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經開區: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聚力打造千億園區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23-06-28 11:40:27 編輯:張嘉鈺 點擊:

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一角。周琪鈞 攝
日前,在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廣安利爾綠色植保項目現場一片火熱的建設場景,兩棟已封頂的主體建築拔地而起,塔吊林立間,3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內外部裝修,為下一步設備進場做好準備。
今年以來,廣安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廣安市委“四大戰略”,做大做強綠色植保、先進新材料、新能源儲能三大産業,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數字經濟、綠色建材、電子資訊四大産業,聚焦建設“産業集聚區、創新活力區、生活宜居區、空港輻射區、開放示範區”,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持之以恒抓項目促投資優環境,以項目大突破帶動發展大提速。
抓項目促投資 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2023年是廣安確定的“項目突破年”。作為全市産業投資“一號工程”的“四個百億”工業項目,一年內全部落戶廣安經開區,為廣安經開區這個全市工業主戰場再添動能,再鼓幹勁。如何推動重大工業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投産,廣安經開區重任在肩。
今年春節假期後首個工作日,廣安經開區即召開項目投資千人誓師大會,聚力實施招引、項目、龍頭、産出“四個倍增”計劃,開展項目“全生命週期服務”,全面推動以“四個百億”工業項目為核心的171個重點項目加快實施,總投資985.8億元。
“設備進場後,將立即安裝調試,今年下半年將投入試生産。”廣安利爾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榮臻所説的,是總投資118億元的利爾綠色植保系列項目。該項目作為廣安“四個百億”工業項目之一,于去年12月簽約落戶廣安經開區,項目包括年産7.8萬噸農藥原藥和年産9.57萬噸精細化學品中間體生産裝置及相關配套設施,預計全部建成後,年産值可達166億元,實現年稅收17億元。
從簽約到進場開工,用時3個月;從開工到主體建築封頂,用時2個月……利爾綠色植保系列項目的建設進度不斷刷新,這一“廣安經開區速度”的背後,展現了園區的高度重視和各方責任的落實。
據介紹,廣安經開區嚴格執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項目推進機制,挂圖作戰,用好“紅黑榜”等機制,專班推進解決“四個百億”工業項目要素配套等重大問題,推動項目建設。“項目落地廣安經開區後,我們迅速組建專班,廣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既挂帥又出征,以‘清單制+責任制+時限制’方式‘挂圖作戰’。”廣安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專人專班攻堡壘、破難題,推動項目落地開工,其中已有兩個項目開始建設。
“公司每週都要召開項目推進會,生産班組與設備安裝將同時進場,以便加快安裝調試速度。”羅榮臻信心十足地説,該項目有望成為廣安“四個百億”工業項目中率先投入試生産的一個。
今年來,廣安經開區還在招商引資、推進技改擴能等方面持續發力,借力重點招商活動、投資平臺,向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區選派招商專員,集中力量主攻三大特色主導産業,精準對接頭部企業。同時,推進誠信甘氨酸技改擴能、利爾3000噸氯氟吡氧乙酸酯建設等14個總投資15.5億元的工業技改項目,全年將實現投資7.01億元以上,推動廣安經開區綠色化工産業轉型升級。
據統計,今年1—5月,廣安經開區已簽約河北誠信新材料鈦系列産品項目、玖源新材料項目等9個,協議總投資279.71億元。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5個。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打造高品質産業新城
項目突破興産業,“優鎮興鄉”正當時。6月,廣安經開區穿石鎮石埝村蜂糖李基地內,成片的桃樹枝繁葉茂,顆顆飽滿粉嫩的桃子挂滿枝頭,吸引了數十名遊客前來採摘、拍照打卡。
據了解,該村自2019年開始整治村裏的撂荒土地,陸續發展蜂糖李、早晚桃等水果産業,採取當地農戶與合作社各佔50%的股份共同經營。截至目前,村集體經濟收入約13萬元,預計2023年村集體可以實現經營性收入50萬元。
“我們的蜂糖李、桃子深受顧客青睞,在本地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了。”該村第一書記唐建國表示,200畝桃樹和蜂糖李初步形成了春季賞花、夏秋採摘的新型農業産業鏈。
