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素養與技能”看四川 | 網路安全大咖張瑞冬:反詐工作的重點是提升大眾數字素養

來源:封面新聞 時間:2023-07-19 17:24:20 編輯:張嘉鈺 點擊:
7月5日,位於上海的朱先生接到了一通來自本地的電話,對方號稱是公檢人員,在長達36分鐘的通話中,對方以朱先生“個人資訊洩露”為由,要求他向指定銀行賬戶轉移財産。而這一詐騙通話被遠在1900多公里外的一家成都網安公司監控到,客戶人員迅速致電朱先生,提醒他注意防詐。
這家公司就是成都無糖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糖資訊”)。近年來,數字産業發展迅猛,以網路安全為主營業務的資訊安全企業也在快速發展壯大,無糖資訊便是其中之一。公司創始人張瑞冬,從“中國第一反詐騙駭客”到如今的反詐衛士,帶領團隊專門向網路犯罪“開炮”。

張瑞冬
隨著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不斷推進,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正日益成為國際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關鍵指標。當前,四川省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系列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奮戰在網路安全一線的大咖,張瑞冬認為,大部分人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對網路安全的認識也比較淺,所以提升全民數字素養是非常有意義且重要的。
從反詐駭客到反詐衛士
平臺一年發送詐騙預警超3億條
無糖資訊位於成都武侯區,公司名取自“讓網際網路更加清爽,讓網路無糖化”之意,這是張瑞冬創立公司的初衷。

無糖資訊
走進公司記者看到,走廊墻上的“反詐地圖”數據大屏異常醒目。螢幕上顯示了全國範圍內詐騙電話的通話數據,以及地點分佈等都清晰呈現。與此同時,公司最核心的阿斯巴甜攻防實驗室,公司頂級的“反詐駭客”們也正積極與詐騙人員博弈。
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3年7月5日,該預警平臺共發送電詐預警3.64億條,網詐預警4.24億條,平均一年發送詐騙預警超3億條。其中,網詐詐騙類型最多為“兼職刷單”,詐騙佔比高達60%。

電信網路詐騙預警SAAS服務平臺
2017年,張瑞冬頂著“中國第一反詐駭客”的名頭創業,如今公司已成為全國網安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而這一切竟源於張瑞冬母親的一次被騙經歷。
2017年,張瑞冬突然接到了母親從內蒙老家打來的電話,滿心焦慮地問兒子是否在做洗錢的黑生意。彼時的張瑞冬是中國駭客圈知名的大神級人物,但母親並不清楚兒子在幹什麼。原來,當天張媽接到了一個“國安局”打來的神秘電話,説她的身份證被人偷偷在廣州開了銀行卡,已經做了很多洗錢的犯罪活動,要被抓判刑。
她立刻聯想到自己的兒子,神秘的工作加上每幾個月就往家裏打錢,於是張媽為了給兒子“減刑”,便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在電話裏的指示,打過去3萬塊錢,冷靜過後又來詢問兒子。張瑞冬聽完就知道母親被電話詐騙了,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聚焦網安領域創業。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張瑞冬已經開始創業,是資訊安全大數據行業,並拿到了上千萬元的融資。面對網路犯罪的高發態勢,打擊犯罪的道路是一個零和博弈的過程,張瑞冬希望將自身掌握的技術轉化成成熟的産品和工具,用更高效的方式支援案件的成功辦理。

公司辦公區
數字時代網詐形勢嚴峻複雜
提升全民數字素養非常關鍵
近年來,數字化浪潮席捲了社會的多方面,詐騙手段也隨之不斷翻新花樣,尤其是日益增加的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活動等。而張瑞冬和他的團隊每天都在與各種詐騙方式打交道,“網路詐騙手段不斷更疊,他們擁有先進的設備、嚴密的業務流程和成熟的體系,即便在嚴格的國家監管面前,網路詐騙也防不勝防。”
“比如最近比較火的用AI技術製作換臉視頻、合成聲音,冒充親友、同事進行詐騙的手段。”張瑞冬表示,他也用自己的聲音樣本做了幾個模型,基本可以達到100分的效果,但這個前提是需要大量的樣本素材,並不是網上所言幾句話就能完全模擬。
但另一方面,一些非常基礎的詐騙手段依然有大量的群眾被騙,在張瑞冬遇到的案例裏,這一類佔了大多數。
“我們現在碰到的大量案例來看,很多受害者都是因為自己對網際網路的認識不夠,或者對數字經濟、數字生活等領域認知缺乏,進而導致詐騙的發生。”張瑞冬提到,他曾遇到過一個讓他很難受的案例,詐騙犯做了一個網站發給受騙老人,從而進行詐騙,老人在做筆錄時説,對方有網站那一定是值得信賴的正規組織。
“事實上,不僅是老人,我們都有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這就造成一個‘資訊差’,騙子就會利用這些資訊差進行詐騙。”張瑞冬説道,因此最重要的是在於提升群眾整體的數字素養和認知,比如此次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活動就很有意義。
因為母親的受騙從而走上反詐道路的張瑞冬更理解詐騙形式的底層邏輯,也正因此,在不斷迭代科技反詐手段的同時,他也在做著提升民眾識詐防騙意識的工作,“反詐的重點是提升大家的數字素養與認知。”張瑞冬認為,識別詐騙是保護自身財産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梁家旗 見習記者 姚瑞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