煥新”工程,對源城範圍內可利用載體進行全面梳理,形成了潛力大、帶動性強的優質載體資源清單。
在活動現場,區政協城建資環委主任王渝發佈了可利用載體清單。載體清單分佈于文殊坊、寬窄巷子、天府廣場、杜甫草堂等多處歷史文化區域周邊有機更新載體,包括有老舊樓宇、閒置資産、城市有機更新、公園配套資産、閒置土地及商業資産,共計42個,合計建築面積約4.3萬㎡。
“産”是支撐。作為紮根青羊16年的文創企業,睿意高攀文創集團董事長劉睿發佈了“青羊X睿意數字文創金融共創空間”項目。
數字化是讓文化創意行業邁入數字經濟時代的鑰匙,劉睿介紹,該項目以文殊坊文創區頭福街66號為主要創新載體,將在這裡打造全國首個特色鮮明的數字文創的投資孵化共創空間,對外吸引文創資源聚集,對內實現文創産業集群,讓文創和商業真正實現相互成就。
項目以“投資+孵化”雙輪驅動,將平臺化的産業賦能作為運營及服務的核心能力,實現“內部孵化産業化,外部投資集群化,中臺賦能空間化”。希望通過5年時間,孵化一批具有全國影響、成都特色、青羊文化的一流數字文創企業,創造經典的創意作品,成為特色文創産業孵化的標桿。
做優青羊源城 形成“文化賦能源城煥新”共同體
從明堂創意工作區、028青年創意空間、文殊坊文創區到剛剛煥新歸來的祠堂街藝術社區,這些不斷上新的項目和有趣好玩的消費場景都是文化賦能源城煥新的樣本。作為成都文創業、美食業建圈強鏈主要承載地之一,總規劃面積約16平方公里的少城國際文創谷總體定位為“千年成都文脈彰顯地、國家級産業示範園區、國際金融和商務門戶”,是青羊區發展文創産業的主要抓手。自成立以來,少城國際文創谷重點聚焦文博藝術、音樂影視、創意設計、文化旅遊等産業發展方向構建産業體系,獲認定國家、省、市、區級文創園區12個,德必大陸寬窄WE、遠鴻同創匯等園區正持續培育。今年以來,圍繞推動文創産業數字化轉型,引進了中傳華夏、中科大腦等重磅企業。圍繞區委明確的“人文青羊”建設目標,少城國際文創谷一直將推動文化資源轉化、提升城市文化品質、促進産文融合發展作為重要課題,也期待更多力量加入進來。
這場合作機遇分享會正是這一願景的一次具體呈現,也是青羊區政協實施“文化賦能·源城煥新”工程的重要一環,更為接下來“文化賦能·源城煥新”的全面推進探索了有效路徑。(溫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