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區開展《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條例》主題宣傳活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7-07 16:30:11 編輯:曾青瑤 點擊:
2023年7月7日,金牛區在新金牛公園開展《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條例》主題宣傳活動。近年來,金牛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深入踐行《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條例》,圍繞金牛區委“1520”總體發展思路,加快推進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深化“一心兩軸三片”公園城市空間佈局,先後展現了新金牛公園前區廣場與天府藝術公園高效連通的“金牛速度”,打造了府河攝影公園、臨水雅苑等公園城市建設“金牛樣板”,擦亮了撫琴西南街、星科北街、面街等城市有機更新“金牛招牌”。一大批環境優美、特色鮮明、場景多元的優秀作品梯度呈現,為推動金牛加快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街 汪堅平 攝

一、靚麗呈現公園綠道
2021年以來,金牛區圍繞公園城市建設,以“兩山八水三楔”為生態骨架,積極塑造“藍綠交織、舒適棲居”的城市界面。

環城生態綠道 溫建軍 攝

(一)實施“百個公園”示範工程。
2021年以來,全區新增高顏值、高品質公園16個,國賓茶花、錦江九里、鳳凰山片區及九道堰片區4大公園簇群逐步顯現。
(二)加速綠道形態成網、功能成勢。
高品質優化以“一軸兩環三帶”區域級綠道和“五縱三橫”城區級綠道為主的三級綠道體系,2021年以來,已累計建成三級綠道99公里。
(三)開展“生態惠民”細胞工程。依託橋下空間、街角轉巷,積極打造小遊園微綠地和“金角銀邊”示範場景。2021年以來,全區累計建成小遊園微綠地13個,“金角銀邊”示範場景56處,新增立體綠化面積3萬平方米,以散狀塊綠為輔助的城市綠化穩步提升。
二、全面推進林長制工作落地落實
(一)建立責任體系。深入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建立林長制的要求,全面提升公園城市生態系統功能,根據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推行建立林長制的實施意見》精神,金牛區于2021年12月10日印發《關於全面推行建立林長制的工作方案》,初步建立了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以及區、街道、社區三級林長體系,同時設立區、街兩級林長制辦公室,設立各級林長144人、管護員及監督員180人。

會議現場

(二)形成長效機制。金牛區以推行林長制為契機,形成區林長辦牽頭、“一長兩員”站崗放哨的機制,加強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和執法監督,穩步推進林業行政執法改革;同時強化部門聯動,嚴肅查處亂砍伐林木、亂佔用濕地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違法調運疫木等案件,嚴肅打擊破壞林業生態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常態化開展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與監測,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機制,高標準養護轄區168株古樹名木,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遠低於省、市控制指標,違規毀綠損綠事件數量明顯下降,融合共生的自然生態本底更加堅實。2021年以來,共計救助畫眉等野生動物17隻,實施森防檢疫檢查30次,搶救掛牌古樹名木5株。

新金牛公園

三、加速城市有機更新
(一)老舊小區成片改造
2021年以來,已啟動250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投資5.02億元,惠及居民3.1萬戶,其中2023年實施的87個點位正在加快推進。
(二)特色街區有序實施
2021年以來,共啟動10條特色街區(街巷)建設。總投資5.04億元,截至目前,均已呈現。
四、統籌實施成片更新
(一)棚戶區改造
2013年至今,金牛區共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30個,涉及總戶數12590戶,搬遷面積約111.19萬平米,完成投資約184億元。
(二)舊城改造
近年來,實施舊城改造項目24個,涉及總戶數10290戶,總搬遷面積約110萬平米,總投資額約416億元。其中:政府主導項目4個、地隨房走項目2個、企業自主改造項目16個。
(三)首個城市更新項目落地
為落實“高起點策劃成渝雙城門戶商圈”戰略部署,高品質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金牛搶抓先機,成功申報鐵路總部片區項目納入成都首批城市更新項目,該項目總佔地面積約451畝,預計總投資約59億,其中保留區域約194畝,改造區域約47畝,搬遷區域約210畝。該項目正在開展私産住戶資金兌付、公産簽約、舊房拆除、地塊上市等工作。

