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場主體感受 四川天府新區98條舉措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11 10:15:53 編輯:張夏桐 點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産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一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頭號工程”來抓。

2023年新年伊始,成都圍繞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三個關鍵詞,持續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印發《成都市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舉措》並在1月30日正式實施,標誌著成都營商環境5.0改革正式開啟。今年上半年,四川天府新區聚焦“三化”營商環境建設方向,堅持重點改革為牽引,實際問題解決為抓手,以過程跟蹤為路徑細化完善管理臺賬,定期調度,限時反饋。近日,新區營商環境5.0政策《四川天府新區營商環境改革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正式印發,推進八大改革行動、98條工作舉措,推動營商環境建設走深走實。
堅持問題導向
98條改革舉措加快實施
地區生産總值連續跨越3個千億台階,增長至4532億元,綜合實力進入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其中直管區常住人口突破90萬人,累計落戶青年人才居成都市第一;今年一季度,四川天府新區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增長6.2%,直管區增長9.1%,增速居成都市第二……

出臺“穩增長十條”“紓困解難十條”,2022年以來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47億元,惠及市場主體超17萬戶(次),幫助企業爭取各級各類企業經營、融資貸款等政策資金30.45億元,幫助48個項目爭取預算內資金7.433億元,幫助企業爭取貸款21.48億元,為2.8萬家參保單位減少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支出1.73億元。
6月1日,四川天府新區企業發展大會舉行。天府新區開誠佈公,向企業家“喊話”,主動公開一系列聯繫渠道,真誠邀請企業家針對營商環境建設多批評指正、溝通交流、建言獻策。
7月18日,四川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在“青春大運”專場發佈會上介紹稱,新區建設企業服務中心,搭建“一企一專員”企業服務體系,今年以來,已落實143名部門專員對接服務629家“四上”企業,337名街道專員服務“四下”企業,累計走訪服務企業1150家次,讓企業在新區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發展。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作為潛力無限、大有可為的沃土,四川天府新區經營主體個數從2014年的2.14萬戶增長至目前的超過12萬戶,“四上”企業從183家躍升至626家,天齊鑫隆、四川銀行等一批企業從四川天府新區出發走向全國和全球,塑造起新區産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堅持服務導向
從企業不滿意的地方改起
“希望對於新入駐新區的企業,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有專門的企業服務人員,以便及時諮詢”“因本企業涉及較多退役軍人,希望新區負責退役軍人管理、服務的部門能夠給於較多關注”“公司此前落戶在新區集群地址上,現在欲將總部實體遷移至新區,需要1000-2000平米載體,希望政府可否提供相應的載體資源”……
7月28日上午,天府新區“蓉易見·湖畔聽音”企業座談會(第五期)現場,22名營商環境觀察員受聘,以自身的感受暢談對新區營商環境的意見及建議,助力新區營商環境建設。屆時,觀察員將積極參加新區組織的督查、暗訪、調研及座談等各項營商環境建設活動,對新區黨政機關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工作作風等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工作進行監督;發現新區營商環境建設中存在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為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建言獻策。

今年以來,天府新區已舉辦五期“蓉易見·湖畔聽音”政企交流活動,共有70余家市場主體參與活動,收集訴求115個,主要涉及政務服務、政策兌現、企業服務、人才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蓉易見·湖畔聽音”企業座談會只是天府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從企業不滿意的地方改起,促進政企交流,創新政企交流新模式的舉措之一。
今年以來,新區持續向社會公開收集新區企業、個體工商戶及企業員工的問題困難及相關意見建議,不斷豐富“12345親清線上”服務內容。截至目前,通過12345熱線平臺受理企業訴求1680件(含線下活動),解決率92.98%,平均滿意度97.74%。依託“成都蓉易享”政策找企業智慧服務平臺、“天府新區企業服務平臺”等,力爭實現涉企服務一鍵直達,政策精準匹配,市場資源有效銜接,今年以來,通過“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兌現企業政策資金2800余萬,佔上半年産業兌現資金約30%。另外,天府新區還探索建立“項目專員+要素專管員”雙服務機制,重大項目平均建設週期較之前縮短整整6個月……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企一專員”服務工作制度。這一制度堅持以企業為本、以服務為先,通過建立“一企一專員”工作制度,及時準確把握企業真實需求,強化政策落地和責任落實,研究解決企業困難和問題,促進新區企業服務體系更加健全,長效機制更加完善,政策措施更快落實,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堅持過程跟蹤
力求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
近年來,天府新區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充分發揮人才工作在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更多優惠的政策條件,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留住人才,有力激發人才效能,推動人才工作創新與優化營商環境互融共進。
在四川天府新區企業發展大會上,還發佈了人才支援政策並進行了解讀。其中,天府新區將設立1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援人才和團隊引進培育。據介紹,近年來,天府新區累計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853人、團隊23支,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此次發佈的人才新政,實現從拼政策、給優惠的“1.0版”,搭平臺、給機會的“2.0版”向優平臺、營生態的“3.0版”迭代升級。
人才匯聚,就業為先。就業可以説是民生之本、發展之源,不僅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而且關係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為了破解就業資源供需矛盾,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助推公園城市先行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天府新區搭建上線“樂業天府·就業集市”平臺,致力提升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能效,打造具有示範性作用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樣本。

“‘樂業天府·就業集市’是一個全方位的服務平臺,為企業端提供了多項便利服務。”成都洋湃科技有限公司的HR李女士表示,通過該平臺可以及時查看各類招聘會的資訊,並報名參加線下招聘會,甚至可以免費發佈職位、獲取求職者簡歷等。“目前我們公司的招聘需求在15人左右,參加線下招聘會的詢問人數達10人,收穫4份簡歷,成功入職1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招聘成本,解決‘招人難’問題,希望它能為更多的企業和求職者提供服務。”據悉,該平臺目前已籌集崗位4000余個,並實現崗位智慧推送。

除了人才支援政策和就業服務平臺外,為推動營商環境取得成效,今年以來,天府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各項工作——
依託天府中央法務區,匯聚調解、公證、仲裁和外國法查明、翻譯等多元法律服務資源;在天府中央法務區揭牌成立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引導當事人在訴訟、調解、仲裁程式之間順暢銜接,推動涉外商事糾紛的實質化解決。
總結梳理新區政府採購實踐中的常見、典型問題,創新制定“四類”負面問題清單,規範採購人當事人行為,從源頭減少了爭議和糾紛。創新推出“天府e融碼”,累計收集98家企業121條融資需求,幫助企業獲得融資1155.2萬元,獲得授信1624萬元。依託新區債權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優化“政府+擔保+銀行”風險共擔模式,推動成都銀行等4家合作銀行向新區近700家市場主體發放貸款金額11.32億元。
探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分級分類抽查,制定和認領“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任務56項。運用“數字員工”,逐步推進15項涉稅業務標準化智慧化辦理,高效響應納稅人辦稅需求。運用稅收大數據,打造“納稅人精準畫像”項目,洞察分析納稅人繳費人辦稅繳費需求和行為習慣,精準提供納稅服務供給,提升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和稅法遵從度。
據悉,下半年,四川天府新區將緊扣高品質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公園城市先行區項目攻堅年的工作主題,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等大事”“一號工程”,充分發揮統籌牽頭作用,加快推動各項改革政策落地落實。(溫彩苓 冷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