近年來,廣安經開區致力於做大做強綠色産業,立足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水果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繪就鄉村振興“甜蜜”圖景。
聚焦民生項目,提升城市品質。6月20日,在位於廣安經開區奎閣片區臘月丘路的農副産品交易中心施工現場,主體建設已完工,工人們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室外總平等工作。本月底,該項目將進行驗收,將成為廣安經開區首個高檔次規範化的農副産品交易中心,預計輻射帶動周邊居民約1.6萬人。不僅是農貿市場,公園、停車場、道路等一批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2023年,該區將新開工建設公園10座,建成文博公園等5座;建成公廁4座;建成公共停車場1個、新增停車泊位800個……通過高品質建設“四公一農”項目,推動産城融合、職住平衡。
“五一”期間,廣安經開區棗山園區重點餐飲、大型商場、汽車4S店、賓館酒店等商家的銷售總額突破6000萬元,同比增長15.9%,假日消費市場活力十足。同時,廣安經開區大力豐富多種夜間消費業態,促使轄區“夜經濟”蓬勃發展。此外,廣安經開區網際網路小鎮、深廣人才公園的亮化工程也成為城市一大亮點,展示著廣安經開區的獨特風采。
今年以來,廣安經開區各類促銷活動增多,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城市煙火氣不斷升騰,匯人氣聚商氣,持續煥發城市新活力,增強城市吸引力,朝著生活宜居,産城一體步伐持續加快。
當前,廣安經開區正持續優化空間規劃佈局,推動新橋化工産業集聚區、奎閣高端居住區、棗山物流商貿區等三大片區錯位協同發展,不斷加快産城景融合的步伐,一座宜居宜業的産業新城正在興起。
“保姆式”服務護航産業 持續優化“兩個環境”
6月15日,在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的吉興化纖項目會議室內,廣安經開區黨群部、商經局,國網廣安供電公司等12個部門、單位齊聚一堂,共同解決吉興化纖及信敏惠兩家企業在要素配套上的問題。
“項目預計7月投産,目前在水、電、氣等生産要素保障上還存在一些制約瓶頸。”四川吉興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生洪説,向前來走訪的幹部反映問題2天后,園區便組織所有相關部門,來企業現場解決問題,並承諾各要素配套將在7月全部完成,保障企業儘早投産。
營商環境如何,企業最有發言權。廣安經開區建立實行委領導+聯繫部門+責任人包連線制,由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14個機關單位包聯55戶規上工業企業,定點走訪企業,實行一抓到底定點紓困解難。
“園區為我們設立了服務專班,幹部直接到建設工地走訪了解困難和問題,現場辦公協調解決。”陳生洪説,這樣的“保姆式”服務,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在廣安投資興業的信心。
創新優化營商環境,還體現在政務服務上。廣安經開區堅持實行“週六不打烊”工作機制,深入實施“交地即交證”服務模式,統籌推進“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歸集、系統對接、數據共用等,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簡化辦、網上辦、就近辦”,網上可辦率達100%,打通服務企業和群眾“最後一公里”。
“不僅要讓項目招得來,還要落地快、發展好。”廣安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安經開區把項目作為抓發展的生命線,堅持資源要素跟著項目走,建立了入園項目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通過“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機制,創新服務模式,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
此外,廣安經開區還出臺並及時兌現“穩增長6條”等紓困解難硬核措施,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建立多部門會商機制,促進政策紅利直達快享,實現1.8天內辦結退稅。目前,為利爾化學、誠信化工等企業留抵退稅4.9億元,惠及企業139戶;建立動態融資需求臺賬和信貸投放目錄,打造“四位一體”銀政企長效對接機制;採取具有園區特色的“委地地”一體化聯動協作模式,以及紀工委與督查、績效管理部門“一鍵響應”模式……一系列政策機制,進一步優化“兩個環境”。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當前,廣安經開區正搶抓機遇,壓實責任,優化環境,吹響“項目突破年”衝鋒號,按照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部署和市委要求,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朝著“千億産值、百億稅收”園區目標,昂首闊步前行!(彭娟 張施施)