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時節,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文武社區5組龍蝦基地的成片水塘中,小龍蝦正爭先恐後地“爬”上了岸,開啟今年新一輪的餐桌稱霸。
作為成都西南地區一家專業從事小龍蝦繁育、養殖、果蔬菜種植、設施設備齊全的現代農業觀光生産基地,如今憑藉實力和驕人成績,對小龍蝦的價值重新進行了定義。
先來看一組數據:雙流黃水文武社區小龍蝦養殖面積,2015年50畝、2016年70畝、2017年90畝、2018年90畝、2020年120畝、2023年發展到200畝,稻蝦餐飲及鄉村原生態體驗旅遊綜合産值400萬元,為文武社區5組農民增加收入40萬元,120名群眾實現增效增收,每人平均增收1400元以上,直接帶動26戶農戶在小龍蝦産業中實現穩定增收。
近年來,文武社區利用溝渠濕地的生態優勢,將稻蝦種植面積從50畝擴大到200畝,並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産業,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了,生活富起來了,幸福感大大提升了。該社區也先後獲得省級衛生村、市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社區、市級文明村、市級水美鄉村示範村和市級四好村等榮譽稱號。
“新農人”:回鄉“掘金挖銀”
眼下,文武社區的小龍蝦、葡萄、李子正值上市旺季。老闆伍志祥忙著聯絡客戶。
“説來很不可思議,我最早開啟小龍蝦創業是與自己的徒弟代先生,湊了35萬元起步的。”高中畢業後,伍志祥在工廠做過工,後來摸索著幹起了維修家電、維修電腦,再到開起了面積達500多平方米的“智慧電腦城”,伍志祥儘管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他心中,始終沒有忘記年少時埋下的“感恩父老鄉親、回報社會”的家鄉情懷。
2014年4月,一次偶然機會,伍志祥回到家鄉,在文武社區黨總支書記的提議下,其“要以實際行動支援家鄉發展”的想法更加迫切。“我能夠做些什麼項目來帶動鄉親們增收呢?”在網上充分調研和多方實地考察後,伍志祥發現養殖小龍蝦有市場,前景較好。當年6月,他與徒弟投入30多萬元,承包並改造了50多畝水洼地、低産田,開始養殖小龍蝦。
“我不能光顧自己發家致富,還要帶動家鄉的父老兄弟一起發展。我租賃鄉親們的冬水田、水洼地、低産田,除了保證土地流轉農戶每畝一年凈得750斤大米,還解決了30多個鄉親就近就業問題。”
有著一股拼勁的伍志祥不斷向各地稻田養小龍蝦的能人請教,參與培訓學習,漸漸摸準套養的訣竅。如今,他探索出一套稻田養蝦流程——“開春龍蝦出洞甩子,我們在少量投喂後開始撈苗,過一個半月左右開始捕撈,一直到八九月份。水稻成熟就收,確保優質。”
除了用心養殖,伍志祥還四處奔走,聯絡團體客戶到府體驗。他算了筆賬,一畝水田的小龍蝦能賣3000~4000元,“如果行情好,加上水稻收入,一畝水田的年産值接近萬元。”
“現在遇到的唯一困難,就是受多方影響,餐飲業經營不穩定,龍蝦銷售也受限。我想通過多開展體驗活動、增加每天免費搶魚活動,聚集人氣,實現更好的收入。”伍志祥計劃進一步擴大種養面積,打出自己的水稻和小龍蝦品牌。
村幹部:依託秀麗風光建設牧馬水鄉
文武社區位於雙流西南,西與成新蒲快速通道毗鄰,北臨天保大道、南臨規劃中的天溫都快速路,轄區內主要道路富民路、文昆路、田林路、牌坊路等預計將在今年內完成道路“白加黑”處理,交通十分便利。文武社區將水美新村建設作為保障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打造水景觀,大力改善水生態環境,打造“農業+”的新型産業形態示範點,全力推動“牧馬水鄉、十里櫻桃”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一、三産業有機融合,大力構建“優、富、美”的農業特色發展新道路,帶動了農民增産增收。
文武社區水美新村建設點位位於文武社區5組,與楊柳河白頭堰支渠相鄰,白頭堰水質清澈,周邊自然生態環境優美,主要水系常年水質保持在Ⅲ類。據該點位水資源、水生態特點、水文化底蘊和水景觀特色,文武社區以水美新村建設為契機,整合新村配套道路建設、農業園區提升項目和住建交道路“白+黑”項目四方資金,結合白頭堰水生態環境及地理優勢,集中打造文武社區水美鄉村。提升整治塘堰200余畝,提檔升級園區産業門頭2處、圍擋500余米,修建生態溝渠168米、臨水綠道360余米、倣大理石護欄50余米。將生態灌溉用水引入新村,不僅治理了水系也增加了水景觀、重現小橋流水的川西風情,將密不透光的綠植圍墻改造成通透生態原竹籬笆圍擋,把水“亮”出來,描繪出一幅“村在景中,景在水中”的美麗新村畫卷,讓居民茶余飯後漫步心情更舒暢,增加了群眾的幸福感,也讓外來遊客增強了體驗感,真正把社區建設成創新公園城市示範區鄉村表達。
文武社區利用臨水優勢,制定並全力推動“牧馬水鄉、十里櫻桃”體驗農業園區建設,建成了龍蝦基地、櫻桃部落、春燕家庭農場、鴻鑫家庭農場等多家現代農業觀光園。社區中國良種櫻桃種植面積達到400畝,稻田養蝦規模達到200畝,通過引進品種和新技術,小龍蝦垂釣從4月初延長到9月底,櫻桃採摘週期從3月底延長到5月初。每年3--9月份櫻桃採摘季、小龍蝦垂釣季社區車水馬龍、一片興旺,日均遊客量超2000人,人氣聚集還帶動了食用菌、蔬菜和花木等種植業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當地一、三産業融合發展。循著生態興村的路子,文武社區未來將圍繞稻田養蝦豐富産業形態。“遊客對旅遊産品的多元化多樣化需求日益增長,為長遠發展,我們會進一步研究提檔升級方向,拓展思路,引進專業人才,共謀文武發展。”袁建強説。(楊顯雲 宿丹 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