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華區:以人民為中心,創新實施“1+4+6+3”執法提質工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6-29 17:49:34 編輯:張嘉鈺 點擊:
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管理為人民。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作為衡量和檢驗工作的標準,讓城市更乾淨、更美麗、更智慧、更有序。
近年來,成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實施“1+4+6+3”執法提質工程,圍繞執法規範化建設的總目標,著力推進四項重點工作,持續開展六大行動,在做好三類執法保障同時,在構建“執法、協作、力量、城管24”四個共同體上狠下功夫,打造一支服務有溫度、治理有深度、執法有力度、工作有態度的高素質“城管藍”隊伍,積極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服務群眾的“溫馨驛站”
為民辦實事,為民解難事,為民做好事。成華區各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堅持以市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從細微之處著手,做細、做深、做實便民服務工作,真正將便民服務活動做到市民群眾心坎上,切實讓群眾享受到更優質、更溫暖的服務。
“你好,我想辦理‘裝修報備’業務,請問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您好,辦理‘裝修報備’業務需要您提供房産證明、房屋租賃合同、相關人員身份證複印件、安全承諾書,您可以先在旁邊的‘城市管理宣傳區’查閱《燃氣用電安全指南》,方便您後續業務的辦理。”
夏日,陽光明媚,在猛追灣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城市管理便民服務中心”內,一名群眾正在向工作人員諮詢辦理“裝修報備”業務……不久以前,猛追灣街道執法中隊正式啟用“城市管理便民服務中心”,可以同時滿足“城市管理宣傳、執法管理、便民服務”等需求,更好地服務前來諮詢和辦理業務的市民。
成華區猛追灣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劉文軍表示,自“猛追灣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便民服務中心”啟用以來,已累計處理各類業務1100余件,如裝修報備、建渣清運、證照辦理、群眾投訴等,接受政策及業務辦理諮詢服務600余起,秉承“誰執法、誰普法”的工作理念和責任擔當,協助處理和化解居民糾紛20余起,不斷踐行執法為民的城市管理目標的同時,讓群眾少跑“冤枉路”。“既能提高城市管理的服務水準,又能展現城管隊伍的良好形象!”



成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服務水準,目前已對各個屬地街道的規範化建設都進行了標準化考核,讓“軟”服務也有了“硬”指標。此外,城市管理便民服務中心也是城市管理政策法規宣傳的“第一陣地”,讓群眾了解知曉相關的政策法規,從而從源頭降低城市管理問題産生。
打造服務群眾的“溫馨驛站”,當好“城市管家”,高品質的城市管理服務贏得市民點讚,“現在辦理業務再也不用‘來回跑,分頭跑’了,而且工作人員還會耐心指導,我們的體驗非常好!”市民吳先生表示。
“招商+管理”一站式服務:打造城管多元融合服務新模式
成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把群眾呼聲、群眾需求、群眾利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信號、第一選擇、第一考慮、第一標準,把百姓期待解決的關鍵小事辦成群眾點讚的暖心大事,獲得群眾好評。
“今天只跑了一趟就把招商諮詢的問題和後續裝修辦證的問題都解決了,好方便!”在成華區雙水碾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蓉北商圈成華片區招商中心),市民張先生首次體驗到了招商諮詢窗口和城市管理服務窗口合併後的便利。
原來,為了方便群眾辦理和諮詢相關業務,成華區雙水碾街道城管便民服務中心創新的將城市管理服務與“蓉北商圈”招商服務相融合,在城管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增設“招商首席接待”窗口,為辦事群眾提供“一站式”業務辦理和諮詢服務。
“以前不少開店的商家在招商服務窗口諮詢完相關業務問題後,還需要專門到城管服務窗口諮詢相關城管條例,現在只需跑一次就能辦理完成。”成華區雙水碾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招商引資的同時,給經營者宣傳城市管理相關條例,積極引導經營者規範經營,才能從源頭減少城市管理問題産生。”成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管理便民服務前置,不僅為辦事群眾帶來便利,更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
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打造多元聯動格局
城市管理的紛雜“小事”,卻件件係民生,是城市之“治”的“第一眼”工程,也是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呼聲所在。
為進一步深化城市管理精細化水準,不斷提升源頭治理能力,成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城管執法、公安交警等部門聯動,建立資訊溝通和反饋機制,形成管理合力,推動城市管理向縱深發展。
2023年夏天,在熊貓基地南廣場上“上崗”的,不僅有27個前端智慧演算法攝像頭,還有白蓮池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的統一指揮部。白蓮池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徐航介紹,“前端智慧演算法攝像頭,不僅能對環境衛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人員情況等進行監控,還能對黑名單人員、異常行為、人群聚集進行智慧預警。”
“我們還在重要時間節點以及遇到突發情況時,通過衛星定位系統和隊員手機裏的APP網格助手軟體——事件通,點對點指揮附近聯勤隊員第一時間處置,積極推動精細化管理。”
如何深化城市管理精細化水準?
如何形成管理-服務的良性迴圈?
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在社區設置城市管理專員收集民意、評選最美店舖等,為方便群眾參與城市管理、享受普惠政策提供貼心的服務。
“在管理上,我們對轄區進行網格劃分,將區域責任明確到個人,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考核機制,對劃分區域責任人進行考核。”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構建城市管理網格化服務與考評體系,不僅讓管理更科學、有效,同時也在轄區形成了多方聯動,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內外兼修”雙提升:讓城市管理更有“溫度”
城管執法人員每天和群眾打交道,是城市管理形象的對外窗口,群眾對城管執法隊伍的整體印象,是在與執法人員的直接或間接接觸中逐步形成的。
在不斷推進便民利民措施的同時,成華區城市管理執法隊伍還著重加強自身隊伍建設,統籌兼顧內在素質和外在“硬體”的雙向提升,完善硬體設施升級,提升執法人員執法業務能力水準,助力基層執法中隊規範化建設,用貼心服務換民心,讓群眾更加認可。
夯實“硬體基礎”——走進成華區青龍街道綜合執法中隊,接待臺、辦公室、值班室、檔案室、信訪接待室、詢問審案室等功能性區域劃分整齊,依次排列,為精細化管理提供了硬體基礎。
青龍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人員雷恒介紹,“我們按照《成都市城管執法中隊規範化建設指導標準》劃分各種功能性區域,這不僅使我們的工作更加規範有序,還有力保障了我們嚴格執法的工作需要。”
提升“軟體實力”——為更好地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目標,成華區著眼于“軟體實力”,建立了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與市容秩序管理“三支隊伍”,依託綜合行政執法人員隊伍、城市管理協管員隊伍、市容秩序輔助外包人員隊伍,打造高效的城市管理“協作共同體。”



“您好,請時刻注意‘門前五包’是否落實。”“那邊有幾輛共用單車沒有停放在劃線區域,我們把它移進去!”在成華區昭青橫路,綜合行政執法隊員正對商戶宣傳“門前五包政策”,並將亂停放的共用單車“整齊歸位”。
不斷升級的硬體設施保障了工作需求,親切文明的勸導語與高效的城市管理“協作共同體,更展現出成華城市管理的專業與嚴謹,同時也讓城市管理更有溫度。
立足職能,貼近民生,不斷擦亮執法為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底色。成華區將努力打造文明執法、規範執法、黨員先鋒的“城管之窗”,讓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成為轄區城市秩序的維護者、城市衛生的守護者、城市發展的推進者、為人民服務的踐行者。(杜燦 供圖 成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