活動現場

《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條例》
2021年8月6日,成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佈《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自2021年10月1日起執行。
出臺背景:為了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城市綠化條例》《四川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條例。
條例要點:《條例》從生態本底、空間格局、綠色低碳、價值轉化等方面詳細闡釋了如何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天府藝術公園 顏傑 攝

關鍵詞一:生態本底
1.依託自然保護地、生態廊道、天府綠道、天府藍網以及全域公園體系等構建山水林田湖城為一體的生態基礎。
2.有序推進、逐步成網,形成覆蓋全域的區域級、城區級、社區級三級綠道系統。各類公園場景接入綠道的連通率應當達到100%。
3.通過實施低效林改造、園林綠化以及綠道建設等措施,推進全域增綠。至2035年:
●森林覆蓋率不低於43%;
●城市建成區綠地率不低於40%;
●綠化覆蓋率不低於45%;
●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
●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90%;
●林蔭路推廣率不低於85%。
關鍵詞二:空間格局
1、遵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管控邊界,統籌佈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形成一山連兩翼的空間格局和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的網路化市域空間結構。
2、堅持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理念,以綠色空間為底色、功能組團為單元、綠道體系為脈絡、山水田園為景觀、歷史人文為特質、公園街區為場景,呈現新型城市空間形態。
3、按照全域性、系統性、均衡性、功能化、景觀化和特色化的原則,統籌佈局多種類型的公園形態,營造6類公園場景
●以山體、溪流等特色資源為載體,建設山水生態公園場景;
●串聯城鄉公共開敞空間,建設天府綠道、天府藍網公園場景;
●以特色鎮(村)為中心,以林盤聚落為節點,建設鄉村郊野公園場景;
●面向街區不同人群需求,營造多種生活化城市街區公園場景;
●結合文化建設,打造人文成都公園場景;
●將公園形態建設融入産業功能區,打造産業社區公園場景。
關鍵詞三:以人為本
1、堅持以人為核心,立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營造勞有厚酬、閒有雅樂,學有優教、病有良醫,幼有善育、老有頤養的幸福美好家園。
2、推動城市發展模式由産城人向人城産轉變。堅持産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推進産業功能區建設,集設計、研發、生産、消費、生活、生態多功能于一體,整合産業、技術、品牌、市場服務,促進生産、生活相融發展。
關鍵詞四:綠色低碳
1、踐行低碳理念,建立低碳制度體系,完善碳排放考核機制,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引導構建自然、環保、節儉、健康的低碳生産生活方式,推進城市碳達峰和碳中和。
2、鼓勵和引導低碳出行,以綠道、城市道路為骨架構建串聯的慢行系統。完善低碳交通體系,建設智慧網聯場景,發展定制、共用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到2035年,公共交通佔機動車出行比例不低於70%,低碳交通出行比例不低於85%。
關鍵詞五:價值轉化
1、創新生態系統價值核算體系,建立城市生態資産統計評估交易系統,發展綠色金融,運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手段激活生態資源的經濟價值,形成完整的生態經濟價值鏈。
2、實施生態建設資金平衡計劃,創新投入産出平衡機制,構建以城市品質提昇平衡建設投入的建設模式,以消費場景營造平衡管護費用的發展模式。
3、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綠色開放空間多元營運。應當按照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的原則,打造新業態、培育新場景、創造新消費,推動公園城市生態、經濟、美學、人文、生活、社會等多元價值持續增值。
關鍵詞六:安全韌性
1、提升安全韌性方面,將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到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作等全過程、各領域。構建彈性適應的基礎設施網路、靈敏高效的應急能力體系、數字智慧的智慧運作體系、社會風險的閉環防控體系。
2、建立健全城市大腦,在政務服務、城市運作、訴求辦理等領域構建智慧化應用場景,推動形成上下聯動、高效協同的城市智慧治理體系。(杜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