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鎮火龍節,在全國龍文化活動中獨樹一幟是中國舞龍文化的一個傑出代表,具有悠遠的歷史淵源和濃厚的文化底蘊。起源於清同治時期的“燒火龍”是分水嶺鎮的傳統民俗,代代相傳。
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分水嶺鎮“火龍節”從清同治二年開始,歷經百餘年的歷史沖刷和選擇,已形成了固有的程式,包括開光、請水、回娘家、拜年、排街、灌龍、燒龍和送龍8個儀式,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燒火龍活動為載體,蘊涵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綜合川劇、花槍、花船、快板、燈謎等諸多傳統文化內容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火龍的製作工藝:火龍由竹材、綿紙和特殊繩筋精工扎制而成,結構為“四部九節”,“四部”即龍寶、龍頭、龍身、龍尾。龍寶直徑約為40釐米,嵌于直徑50釐米的飾有彩綢花式的寶架中,既可轉動又可飾燈;龍頭高昂,威武雄壯,龍眼大而有神;龍身長22米,分為勻稱的九節,舞龍燈燒火龍時,每節下面的竹木柄由一名藝人操持。每年製作兩條火龍1條彩龍。每條火龍,需要兩班人替換舞動,加上鼓樂手、龍蝦、金魚等,整個隊伍有100余人。
火龍節表現了分水嶺人征服大自然、開創幸福生活的信心、智慧和力量,寄予了祈求豐年,人畜平安的美好願望。每年從農曆正月初八立燈桿開始,天天舞龍,正月十五夜間“燒火龍”達到高潮,到正月十六“送龍上天”結束。
2月5日,中國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在江陽分水傘裏景區的非遺民俗盛會上,金黃色的“火龍”上下翻飛、左挪右騰,閃爍的鐵花如瀑布般從夜空中傾瀉而下,營造出“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盛景;驟雨落珠鼓點密,鑼鏢一聲響驚雷。伴隨著喧天鑼鼓,紙扎的火龍在人群中穿行,引得觀眾陣陣驚呼。遊龍洗巷,蜿蜓翻騰,在漫天煙火裏,火龍上下翻飛,時而盤旋交纏,時而並駕齊驅,氣勢磅磷,動人心弦。青龍執春,在現場的歡呼聲、煙火聲、相機快門聲裏,祈禱著新年風調雨順,萬事祥和。“打花打花,越打越發!”隨後的打鐵花更是精彩紛呈。工匠師傅們將融化的鐵水高高拋起隨後用力拍打,直擊長空,剎那間激起層層飛花。壯觀如密布星辰,耀眼如燈火流光,像是瀑布從高處奔涌而下,又像星河在夜空中流淌,炫彩奪目,美輪美央。砸落在地面,鐵水四散,激起遍地銀花,為市民呈現出“火樹銀花不夜天”的視覺盛晏
分水嶺鎮火龍節于2008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燒火龍”是每年分水嶺鎮春節的保留節目,正月十五晚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