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司鑫銘自述從警故事:我對職業的熱愛與日俱增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29 10:56:59 編輯:鄧書琴 點擊:
那是個炎熱的午後,他站在廣福橋某商鋪門口,背著厚重的警用裝備,警衣已被汗水浸透,一邊舉著扇子為群眾扇風、趕走熱浪,一邊跟群眾不停説著什麼……他叫司鑫銘,是成都武侯公安雙楠派出所執法辦案隊民警,13年前,一張破舊的汽車票把他帶到了成都,由此開始了他的警察故事。

以下是司鑫銘自述:
2007年9月,我從甘肅政法學院畢業,在山東老家幾度徘徊,終覺無用武之地。於是2010年的一天,我收拾行囊,登上西行的汽車來到了成都,經過招警考試的層層篩選,順利進入成都武侯公安。記得到雙楠派出所報到的第一天,所長對我説:“刑偵隊工作基本覆蓋了公安工作的各個方面。你就先從執法辦案幹起,做好吃苦的準備!”自此,我便紮根在刑偵崗位,開啟了一段激動人心的人生旅程。
啥子?爪子?搞啥子?原來是一個意思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作為一名外地人,入警後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語言溝通困難,在和群眾溝通時,常常是他一股腦兒説他的、我雙手比劃著講我的,運氣好可能會有同事臨時過來充當我的“專職翻譯官”。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協調一對父子之間的矛盾,父親比較生氣,罵了孩子一句“砍腦殼嘞”,我立馬進入警戒狀態,命令家長蹲在墻角,還煞有介事地準備上前把人“按住”,同事見狀立馬過來解釋“砍腦殼嘞”的意思——語氣助詞,一句罵人的話而已。誤會消除的那一刻,我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真是離譜的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就這樣和群眾“雙手畫龍”了大半年,好幾次在值班接待、外出搜尋線索時還因為聽不懂四川話影響了工作效率,無奈之下我想出一個快速提高四川話水準的辦法——向所領導請示去洗面橋橫街執勤站崗,因為洗面橋橫街毗鄰武侯祠、錦裏景區,每天過往群眾上十萬,是個學習四川話的好去處。
那一個月,我抓住一切機會和群眾交流,幫助他們紓困解難,慢慢地,我操著一口不太標準的“山東四川話”也能和他們暢快地交流了。期間,每每遇到群眾問路或者他們有困難,我都能有效溝通、高效解決,不需要“翻譯官”,更不需要“雙手畫龍”了。

2012年5月,我在轄區某小區調查一起商鋪盜竊案時,圍觀群眾的對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隱約聽到他們説有人“衝殼子”(吹牛)、“茍得很”(吝嗇)、“假打”(虛偽)等詞語,連忙向群眾打聽詢問。原來,他們説的是轄區一名愛説謊又吝嗇的張姓男子,平日裏無所事事,幾乎全靠啃老,前段時間突然吹起了牛,説馬上要買輛小汽車,還要帶著家人去外地旅遊,沒想到前兩天張某果真開了一輛小汽車回家,現在正在和家人商量去哪兒旅遊,但當鄰居問他哪兒賺到的錢,他卻閉口不言。
被盜商鋪一夜之間被盜價值10余萬的煙酒,根據走訪群眾反映,張某就住在案發地附近,加上他最近一系列的反常行為——“會不會是……”一個想法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隨即帶著疑問找到了張某,在反覆詢問下,最終張某坦白了盜竊商鋪的犯罪事實,案子也完美告破。
貪念讓你“吞下去”,我非要你“吐出來”
自從獨自破獲了這起商鋪被盜案,“山東四川話”帶給了我極大的自信,我也在執法辦案的道路上開啟了一往無前的節奏:和同事們一起接處警、做筆錄、調查線索、分析案情、抓捕嫌疑人……

