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支援“四類地區”振興發展,將建立“1+1幫1”新機制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17 11:03:02 編輯:戚譯升 點擊:
8月15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國有企業支援“四類地區”振興發展新聞發佈會。
會議指出,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民族地區、盆周山區是四川區域發展的突出短板和推進共同富裕的薄弱地區。為加快推進“四類地區”振興發展,四川明確了實施欠發達縣域結對共富行動,並提出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示範帶動作用”,增強振興活力。

據了解,今年8月1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民族地區盆周山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對“四類地區”振興發展作出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強調要實施欠發達縣域結對共富行動,明確要求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示範和帶動作用”,助力推動“四類地區”特別是欠發達縣域振興發展。
為全力支援“四類地區”振興發展,馮文生表示,四川將建立國有企業“1+1幫1”機制即“一戶中央在川企業+一戶地方國有企業”結對幫扶1個欠發達縣,並從擴大産業投資、深化企地合作、組建振興發展基金、延伸拓寬流通渠道、助力鄉村振興、培育人才隊伍六個方面推動國有企業助力“四類地區”振興發展。
一是積極擴大産業投資。以“股權合作、聯合開發、就地註冊、互利多贏”模式,培育和壯大一批現代化特色産業項目,助力建設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綠色低碳産業集中承載區,推動重要工業領域布點、連線、擴面。加大佈局特色農産品産地初加工和深加工項目,積極發展川糧油、川畜、川菜、川果、川茶、川竹、川藥等特色産業,支援或共建一批現代農業産業園。聚焦內聯外暢,著力改善交通出行、電力保障和資訊通信能力,助力欠發達縣域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積極幫助有條件的縣域開發旅遊資源,帶動和推進特色旅遊經濟發展。堅持因地制宜,量質並重,推動三産融合發展,助力構建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旅則旅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二是深化企地戰略合作。深入推進“國企市州行”,推動國有企業産業、技術、人才等優勢與欠發達縣域資源稟賦相結合,圍繞欠發達縣域水風光油氣、礦産等優勢資源的勘查開發、整合利用、遞進升級和産業延展,深挖企地合作潛能,緊貼符合當地産業規劃、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符合産業發展方向、符合市場化運作要求,積極參與優勢資源綜合開發,力爭在清潔能源利用、礦産資源開發、原材料加工、産業集群打造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助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是組建振興發展基金。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放大功能,支援國資國企採取市場化手段與欠發達縣域共建“振興産業發展基金”,為欠發達縣域産業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援。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清潔能源開發、文旅項目建設等領域共同探索推動設立産業引導基金和綠色低碳發展子基金,加快項目孵化落地。堅持産業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範風險的原則,引導各類資本、技術、項目、資訊等要素資源向欠發達縣域匯聚,向特色優勢項目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中,加快形成欠發達縣域“基金+産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四是延伸拓寬流通渠道。依託國有企業物貿服務平臺、商貿流通平臺、電商推廣平臺,積極開展産品推介和對外貿易,幫助構建優質特色産品內外流通網路,拓寬銷售渠道,帶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在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統籌農産品生産地、聚集地、銷售地市場,積極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支援倉儲、冷鏈、烘乾等設施建設,培育産銷冷鏈集配中心,打造一批縣域批發市場、商品集散中心和物流基地。充分利用西博會、進出口商品展、農博會、熊貓消費節等會展開放平臺,組織幫扶地區積極參展參會,多渠道搭建展示宣傳平臺,提升區域經濟和文化的吸引力。
五是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鼓勵支援國有企業在整村風貌打造、文化遺産遺跡保護、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打造等方面獻計獻策、出資出力。充分借鑒企業文化培育的方式方法,幫助欠發達縣域脫貧村提煉具有鄉土氣息濃郁、催人奮進向上的價值觀文化,搭建鄉村文化宣傳平臺,製作傳承載體,推進文明村風、淳樸民風和良好家風的培育和建設。
六是鍛造培育人才隊伍。著眼培養懂經濟、會管理、善決策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組織欠發達地區業務骨幹到國有企業頂崗鍛鍊。依託國有企業管理資源,將公司化運營模式、多元化生産方式、多樣化增收模式“注入”欠發達地區産業培育和項目打造全過程。引導欠發達地區新型職業農民接受涉農高等職業教育,支援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和家庭農場經營者參加職稱評審、技能等級認定。(杜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