2014年9月,我和同事研判兩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時,發現有一名“職業投資人”長期混跡在各類“微信投資群”,在投資平臺上線初期積極拉攏“群友”投資,平臺崩盤就提前撤出跑路,給群眾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當我對這條線索進行深入調查後,嫌疑人丁某進入了我的視野。經過進一步調查,我和同事發現丁某長期賦閒在家,近年來參與過好幾起“投資”項目,期間還結識了一群“職業投資人”,彼此以微信群相互聯繫,有新的“投資項目”上線時,便相約向他人推廣。2014年8月,丁某在“圈”了100多名群眾共計1200余萬元後解散了“投資群”,隨後便杳無音訊。
後經過2個多月的偵查,我們終於找到了丁某的住址,並奔赴河南洛陽將丁某抓捕歸案,現場查獲10余部手機,每個手機上都有一個微信號,每個微信號都加入了大量的投資群。在大量證據面前,丁某最終坦白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接下來,就是和丁某就退贓問題的正面交鋒。面對我的訊問,丁某以騙來的錢已經揮霍了、國外打牌輸了、網上投資虧了等理由搪塞。
3個月時間,1200多萬,全部沒了?反正我是不相信的。於是,我多次前往洛陽市核實丁某近期的活動軌跡,發現丁某並沒有打牌的愛好,近半年更沒有出境的記錄,更不可能拿錢去投資網上的買賣,所以丁某所給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在看守所,我一語戳破丁某的謊言,丁某也明顯慌了,緊張兮兮地讓我拿來紙和筆寫起來。我拿過來一看,好傢夥,一張A4紙上寫了50多個人名。丁某説,他把騙來的錢揮霍了100多萬後,剩下的錢全部交給了親戚們保管,就怕有一天被抓了出獄後還有錢過日子……
經過我和同事的共同努力,直到2015年底,丁某將藏匿于親戚家的1060萬元全部退還給了受騙群眾,剩下被揮霍掉的100余萬元,丁某也表示會盡力償還。
説走就走的“旅途”——穿越風雨的抓捕
作為執法辦案警察,出差是家常便飯。這些年來,雖説我的出差足跡遍佈了大江南北,但翻山越嶺,卻無心看風景。你要問我走過的每個地方的特色是什麼,那抱歉,我是真的不知道!警察出差哪有那麼多風景可以看,我們接觸最多的是各地的公安機關,“參觀”最多的是各地的看守所。時常是夜以繼日地趕到目的地,前腳抓到嫌疑人,後腳就登上返程的列車。

今年5月,我們在省廳、市局和分局的統一部署下,奔赴廣東省佛山市、廣州市、深圳市等地抓捕一起公安部掛牌督辦特大電信詐騙案的犯罪嫌疑人。
廣州的早晨陽光猛烈,在嫌疑人居住地蹲守了一夜後,看看手機快7點了,我便和同事準備找地方吃點早飯再繼續。同事邊吃早餐邊和我開起了玩笑,説我是分局新晉的“出差專業戶”——是啊,為了偵破這起電詐案件,僅今年上半年,我就跑了3000多公里,昆明、貴陽、長沙、南昌直至現在的廣州……從西到東跑了個遍。但出差在外的日子根本沒有上班、下班時間概念,都是“連軸轉”的調查取證或是蹲點守候。吃不好、睡不好都是次要的,關鍵是壓力大,生怕疏忽大意讓犯罪嫌疑人成了漏網之魚,每天一睜眼就是絞盡腦汁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處。新聞報道裏的“案件調查”4個字背後,其實是一幀一幀的監控比對,是幾天幾夜的蹲點守候,是無眠無休的分析研判……我和同事們正是通過這樣的“案件調查”,在接下來的20天裏成功將9名電詐犯罪嫌疑人悉數抓獲。當押解嫌疑人踏上返回成都的列車那一刻,我和同事相視而笑,我想這就是警察們出差最大的快樂吧!

十三年從警路,從最初的警隊新手,到如今的辦案能手,歲月帶走的是青春、稚嫩,沉澱的是力量、信仰,我發現我對警察這個職業的熱愛與日俱增,我對自己的選擇也更加堅定無畏。(成都武侯公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